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花
摘要:校外實踐實習基地建設是人才培養不可缺少的基本教學條件之一,也是高等學校服務社會、地方經濟的重要渠道。實踐實習基地成果推廣離不開政府采購的支持,近年西南大學文化與社會發展學院在校外實踐實習基地建設中拓展迅速,但同時也面臨持續性發展瓶頸,因而積極探索政府購買社區服務模式,推動本院實踐實習基地持久、均衡、健康發展顯得尤為迫切。
關鍵詞:政府采購;社會工作;實踐基地
校外實踐實習基地建設是人才培養不可缺少的基本教學條件之一,不僅能有效地保障實踐教學環節的完成,而且能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社會氛圍以及對未來職業崗位身歷其境的體驗,能幫助學生提升綜合素養和實踐技能,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同時,校外實踐實習基地單位通常與相關專業教師的科學研究工作有著密切的聯系,是實施學研密切合作的重要平臺,也是高等學校服務社會、地方經濟的重要渠道,是實現學校、學生、單位“三贏”的重要舉措。
政府采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結合本院專業和實踐實習基地建設的特點,與政府采購密切相關的成果主要體現為社區服務。當然,此服務的范疇是廣義的,既可以是具體的服務活動,也可以是利于政府實現職能轉變的學術成果、研究報告等。因此,實踐實習基地成果推廣的政府采購模式的研究將主要以政府購買社區服務為立足點。
1 政府采購在實踐實習基地成果推廣中的重要作用
從宏觀上來講,無論哪種類型的實踐實習基地,其成果的推廣都離不開經濟支持、外部環境支持、人才支持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等,而政府采購則很大程度上直接或間接地起到了保障和推動作用。社會工作實踐實習基地實踐實習基地主要以社區服務為成果的推廣,同樣離不開政府采購的支持。目前本院在重慶市北碚區民政局、西南大學南北社區、三溪口社區等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已與十多個單位和社區合作建立了社工專業實踐實習基地,相繼派出一百多名學生及相關專業教師開展了社區服務工作。
2 實踐實習基地成果推廣實施政府采購的可行性
2.1 從政府采購的實踐來看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作為行政改革中的一個制度創新,伴隨著民營化運動的熱潮于20世紀70年代末首先在歐美國家興起。[1]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根據社會對社會工作服務的需求,使用財政性資金向社會各類型具備相應專業服務能力的社會組織購買社會工作專業服務的行為。這些提供社會工作服務的機構可以是非營利的民間組織、也可以是私營組織和個體工作者。如今,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成為了世界各國提供公共物品的一種重要途徑。
近年來,在我國的許多公共服務領域,特別是教育、公共衛生、文化、社會服務等領域,也開始出現并興起了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現象。早在 1996 年,上海基督教青年會就接受浦東新區社會發展局的購買建設羅山市民會館,為當地居民提供社會交往、社會教育、文化娛樂、體育健身、享受公共福利服務的公共場所。它打破了以往依靠政府單方面投入和運作的機制,而采取了委托非營利組織進行運作。2003 年以來,上海、北京、廣東、江蘇、浙江等地方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的探索不斷增多,形式多樣;購買的領域涉及教育、公共衛生、扶貧、養老、殘疾人服務等傳統服務,還包括社會工作、社區發展、社區矯正、環境保護等諸多新型社會需求。
2.2 從政府的政策引導來看
《政府采購法》中明確規定,服務可以作為政府采購的對象。財政部于2012年2月印發的《2012年政府采購工作要點》中,明確將積極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公益性文化服務、社區服務等采購。重點做好文化惠民工程、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及校車等社會關注度高的項目采購。創造條件推進政府購買服務,逐步擴大公共服務、商務服務及專業服務的政府采購實施范圍。
2.3 從社工人才建設來看
