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輝 周文
【摘 要】當代社會,旅游成為人們陶冶情操、放松心情的重要活動,而音樂作為一種極富情感和地方特色的藝術形式,對于促進旅游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闡述了音樂旅游的相關概念,其次探討了音樂文化資源在旅游中的價值體現,最后提出了深入挖掘旅游中的音樂文化資源的合理建議。
【關鍵詞】音樂文化資源 旅游開發 建議
一、音樂旅游概述
(一)音樂旅游的概念
音樂旅游在國內是一項新的旅游產品,同時也是一門新的學科。音樂旅游是音樂與旅游相結合的修身養性方式。音樂旅游作為旅游產業和音樂產業交叉滲透產生的一個新的領域,是以音樂資源為基礎,吸引人們參加與感受音樂活動和大自然情趣的一種新的旅游形式,是音樂與旅游相結合的一種特殊的休閑生活方式,也是音樂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二)音樂旅游的特點
1.依附性
音樂旅游產品一方面依附于音樂的創作活動,同時又依附于音樂的文化引導和傳播效應。
2.參與性
音樂旅游最主要的旅游經歷是感受音樂。音樂是極富感染力的東西,隨著音樂的律動,人們往往會產生強烈的參與欲望。很少有人會置身于音樂的海洋中而無動于衷。
二、音樂文化資源的旅游價值
(一)增添旅游情趣
音樂能夠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給人們的生活增添樂趣。有人把音樂比喻成藝術的靈魂,因為它可以滋潤人們的心靈,可以治愈人們的小情緒,豐富人們的內心世界。音樂不光與人有難以割舍的情感,與人們所處的大自然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它給風光秀麗的大自然賦予了特有的藝術內涵和神秘韻味,給游玩觀賞大自然的人們帶來了不少歡樂和情趣。旅游現在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休閑活動,人們通過旅游釋放心靈。而音樂恰好也有這種作用,它能調節人們的情緒。當音樂與旅游相結合時,人們在旅途中便不再孤獨寂寞,還會增添各種樂趣。
(二)突出旅游文化內涵
我國歷史悠久、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我國的音樂文化是我國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體現。有人說音樂是文化基因的載體,基因的不同導致音樂的風格表現形式也會有所差異。音樂又像是一串無言的符號,對應著不同的文化密碼。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民族文化構成了不同的音樂色彩。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將音樂作為一生的事業來經營。如今市場上不同類型不同體裁的音樂在其呈現給觀眾的方式和形態上都會有其獨特的特點。發展旅游文化,最重要的是將音樂文化這個角色扮演好。
(三)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地域文化對旅游的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地域文化利用與否以及利用程度如何已成為吸引更多游客和實現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而音樂文化是最能體現當地文化特色的文化形式之一。不同民族或不同地理環境中生活的人群,有著不同的音樂風格。此外,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文化都有其獨特的呈現方式,其中最具地域特色代表的民族樂器,如西北的鑼鼓、江南的絲竹、黃土高原的嗩吶、內蒙古草原的馬頭琴等,都體現了我國不同的地域文化特點。在旅游行業,大多數的旅游者都對不同地區的文化以及生活方式有著極大的好奇,促使他們想一探究竟。我國地大物博,具有顯著地域特色的音樂自然文化是吸引游客最重要的原因。游客在旅行的過程中能充分感受異地風情的音樂文化,增強審美體驗。
三、深入挖掘旅游中的音樂文化資源
(一)加強音樂文化旅游的研究
現階段,我國有關部門還沒有明確統一音樂旅游的定義和內涵,廣大旅游公司以及旅游愛好者也沒有對音樂旅游有深刻的認知和感悟,對于目前音樂旅游的意義和音樂旅游資源的開發模式等相關研究在學術方面還沒有形成足夠的影響力。換句話說,我國要發展音樂旅游產業,在學術方面要加強研究,建立適合我國風土人情的音樂旅游體系,在實踐中要不斷摸索創新,改進完善體系。在發展音樂旅游過程中,可以由政府提供資金支持,音樂旅游界的相關學者對音樂旅游進行相關研究分析,完善音樂旅游資源的開發理論,建立音樂與旅游良性互動機制,更好地指導音樂旅游資源的開發。
(二)開發地方特色音樂文化資源
我國能夠開發音樂旅游資源最重要的一個特點是我國具有濃郁的地方民族文化在開發音樂旅游資源時,要注重開發當地的特色資源,推出能夠代表當地風土人情的音樂文化、歌舞表演、特色紀念品等。在音樂旅游資源的傳承和創造方面,首先要對當地的民族文化進行保護,再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開發,還要進行對市場進行調研,加強品牌創新,加強旅游行業與藝術行業的融合,進一步促進音樂旅游產業的發展。一個產業要想長期發展必須依靠產品的策劃。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音樂旅游產品,才能更好地吸引游客,將音樂旅游產業做得更好。
(三)注重打造特色品牌
音樂旅游作為中國旅游業的一支新生力量,目前還顯稚嫩,還沒能顯露出音樂旅游所應具有的繁榮局面。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各相關部門注重音樂旅游的品牌化建設,把音樂旅游建設成為觀眾喜歡、旅游者認可、國家支持的旅游品牌。比如,由張家界魅力湘西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主營的大型民族歌舞史詩《張家界·魅力湘西》,由中國實景演出創始人梅帥元執導的山水實景演出、魔幻音樂劇《天門狐仙·新劉海砍樵》受到了游客的廣泛好評,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慕名欣賞。品牌化建設是音樂旅游走向成熟的一個標志,概念清晰的音樂旅游品牌產品可以提升音樂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而音樂旅游知名度的提高又會反過來推動品牌化建設,使音樂旅游逐漸走向正常、快速發展的軌道。
【參考文獻】
[1]李雁.論客家音樂文化與旅游開發[J].音樂大觀,2013(08):68-69.
[2]何欣.侗族音樂文化資源與旅游開發[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1(08):61-66.
[3]唐嫚麗.音樂旅游開發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08.
[4]趙仁玉.城市公共休閑空間中的音樂功能研究[D].泉州:華僑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