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江洪
國貿綜合改革試點下義烏特色報關人才培養模式實踐與探索
□龔江洪
文章以義烏報關業務特殊性為切入點,構建緊密的政企校合作關系,組建由政企校人員構成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編寫貼近地方實際、時效性強的教材,增加市場采購貿易、跨境電商和“義新歐”貿易報關業務的教學內容,建設報關企業、義烏海關監管場所的實訓與參觀課堂,設立以提升報關業務實操能力為導向的考核方法,來培養滿足義烏特殊報關業務的報關人才。
義烏;國貿綜合改革試點;報關人才
1.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
2011年,義烏市獲批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成為我國首次在縣級市設立的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經過五年多的努力,義烏國貿綜合改革試點已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開創性地確立了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完善了新型貿易方式的管理制度,建立了配套的監管制度和綜合管理機制,不斷推進新型貿易方式的便利化和規范化。
2.義烏報關業務具有特殊性
其一,義烏外貿的持續增長需要大量報關人才,2015年,義烏實現進出口總額342.2億美元,增長41.5%;其二,隨著市場采購新型貿易方式的正式實施以及義烏海關在跨境電商、“義新歐”班列、航空口岸以及保稅物流中心等方面的一系列創新舉措,報關從業人員有必要實時跟進;其三,義烏小商品 “多品種、多批次、少批量”及拼箱組貨、主體多元的交易特性決定義烏小商品出口海關監管的特殊性。上述三個特點決定 “閉校造車”肯定行不通,需要建立 “學校主導-企業參與-政府支持”的政企校合作模式,培養能滿足義烏報關業務特殊要求的報關人才。
3.報關從業人員管理模式的變化
2013年10月12日,海關總署官網發布第54號公告,決定改革現行報關從業人員資質資格管理制度,自2014年取消報關員資格考試。海關從報關員的主管單位轉變為指
導單位。報關員資格考試與從業門檻的取消,標志著將有越來越多的外貿類人才轉而從事報關行業?;谶@一變化,高職院校應及時改變教學思路,改革教學方法,充分利用校外教學資源,建立 “學校主導-企業參與-政府支持”的政企校合作模式,提高報關人才專業技能水平。
義烏外貿領域特點和義烏海關在監管領域的系列創新舉措決定了義烏報關業務的特殊性,義烏報關業務的特殊性決定傳統的 “閉校造車”式的報關人才培養模式已經落伍,必須采用 “引進來、走出去”式的政企校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具體總結義烏報關業務三大特點如下:第一,義烏外貿迅猛增長,報關業務量大,報關人才存在巨大的需求空間。2014年,報關從業人員被義烏市列為經濟發展領域緊缺人才。據統計,義烏報關業務量占杭州關區的1/3。第二,市場采購新型貿易方式報關業務有別于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義烏小商品出口具有 “多品種、多批次、少批量”及拼箱組貨、主體多元等特點,為實現義烏小商品出口 “管得住、通得快”的海關監管模式,海關總署決定在義烏正式實施市場采購新型貿易方式。市場采購新型貿易方式報關業務有別于傳統貿易方式報關業務。第三,跨境電商、“義新歐”班列等新型貿易形態的報關業務。跨境電商、義新歐班列等都是近期迅速興起的新型貿易形態,義烏海關對新型貿易形態的海關監管還在不斷摸索與創新之中,報關業務的具體操作也在不斷變化和完善之中。
對于高職院校教學而言,“報關實務”課程作為報關人才培養的主要載體,應該采取一些大刀闊斧的改革:一是改革教學內容,摒棄一些共性的、概念性的內容,增加一些具有義烏個性的和實踐性的內容,如市場采購新型貿易方式報關業務流程,跨境電商、“義新歐”班列等新型貿易形態的報關業務流程;二是改變教學方法,如邀請義烏海關關員共同教學,把海關監管場所作為教學場所等;三是改變考核方法,放棄傳統的卷面測試方法,采用分組式的報關業務實操考核方法。義烏報關業務的特殊性決定義烏報關人才培養模式必須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采取有別于其他院校報關人才培養的模式。對于義烏海關管理而言,由一個從報關業務、報關員的主管單位轉變為指導單位,共同參與到義烏特色報關人才的培養中,提升報關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與技能水平,有助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通關效率,助推市場采購、跨境電商、“義新歐”班列等的成功實施,促進義烏外貿平穩發展。
目前,報關人才培養改革方面積累了豐富成果。顧美玲建議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資力量及實踐教學等四方面進行報關人才培養的改革。陳曉華、嚴雪晴從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與手段、特色與創新等方面構建報關人才培養模式,改變傳統的高職院校報關人才培養模式。毛姣艷從轉變教學思路、選擇合適教材、設計教學環節與內容、開展校企合作及培養優秀師資對位等五方面來提高報關人才專業技能水平。陳雪紅從課程再定位、教材調整與開發、建立實踐基地及參與報關技能大賽等四方面來提高報關人才專業技能水平。陳鑫從報關技能大賽中得到啟示,認為要產學結合校企合作共同培養報關人才。王蒙燕建議采用仿真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實現學校 “教”與企業 “需”的對接。
