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艷
摘要:在聽障兒童中開展戲劇主題活動,結合戲劇主題及領域目標挖掘戲劇的教育價值,設計豐富多樣的活動方案,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促進聽障兒童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戲劇主題活動;聽障兒童
戲劇是一門綜合運用了文學、美術、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手段的藝術。它獨特的“綜合”特點使得戲劇教育在當下備受幼兒園教師的關注。在西方許多國家已經(jīng)把戲劇教育納入課程,戲劇主題活動越來越多的出現(xiàn)在幼兒園的活動中,許多幼兒園也從中得到了成果及經(jīng)驗。我們說的幼兒園戲劇主題活動是指圍繞某一主題,依從兒童戲劇經(jīng)驗整合與提升的進程,師幼共同建構的一系列戲劇活動,即從戲劇表達出發(fā),到戲劇創(chuàng)作,最終形成完整的戲劇表演[1]。嘗試在聽障兒童中開展戲劇主題活動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探究。
從2010年開始,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開展康復教育改革的系列活動,調(diào)整康復機構聽障兒童課程的目標、內(nèi)容和方法,確保聽障兒童接受愉快、全面、有效的學期教育[2]。我們意識到聽力障礙對兒童產(chǎn)生的影響,也一直為此不斷的努力改進,堅持促進聽障兒童全面發(fā)展。只有全面發(fā)展,具備全面參與和競爭的能力,聽障兒童才能最終實現(xiàn)康復的目標。而戲劇主題活動可以作為幼兒園主題課程的一個組成部分,孩子們在戲劇活動中可以充分體驗與探索,增強自信心,增進與同伴協(xié)作的能力。
李志萍認為,戲劇教學一個非常顯著的益處就是,它是適合每一個孩子的。課程的價值在于課程能否區(qū)別地對待與發(fā)展不同孩子不同方面的能力。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每一個孩子都有他們個性、興趣、能力的不同點,戲劇課程就為差異教育提供了條件。我們班的聽障孩子雖然年齡相同,但是因為家庭環(huán)境、開機時間的長短不同等,個體差異非常大,在這戲劇主題活動中每個孩子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參與其中,并得到一定發(fā)展。所以在2015年初,我們班開展了戲劇主題活動?,F(xiàn)在以《晚安,大猩猩》為例,介紹我們設計和實施戲劇活動的內(nèi)容和思考。
1結合戲劇主題及領域目標挖掘戲劇的教育價值
確定戲劇主題后,我們依據(jù)《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各領域的教育目標,挖掘戲劇活動的教育點設計相應的活動目標。
領 域 教育目標 表現(xiàn)說明
健 康 目標 手的動作靈活協(xié)調(diào) 模仿動作;道具制作
語 言 目標1 認真聽并能聽懂常用語言
目標2 愿意講話并能清楚地表達
目標3 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故事閱讀
認真傾聽
臺 詞
社 會 目標1 能與同伴友好相處
目標2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現(xiàn)
目標3 喜歡并適應群體生活 角色分配
觀演互動
藝 術 目標1 喜歡傾聽各種好聽的聲音,感知聲音的高低、長短、強弱等變化。
目標2喜歡進行藝術活動并大膽表現(xiàn) 感受聲音
制作道具
角色模仿與表演
科 學 目標1 感知和理解數(shù)、量及數(shù)量關系
目標2 感知形狀與空間關系 舞臺站位
2設計豐富多樣的戲劇主題活動方案
