曾小蓉
摘要: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小學語文教育要適應時代需要,按照新課標中“重視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有機整合”的要求,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來推動小學語文教育的改革創新。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多媒體教學;科學化
一、多媒體教學是順應信息化社會需求
把多媒體教學技術引進小學語文教育當中,目的是通過多媒體技術所提供的圖、文、聲并茂的技術支持,給予小學語文教育以新穎、活躍、現代的教學方式方法的提升與加強。掌握多媒體教學技術,是順應信息化的需求,對推動小學語文教育具有現實的積極意義。
(一)掌握多媒體教學技術有助于教育觀念的更新
而現代教學觀認為,教學應該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學生多種能力的發展,思維的啟迪是決定因素。但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育的主體,所有教學步驟都置于教師的統籌安排之下,學生只是按部就班地被動學習。如此,一是養成學生教什么,學什么;教多少,學多少的懶惰習慣,二來也使教師整天游走于教材、黑板、學生作業之間而不堪重負。隨著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給予了教育觀念更新的機會,提供了開啟思維之門的平臺——對教師來說,所觸動的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革新,他需要思考應該運用什么樣的模塊以簡化教學過程、提升教學水平;對于學生來說,所觸動的是對學習方式的革新,他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交互式學習的模式,激活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力。
(二)掌握多媒體教學技術有助于未來教育目標的實現
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涉及信息方面的技能將越來越在社會被普及。因此,基于給社會培養未來的合格公民這一教育根本目的,教育內容必須順應時代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內容上具有時代性,在課程設計上注重合理性,教學內容應該少而精,著重使學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礎上,使自己的認知能力、創造能力得以全面發展,而多媒體教學技術給教學目標、改革教學內容和優化教學效果的實現提供了重要途徑。
(三)掌握多媒體教學技術有助于教師教學方法的創新
目前,學校的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的教學方法正逐步向著多樣化、多元化和現代化的方向發展。教育技術的理論與實踐可以為教學方法的建立提供有力的保證和實現的可能。教師只有了解和掌握多媒體教學技術,才能真正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參與者、實踐者和發展者;否則就會落伍,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二、科學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實際應用于教學之中
對于多媒體教學技術在我國教育改革中的地位,教育部領導早就指出:要把現代教育技術當做整個教育改革的“制高點”和“突破口”。多媒體教學技術將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現代科學技術相融合,給小學語文教育的教學改革帶來了新的契機,為小學語文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作為小學語文教育,需要以多媒體教學技術所提供的強大技術,實現多媒體教學技術與小學現行語文教材的融合,并應用于教學實踐之中。
(一)科學地解決傳統教學中存在著的學生層次不齊的問題
普通教育與高等教育不同,注重的是基礎性的知識傳授,強調的是教育面——按照我國教育制度規定,凡適齡兒童都必須接受義務教育。但由此出現了一個令每一位小學老師都會遇到的難題:班級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是參差不齊的。在傳統教育中,由于教材的一致性,教師無法在授課過程中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風格及接受能力,為盡可能地照顧全面,教師只能重復性的講解,費時費力卻收效不佳。但是,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教學資源模式為依托,構建多層次教學平臺。例如,在備課時,可將同一篇課文的內容劃分成生詞辨識、詞意解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幾大塊并同時將教師的教學重點同期錄入。授課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基礎能力,選擇進入不同的學習模塊,并對學習模塊下的練習題進行解答。一個單元授課結束后,教師將學生留在計算機上的習題解答統一匯總、審閱,就會對學生實際掌握情況一目了然,然后將問題歸納、整理后,利用一個或幾個課時,有針對性的講解,這樣一來,既幫助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進行知識點的提煉,又對學習能力弱的學生進行解疑釋惑,幫助他們克服學習過程中的阻礙,因而使絕大多數同學都以所掌握的知識要點順利過關。
(二)科學地協調學生的興趣愛好點
現在就讀于小學的學生,絕大多數是伴隨著現代媒體技術成長的一代,同時,也是從小就接受著多種才藝培養的一代,因此,現代的學生,一來對計算機技術并不陌生,二來,有著多種多樣的才華。在多媒體教學技術提供的環境下,教師可以將學生的才華集中起來并加以展示。例如,在制作課件時,教師可以只制作平面的授課大綱,而把其他的諸如PPT的制作交給學生完成,利用這樣一個制作過程,一是倒逼著學生對課件內容進行強化——不了解課件內容,就無法進行PPT的整體編排;二是給學生的才藝搭建了展示的平臺——一個優秀的PPT課件中,美學、音樂、動畫設計是其重要因素。制作時,還可以就同一個課件,讓學生自由組合分別制作,集中展示,集中點評。如此一來,不僅將教材內容趣味性的植入了學生腦海,還增強了學生的競爭力和榮譽感。
(三)教學內容得以無限擴展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對于教學效果的評價,只能通過考試成績體現,即所謂的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老師的法定。但是現在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支撐,及時對授課內容實施評價。當然,對于責任心強的老師來說,可以對每一個授課單元通過班級討論的形式加以了解,但是,在課堂上討論一個是每次只能有一人發聲,否則必亂;其次,內向的學生很有可能不肯發言。而當老師利用網絡技術讓學生展開討論時,一是可以給教師提供遠遠大于課堂討論時的信息量,二來通過數據分析,教師對學生的知識弱點或盲點掌握的更加精確,三來,對于一些涉及面廣的問題,還可以聘請專家在線解答,這樣互動的授課方式的效果是呆板的課堂教學所無法比擬的。
三、多媒體教學技術科學運用的保證措施
要使多媒體教學技術能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被廣泛運用,需要有具體的措施加以保證:
一是教師本身的技術素質亟待加強?!按蜩F須得本身硬”,多媒體教學技術作為科技產品,其中有許多需要學習掌握的知識,這就要求作為教師,要加強自身的學習,提高掌握多媒體教學技術的能力。
二是學校方面要給予大力的支持。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廣泛應用,除了教師能力水平之外,還需要有電教設置配備的支撐,因此,學校要加大對電教設置配備的力度,以籌建電教室等方式給多媒體教學技術的開展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
三是國家方面專業技術上的支持。從目前我國教學軟件的開發來看,主要集中在數、理、化以及外語方面,而小學語文教學軟件幾乎還是一個空白。因此,建議加強對這方面的軟件開發,以滿足小學語文教育的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闕清民.談談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3.12.13
[2]朱曉民.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狀況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2.05.01
[3]劉文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