已有的研究成果對于報關人才培養做了很好的探討和嘗試,主要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開展校企合作等方面進行改革。但上述研究共性的內容太多,沒有從院校所在地報關業務特殊性這個切入點考慮培養滿足當地特殊報關業務的報關人才。本文主要最大的創新就在于以義烏報關業務特殊性為切入點,構建緊密的政企校合作關系,組建政企校人員構成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編寫貼近地方實際、時效性強的教材,增加市場采購貿易、跨境電商和 “義新歐”貿易報關業務的教學內容,建立報關企業、義烏海關監管場所的實訓與參觀課堂,設立以提升報關業務實操能力為導向的考核方法,來培養滿足義烏特殊報關業務的報關人才。
1.構建政企校合作的報關人才培養模式
義烏報關業務特殊性需要我們對報關人才培養模式做出改變,構建 “學校主導-企業配合-政府支持”的政企校合作報關人才培養模式,邀請報關企業和義烏海關專業人士作為校外實訓指導教師,共同參與課程開發與設計,依靠報關企業和義烏海關的資源來提升教師教學能力、課堂教學效果,最終的目的就是為報關企業培養和輸送更多高水平報關專業人才,為義烏海關節省管理成本和提高通關效率。
2.組建一支由政企校人員構成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目前,“報關實務”課程授課教師普遍都是從大學校門畢業直接走上教學崗位的年青教師,沒有實踐經驗,或者是從其他專業轉行而來的教師,這些教師不但缺少報關企業實際工作經驗,而且該門課程對于他們來說也屬于新知識,有很多抽象的知識他們自己都是一知半解,往往邊學邊授課。這樣的教師隊伍結構,實訓課無法展開,導致學生實踐能力不足。因此,要組建一支由政企校人員構成的雙師型教師隊伍。一方面,“報關實務”課程任課教師要主動對接義烏報關企業,定期、不定期下企業,提升實
踐能力;另一方面,邀請義烏海關工作人員、義烏報關行業企業專業人員作為實訓指導教師,定期開展專題講座,組成一支由政企校人員構成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3.編寫貼近地方實際、時效性強的教材
從現有教材來看,高職報關教材建設無法擺脫報關資格考證教材的影子,內容多是以報關資格考試教材為基礎,進行適當的刪減,談不上對教學內容進行針對職業能力的整合和設計。因此,要編寫一本項目導向、任務驅動、貼近實際、時效性較強的教材??蓮囊韵聨追矫孢M行改進:一是報關員資格考試取消后,現有教材中關于報關員、報關單位等內容必須進行適當修改;二是為了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海關總署出臺了一系列海關通關制度改革措施,這些最新改革成果必須反映在新編教材中;三是在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下,在教材中適當增加 “市場采購”新型貿易方式、跨境電商、“義新歐”班列等海關監管改革和通關改革等內容。
4.設計貼近義烏報關業務特點的教學內容
義烏報關業務特殊性需要對教學內容加以改變,通過到義烏海關、義烏報關行業企業現場調研,邀請海關工作人員和行業企業專業人士參與課程設計研討,設計貼近義烏報關業務特殊性的教學內容。具體見表1。
5.走進現場,開展特色教學
義烏報關業務的特點需要利用報關企業、海關作為新的課堂。目前,義烏有八十余家報關企業,和學校有合作關系的有十余家,義烏海關和學校也已簽訂合作協議,其中合作內容之一就是為學校參觀學習提供便利。如表1所示,報關企業、義烏海關、義烏跨境電商監管中心、義烏鐵路西站及義烏保稅物流中心等都是義烏特色報關人才培養的新課堂。
6.設計以提升報關業務實操能力為導向的考核方法
報關員資格考試取消和義烏報關業務的特點需要改變傳統卷面考核方式,要設計以提升報關業務實操能力為導向的考核方法。理想的方法就是學生作為報關企業報關人員,獨立完成一筆報關業務。但考慮到此種方法操作性不高,我們采用折中的方法,讓學生在報關企業報關人員的指導和監督下,協助企業報關人員共同完成一筆報關業務,然后由企業報關人員根據學生在該筆業務中的表現評分,加上平時課堂中的校內教師、企業和海關實訓指導教師的評分得到一個綜合成績。

表1 教學內容
義烏外貿快速發展和報關業務的特殊性急需大量能滿足特殊報關業務的人才。作為地方高職院校,責無旁貸。我們在充分研究義烏外貿和報關業務特點基礎上,深入總結對報關人才培養的特殊要求,從構建政企校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師資隊伍、教材、教學內容、教學場所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努力培養一批滿足義烏特殊報關業務的報關人才,為義烏報關業務和外貿的平穩發展做出貢獻。
[1]顧美玲.報關員資格考試取消下的高?!皥箨P實務”課程教學新思考[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5).
[2]陳曉華,嚴雪晴.基于廣東省經濟發展模式轉型升級的高職物流人才培養[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4,(1):193-195.
[3]陳鑫.全國報關技能大賽帶給“報關業務”課程教學的思考與啟示[J].對外經貿實務,2013,(9):73-76.
[4]毛姣艷.高職院校“報關實務”課程教學改革淺析示[J].才智, 2014,(1).
[5]王蒙燕.關于報關實務課程教學方法的思考[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6):43-44.
[6]龔江洪.義烏小商品出口海關監管模式創新研究[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5):53-56.
(編輯:秦俊嫄)
本文系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報關員資格考試取消背景下‘報關實務’教學改革研究”和浙江省高等學校訪問工程師校企合作項目“國貿綜合改革試點下義烏特色報關人才培養模式實踐與探索”的研究成果。
G712
A
1671-0568(2016)32-0020-03
龔江洪,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外語外貿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