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瓊瓊
功能語塊視野下英語寫作能力提升實驗設計與實踐
□楊瓊瓊
對于如何寫好英語作文,學術界有很多學者進行了研究。本研究從功能語塊的視野入手,探討英語寫作能力提升的實驗設計和實踐。將某學院人力資源專業的84名學生分為實驗班和普通班進行實驗,通過實驗設計和實踐,運用SPSS軟件對得出的數據進行定量分析,最終得出結論:實行功能語塊教學實驗組的學生英語寫作成績有明顯的提高。
功能語塊;英語寫作能力提升;實驗設計
隨著國際一體化形勢的不斷發展,目前英語的使用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
許多語言研究的結果都表明:儲存在人腦中的半固定或固定的語塊對學習語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周正鐘2014年在他的專著 《語塊教學法新探——理論、實證與教學延伸》中論證了語塊教學在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外語課程教學中的可行性,肯定了語塊教學在大學英語寫作方面的學術價值。
語塊一詞是Becker和Bolinger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目前有很多學者在研究語塊一詞,不同的學者對此表述不同。Wray把語塊稱為 “公式化片段”,她把語塊定義為:是一個有固定結構并且能夠表達深層意義的多詞單位,它可以被整體性記憶,在使用的時候可以被整體提取,無需用其他語法規則對其進行加工和約束。Moon認為語塊是“多詞單位”,他把語塊定義為:語塊是由兩個或者多個單詞構成的,這些單詞之間的組合是不可以分割的語言片段。Lewis對語塊的定義是:語塊是設置好的并且被經常使用的詞語的組合,這些詞語的組合有固定的意思和具體的結構,
可以對其做稍微的改動供學習者使用。從語塊研究界的總體來看,研究者們對語塊的定義特點一般都是:預先設置、多個詞語組合、整體性、穩定性。
此外,有很多學者也研究語言的基本功能,國外的語言學家雅各布遜和韓禮德就探討過語言的基本功能分類,我國的著名學者胡壯麟把語言的功能分類概括為七種:①信息功能;②人際功能;③行事功能;④表情功能;⑤寒暄功能;⑥娛樂功能;⑦元語言功能。
在此,本文基于學者們對語塊和語言功能的研究,把語塊和七種語言功能結合起來,形成7種功能語塊:①信息功能語塊;②人際功能語塊;③行事功能語塊;④表情功能語塊;⑤寒暄功能語塊;⑥娛樂功能語塊;⑦元語言功能語塊,來探討大學英語寫作能力提升的實驗設計和實踐。
由于英語寫作時語言表達具有情景屬性,且功能語塊賦予英語寫作新的視野,本文把英語寫作教學實驗設計分為三方面,分別是背景設計、思路設計以及實驗設計。
1.背景設計
功能語塊視野下的英語寫作教學實驗背景設計打破了傳統的拿一個作文題丟給學生,大多情況下不給學生提供任何寫作內容參考的寫作模式,強調具體主題和體裁文章寫作情景內容的重要性。在7大功能語塊方面,不同主題和體裁的英語寫作不能只局限于某一類功能語塊的講授和討論,而應根據不同寫作內容情景提供不同功能語塊。功能語塊的傳統表達和個性表達會隨主題和體裁的寫作任務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功能語塊、作文主題和體裁彼此聯系,共同構成英語寫作教學實驗設計的背景。
2.思路設計
如何有效地組織英語寫作教學實驗設計,讓老師走進課堂有章可循?本研究從功能語塊的視野,對英語寫作進行了思路設計。就英語寫作而言,二語習得的輸入假說,以讀促寫,以說促寫等研究為英語寫作提供了直接的理論支持。因此,本研究設計的第一步就是寫前的功能語塊輸入和輸出訓練。第二步就是進行英語寫作思維的訓練,用功能語塊對即將寫作作文的內容和結構提供框架,使寫作訓練內容與訓練方式呈現 “交互性、便捷性以及易操作性”。第三步就是打破英語寫作教學主要以寫作知識為主的傳統,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寫作過程,多寫英語作文,不能光聽寫作知識而不寫。學生在進行了積極的寫作訓練之后,能夠加深對功能語塊視野下的 “輸入輸出英語——思考英語——寫英語”的寫作思路設計模型的理解,這樣既能加深對功能語塊的記憶、理解、運用,又能快速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3.實驗設計
(1)實驗對象。本文選取某學院人力資源專業的84名學生作為實驗對象,把實驗對象分為兩個班級進行實驗,對其中一個班實行功能語塊教學,對另一個班級實行傳統教學,從2013年3月至6月份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實驗教學。