由于孩子的特殊性,在聽障兒童中開展戲劇主題活動,戲劇的教育性要高于藝術性。孩子們通過每一個與戲劇主題相關的活動來豐富知識經(jīng)驗,才能增加對劇本的熟悉程度。對劇本熟悉的程度高低直接影響戲劇的表演。我們依據(jù)戲劇劇目的教育價值設計了以下符合幼兒年齡特點與興趣的系列活動:
活動一:動畫片欣賞《晚安,大猩猩》(語言)
活動二:認識大猩猩(科學)
活動三:閱讀《晚安,大猩猩》(語言)
活動四:快走和慢走(藝術)
活動五:動物們和他們的玩具(科學)
活動六:制作動物頭飾(健康/藝術)
活動七:模仿大猩猩(藝術)
活動八:鑰匙和鎖(科學)
活動九:不一樣的表情(社會)
活動十:輕輕走(健康)
3教師的有效指導
教師的指導是戲劇活動教育價值實現(xiàn)的關鍵。通過學習文章《幼兒園戲劇活動中教師的指導策略探究》,我們運用文章中的四個策略:引領 組織、參與、評價為指導的依據(jù)。
3.1引領策略
開始帶領聽障兒童開展戲劇活動,是需要教師的引領的。因為不清楚怎么做、做什么。教師作為活動的一份子對幼兒進行引導和給予適宜的支持。在《晚安,大猩猩》中,老師通過講述故事,演示管理員行走的路線,幫助幼兒對整個故事的空間方位有一個清晰認識,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故事中鑰匙和鎖的關系,提示幼兒注意管理員跟每個動物道晚安時的動作等等。
3.2組織策略
戲劇活動的組織工作比較繁瑣,對老師的要求是能尊重幼兒的意愿選擇角色、選擇自己喜歡的裝扮、還要力求活動順利、有序的開展。
在組織表演時,開始孩子們是被動的表演,所有的一切裝扮、場地布置等等都是老師安排。我們的分組就按能力來分,每個組選出能力強的扮演管理員和管理員的妻子。讓能力強的幼兒帶領能力較弱的幼兒共同完成。隨著對劇本的熟悉,我們的分組則按照討論推選的方式,幼兒們根據(jù)自己的觀察,推選角色。
3.3參與策略
教師“參與”戲劇活動之中可以理解為教師“入戲和出戲”,即教師在指導過程中發(fā)現(xiàn)幼兒遇到困難時,親自進入角色同幼兒一起表演,待幼兒度過難關后再靈活“出戲”的一種策略[3]。
在表演《晚安,大猩猩》時,孩子們對管理員妻子發(fā)現(xiàn)滿屋子的動物后做的表情和系列動作感到十分困惑,不知道如何表現(xiàn)。教師這時充當演員,及時入戲,生動的做出驚訝表情,然后帶領全部的小動物回動物園。孩子們看得哈哈大笑,一下子就領會了動作要領,得到啟發(fā)。當孩子們對劇本熟悉后,教師要及時出戲,讓孩子們成為戲劇活動的主角,在戲劇活動中獲得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
3.4評價策略
活動的開展是離不開評價和反思的。通過評價和反思,可以幫助幼兒更快更好的理解劇本、表現(xiàn)劇本。在《晚安,大猩猩》這系列的活動中,我們有片段性的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片段性的評價針對的是表演細節(jié)、表演動作、表演的走位等等。例如:幼兒們在扮演動物進屋睡覺的環(huán)節(jié),進屋后找到一個地方就睡下來,其中一個小朋友能夠按照劇本中的角色睡覺的姿勢,靠在窗下坐著睡。老師及時表揚了孩子觀察細心,并請表演的幼兒在看看這一段的視頻,再來一次時,孩子們都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模仿劇本角色睡覺。總結性評價一般采取集體點評。例如:教師在戲劇活動表演完后做一個小結,有時會請觀眾點評。
4聽障兒童在戲劇主題活動中的收獲
4.1調(diào)動多種感官,深度閱讀劇本
戲劇課程的基石就是閱讀,在聽障兒童這個群體中開展戲劇主題活動,有阻力的是在語言領域方面。聽障兒童在聽/說方面與健聽兒童是有差距的。所以在引導聽障兒童閱讀劇本時,不能是走馬觀花式的閱讀,我們調(diào)動孩子們的各種感官,深入地體驗和表現(xiàn)劇本。用耳朵認真傾聽故事的對話“晚安,XXX”;用嘴巴模仿角色的對話“晚安”;用眼睛觀察人物的表情和姿態(tài);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動物的外在特征及人物的情緒變化;多感覺多語言學習通道的共同參與,使閱讀不再成為局限。這樣多感官共同參與閱讀的方式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更快的理解劇本,在感興趣的前提下,孩子們對于劇本是喜歡聽、認真聽、仔細聽,對于培養(yǎng)聽障兒童良好的傾聽習慣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4.2促進認知發(fā)展