《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造就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并就社會工作人才建設專門出臺了《關于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這些政策和實踐領域的探索,為本院實踐實習基地主要以服務為成果的政府采購提供了借鑒和依據。
3 本院實踐實習基地成果推廣可參考的政府購買模式
3.1 國內外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模式的特點
通過學習國外發達國家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模式發現,國外發達國家或地區在新公共管理理論的指導下逐漸形成了統一的、穩定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模式,體現了制度化、競爭性和獨立性等特征。而國內模式則呈現多元化趨勢。首先,在制度化程度方面,既有完善和明晰的制度化操作,也有遵照某領導意思的非制度化操作。比如,深圳市政府購買社會工作公共服務時專門制定了《關于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推進社會工作發展的意見》等文件。比較而言,經濟發達地區的政府購買改革更多地是增量式改革,制度化程度較高。其次,在競爭程度上,既有競爭性的篩選也有非競爭性的選定;而且,即使采用競爭方式,其競爭程度差異也較大,大致可以總結為完全開放的招投標、有資質認定的招投標和邀約招投標三類。再次,在購買主體間的關系方面,存在購買雙方非獨立、平等關系,政府單向主導,低成本購買,職權介入的問題。因此,購買主體之間的關系就存在依附性的可能。當前,國內大量的購買項目仍然集中在體制內,也就是政府借用行業協會等民間組織間接壟斷公共服務。
3.2 我們可以借鑒的政府購買模式
結合國際國內實踐和學院自身的情況,我們可以參考以下兩大類購買模式:
3.2.1 購買崗位
由政府根據服務需求設置服務崗位,聘用符合崗位需求的社會工作個人完成崗位職責,雙方訂立勞動合同,構成勞動契約關系,為其提供專業服務。這一點,個人認為對本院尤其適用。
3.2.2 購買項目
政府根據社會需求就某類需求形成購買計劃,通過一定購買程序,以合約管理方式向符合項目要求的組織或個人購買社會工作服務。目前,在已經確立的政府購買社工服務的實踐中,適合本院的主要有兩種項目購買模式可以借鑒:一是競爭性購買模式。政府通過公共媒體發布項目購買相關信息,向不特定的社會組織提出邀請,任何自認為符合相關要求的社會組織都有權參與競爭。此種購買模式有效實施的前提是:有明確的購買內容、對購買的服務項目有科學的成本測量、對購買服務項目的質量能有效的評估。但由于社會工作服務的特殊性,社工服務成本核算與價格確定比較困難,服務質量與成果的評價專業性較強,競爭性購買這種模式難以真正實現,但為了促進實踐實習基地建設,提高社區服務質量,提升學生專業素養,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引入該模式。二是談判購買模式。政府在與確定的服務機構通過討價還價就服務內容、服務效果評估、服務價格等合同腰間達成共識,通過就合同的細節進行面對面的商談,就社會工作服務相關問題共同探討,從而實現共同成長。這種模式也可適用于本院。實現該模式的前提是我們所提供服務的唯一性,因此,對社區服務的特色和質量都有比較高的要求。當然,在購買方式上可以多樣化,除了簽訂合同之外,還可以選擇由政府支付補助以及發放消費券等形式。
4 實踐實習基地成果推廣引入政府采購需要注意的問題
由于政府采購屬于政府行為,加之有《政府采購法》對各方面進行了嚴格界定,因此,在實踐實習基地成果推廣的政府采購中,首先必須明確誰是供貨商。《政府采購法》規定,供應商是指向采購人提供貨物、工程或者服務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自然人。那么,提供服務的主體是誰,是學院單位,是實習學生個人,還是成立一個新的組織?其次,必須保證項目或服務的延續性。由于我方派出的服務提供者主要是學生,其目的主要以實習為主、就業為輔,因此個人提供服務的時間較短,如何保證與政府所訂立契約的持續履行是我們應當考慮的問題。再次,如何保證服務質量和特色,這是決定政府采購延續性的核心所在。
參考文獻:
[1] 楊寶,王兵.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模式的中外比較及啟示[M].甘肅理論學刊,2011(01).
[2] 趙玉宏,郭萬超.我國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模式分析[M].《城市管理與科技》2013(01).
基金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批準號:SWU1509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