(2)實驗路線。本文的實驗路線是:首先,進行實驗前測,以檢驗兩個班級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是否具有明顯差異;然后,在沒有顯著性寫作能力差異的兩個班級進行實驗教學。實驗班實行功能語塊教學,普通班進行傳統教學,最后進行英語寫作后測。根據后測結果,比較兩個班級前測與后測的成績,從而分析功能語塊的實際應用效果。
(3)實驗原則。為了便于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能自覺運用功能語塊,本文歸納了以下功能語塊視野下的英語寫作教學實驗原則:
①明確寫作目的。寫作水平在英語課程和培養目標中占重要位置,英語寫作的任務需要實現的是學生的社會、文化和個人發展的需要。英語功能語塊視野下的英語寫作有兩個目的:一是測試學生功能語塊使用意識和能力;二是檢測學生英語寫作語言表達的變化和成長。
②明確寫作語境。功能語塊視野下的寫作主題和體裁應植根于真實語境,應該讓學生了解英語寫作與真實生活和真實世界是密切相連的。明確寫作語境的寫作任務能為學生的生活和將來的工作提供真實的練習機會。
③明確寫作內容。教師在選擇功能語塊教學內容時應傾向于選擇可理解的、有意義的教學材料,便于學生與原有知識發生聯結,應該讓學生了解公眾認可的傳統功能語塊知識與自己的個性功能語塊表達之間的關系,從而加強學生的語言發展。
④貼近學生生活和關注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多用頭腦風暴法和提問法積極引導學生對現代大學生最感興趣的就業、創業、人際和戀愛等問題進行思考互動,并提供個性化的與興趣話題相關的功能語塊,激發學生英語寫作熱情。
⑤創造循序漸進模式。功能語塊視野下的英語寫作實驗教學應遵循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原則,在學生掌握7大有代表性的基礎型功能語塊以后,才介入句子層面的功能語塊學習和寫作。
⑥設計多模態寫作任務。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英語寫作任務設計可以是書面手寫體,也可以是網上寫作配有音頻、視頻和文字的電子版,這樣可以突破傳統的文本呈現方式。
1.精讀課實驗教學前語塊和功能語塊的講解
在進行實驗課之前對實驗班級講解語塊的定義、分類等等,以便進行功能語塊教學。在課堂上通過 “三部曲”讓實驗班級的學生了解語塊的概念和功能語塊的內容。
第一步是翻譯句子。通過翻譯收集的教材和網絡句子,
總結句中的功能語塊表達,說明這些表達的意義并鼓勵學生在自創句子中應用功能語塊以增加整個句子的流利性和邏輯性。
第二步是查找功能語塊。在教材課文的學習中精選和設計查找功能語塊的教學活動,將功能語塊知識和課堂學習體驗緊密聯系起來。
第三步是四六級英語等級考試范文賞析。很多寫作教材、四六級考試真題和模擬真題都提供了優秀的范文,借用這些范文講解和訓練使用功能語塊,讓學生利用功能語塊進行有效的寫作。
2.精讀課實驗教學課堂上功能語塊的講解
精讀課實驗教學課堂選用的教材是 《全新版大學英語》(第二版)綜合教程2,實驗班級實行功能語塊教學。精讀課實驗教學的課堂重點是進行識別功能語塊,操練功能語塊,積累功能語塊,到應用功能語塊的四步教學過程法。
第一步是識別功能語塊。實驗班學生在預習文章的時候,先了解單元主題,用特殊標記標識出或整理寫出主題功能語塊或頭腦風暴個性化主題功能語塊。如教材第一單元能識別到的主題功能語塊就有兩個:“ways of learning”“learning type”,預習中學生的個性化功能語塊有:“independent learning”“autonomous learning”“learning style”等。將功能語塊做出特殊標記或整理寫下來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內化,不斷加強學生的功能語塊意識。
第二步是操練功能語塊。通過對每單元主題功能語塊或課文中的不同數量的7大話題功能語塊設置聽寫、口語表達、翻譯等任務讓學生進行功能語塊練習,在學生不斷進行練習的過程中,正在學習的功能語塊就逐漸得到內化變成學生 “自己的語言”。
第三步積累功能語塊。學生通過把自己識別、操練過的和個性化聯想創造的功能語塊進行理解和記憶達到語言知識積累的目的。
第四步應用功能語塊。教師通過對每個單元布置與主題相關的寫作實驗任務,讓學生有機會使用他們在課堂上積累到的功能語塊知識,甚至創造出新的功能語塊。
3.實驗教學結果的分析