在《晚安,大猩猩》一系列活動中,科學領域的活動占的比重較大,因為要讓聽障兒童了解劇本中人物的特點,事件之間的聯(lián)系,需要通過大量的科學領域方面的活動幫助聽障兒童完成理解。經(jīng)過一系列活動,孩子們知道劇本中各種動物的名稱、特點(大象喜歡吃花生、大猩猩喜歡玩吊環(huán)等等);發(fā)現(xiàn)了鑰匙和籠子之間的關系(紅色的鑰匙開紅色的鎖頭);動物園里邊有管理員,管理員每天晚上都要巡邏等等。在這個戲劇主題活動中,聽障兒童收集了大量的信息,這些適宜的經(jīng)驗促進了聽障兒童認知的發(fā)展。
4.3促進社會性和情緒的發(fā)展
戲劇主題活動面向的是群體,整個班的孩子都為著一個共同的劇本而不斷努力、相互配合。在努力、配合的過程中,孩子們感受到合作成功帶來的快樂。在活動中孩子之間更加親密,他們的友誼變得更加穩(wěn)固。
早期兒童成長過程中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情緒并了解如何表達它們[4]。在《晚安,大猩猩》中,有許多的情緒體驗,例如:大猩猩拿到鑰匙的欣喜;大猩猩打開籠子的驚喜;管理員妻子發(fā)現(xiàn)動物們的驚訝;各個動物被帶回動物園的無奈;大猩猩再次拿到鑰匙的得意。聽障孩子們在通過自己的感受和體會來表現(xiàn)這些情緒的過程中,也就了解并學會表達它們了。
5思考
5.1在聽障兒童中開展戲劇主題活動,我們是摸著石頭過河的,相關的理論支持較少。我們還要在對戲劇主題活動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其融入聽障兒童康復教育之中,從而找到一條促進聽障兒童全面發(fā)展的新途徑。
5.2如何選擇合適聽障兒童的劇本。根據(jù)聽障兒童特殊的情況,如何選擇/改編劇本,是我們需要研究的方向。
5.3我們在聽障兒童中開展戲劇主題活動沒能開展戲劇創(chuàng)作環(huán)節(jié)。戲劇創(chuàng)作是戲劇主題活動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戲劇創(chuàng)作是在戲劇表達的基礎上,教師通過新增角色、設計戲劇沖突來引導幼兒創(chuàng)作戲劇情節(jié)。戲劇創(chuàng)作活動十分強調(diào)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沒有開展的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我們開展戲劇主題活動的時間較短,以聽障兒童的水平,無法完成創(chuàng)作。第二,教師的經(jīng)驗不足,沒有把握引導聽障兒童進行創(chuàng)作活動。
在聽障兒童中開展戲劇主題活動正處于起步階段,相信隨著我們深入的探究,教師將戲劇的本質(zhì)特性與康復技能巧妙整合,將最大范圍地綜合各類領域知識,促進聽障兒童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張金梅.表達·創(chuàng)作·表演:幼兒園戲劇教育課程.小班[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2] 胡向陽.聽障兒童綜合活動示范教學指導.托板[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14
[3] 王乃珍.幼兒園戲劇活動中教師的指導策略探究[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0(5)
[4] 威特默,彼得森,帕克特 著.何潔,金心怡,李竺蕓譯.兒童心理學:0~8歲兒童的成長(第6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