經過2013年3月至6月份為期3個月的英語寫作教學和精讀教學實驗設計和實踐后,實驗班級和普通班級前后測的相關數據分析結果如下:

兩個班級學生作文分數T檢驗的結果
上表的數據顯示:在后測前,實驗班和普通班學生的英語寫作分數并沒有明顯的差異,普通班寫作平均得分比實驗班高了0.146分,而在實驗教學后的后測中普通班學生的作文平均得分比實驗班低了1.194分,這表明在功能語塊視野下英語寫作能力提升實驗教學設計和實踐下,實驗班學生的后測英語寫作平均得分數有了很大的提高。T檢驗結果顯示:前測中實驗班和普通班的成績顯著性差異P值為0.549,明顯大于0.05,兩班學生作文平均得分不呈顯著性差異。然而,后測T檢測結果顯示P值有了明顯變化,為0.001,這說明,經過功能語塊教學實驗設計和實踐后,實驗班學生的英語寫作平均得分很明顯地得到了提高,由此可見,功能語塊教學對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本文探討功能語塊教學實驗設計與實踐能否提升英語寫作能力,并通過遵循一定的原則,具體地實施教學實驗設計與實踐,從實驗教學結果中得出兩方面的教學啟示。
首先,功能語塊這一語言結構培養了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實行功能語塊教學要遵循原則,要打破目前很多學生進行英文寫作時按照中文的寫作思維進行整體構思的思維,要打破不符合英語寫作思維的習慣。所以,教師在教授學生進行英語寫作時,要培養學生功能語塊的意識,鼓勵學生多積累功能語塊知識,培養學生寫作時運用功能語塊。
其次,英語精讀課上,教師的主要教學內容圍繞功能語塊這一具體語言學習單位,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活潑了課堂教學;學生在寫作中應用功能語塊,英語寫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因此,英語精讀課堂是功能語塊學習的平臺,英語教師有必要在這個平臺上進行功能語塊教學。
總之,本研究的探討表明:功能語塊本身就是有意義、固定的組合,有穩定的結構,學生可以直接使用,不用臨時組詞成句,可以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深化具體內容和表達文章的內涵上。在功能語塊視野下對英語寫作能力進行實驗設計與實踐能極大地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
[1]Lewis,M.Teaching Collocation:Further Developments in the Lexical Approach[M].Hove,England: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2000.
[2]丁言仁,戚焱.詞塊運用與英語口語和寫作水平的相關性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28(3):49-53.
[3]胡壯麟.語言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4]李太志.詞塊在外貿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優勢及產出性訓練法[J].外語界,2006,(1):34-39.
[5]戚焱.預制語塊與大學英語寫作[J].山東外語教學,2005,(5):64-66.
[6]周靜.詞塊法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
[7]周正鐘.語塊教學法新探——理論、實證與教學延伸[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4.
(編輯:王春蘭)
本文系教育規劃項目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功能語塊視閾下探索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創新”(編號:13YB006)和宜春學院校級教改課題項目“基于語塊理念提升大學英語寫作教學質量探究”(編號:YCUJG-2012-26)的研究成果。
G712
A
1671-0568(2016)32-0084-03
楊瓊瓊,宜春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二語習得和英語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