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賢英
(湖北新冶鋼有限公司,湖北 黃石 435001)
冶金規范在產品質量管理方面的應用
羅賢英
(湖北新冶鋼有限公司,湖北 黃石 435001)
文章闡述產品規范、冶金規范、合同處理的含義,然后重點介紹冶金規范對檢化驗管理、質量判定管理以及質保書管理的重大影響力。
冶金;規范;合同;檢化驗;質量;判定
《產供銷一體化系統》上線前,產品工程師將一些常用的標準以工藝卡片的形式發放到各個操作崗位,對于用戶的特殊要求則以技術通知單的形式發放至現場操作人員手中。產品工程師忙于處理這些繁瑣的重復的勞動,根本無暇顧及各個工序的生產情況。上線后,引入產品規范和冶金規范的理念。冶金行業的產品規范就代表了用戶的需求,其明確產品的基本屬性。
1.1 產品規范術語解釋
為了統一集中管理全廠產品,對產品進行編碼,即形成產品規范碼,其作用于合同的整個生命周期。對產品規范的管理是對產品規范碼及其所代表的產品的主要屬性進行管理,簡稱為PSC。產品規范定義是14位,主要包括:產品大類及形狀2位、標準代碼3位、牌號代碼4位、加工用途1位、交貨狀態1位、表面狀態1位、流水號2位,如表1所示。

表1 產品規范定義
例如:COG400021AAM01 表示無縫鋼管,標準是GB/T8162-2008,牌號是40,加工用途是熱壓力加工,交貨狀態是熱軋,表面狀態是黑皮。
1.2 冶金規范術語解釋
冶金規范,簡稱MSC,它是一套體系,是一種質量管理技術。即依靠計算機系統強大的存儲及計算能力,對冶金企業內成百上千的工藝參數,以數據庫靜態表形式存儲,形成冶金規范數據庫。再用冶金規范碼將這些參數進行串聯,形成冶金規范摘要,建立冶金規范碼的過程就是對某個產品進行質量設計的過程。
1.3 合同處理
合同質量設計是在滿足用戶要求的前提下,以產品規范和冶金規范體系為基礎,針對合同所要求的產品從原料工序到成品工序進行產線設計,將用戶需求轉換成該產品的生產工藝、檢化驗要求及放行標準等具體的技術參數。接收銷售錄入的合同,根據冶金規碼串聯的各類質量參數對合同屬性進行必要的校驗和處理,明確合同生產所需采用的生產質量控制參數、成品取樣要求及檢化驗判定標準、質保書列印要求等;處理成功的合同經相關部門審核后轉換成生產合同,指導生產相關部門投入生產。
2.1 數據庫管理
冶金規范數據庫是技術質量管理部門對所管理的所有工藝控制參數、取樣、檢化驗等要求進行有機組合后形成的集合,它是合同處理最重要的基礎數據來源。冶金規范數據均以靜態表(工藝的基礎數據)的形式存在于計算機數據庫中。具體質量參數可分為以下幾類:公差類、工藝類、檢化驗類、檢驗探傷類和質保書類靜態表等,目前我們所應用的靜態基表有109個。
2.2 摘要管理
冶金規范分3層,即MSC層、產線層以及工序層,每一層分別掛不同的基表,①MSC層所掛基表主要是產品適用規格、相關的內徑公差表;②產線層所掛基表主要包括產線適用規格;③工序層基表主要包含全程工序碼所對應的工序基表。MSC通過索引號將所有的基表串起來形成一個整體。
3.1 工藝控制
冶金規范覆蓋的基表有100多個,其中大部分都是工藝類基表,比如包含加熱、軋制、精整作業表、冷拔和銀亮作業表及包裝要求表等。包含各個工藝具體控制的參數,代替了原有工藝卡,工藝控制要求得到了集中體現,減少了工程師繁瑣的工作。
3.2 檢化驗管理
根據合同所對應的MSC標準工序要求,對生產工序進行取樣。產供銷一體化系統下發取樣指令給分廠,系統收到取樣確認信息后,通過接口把檢驗委托與標準下發給檢化驗系統。檢化驗系統將檢驗完成實績經過修約等處理后,統一通過接口把檢驗實績發送給產供銷一體化系統,作為產品性能判定和打印質保書的依據。委托下發的項目和要求完全依托于MSC,MSC規范了檢驗項目的加工方法、試驗方法、試驗方向、試驗組數及是否熱處理等等,為規范檢化驗管理提供了保障。
冶金規范是為了實現產品屬性要求,是把規范和尺寸等要求的集合。產品規范+最終用戶+最終用途對應一個冶金規范。合同處理時根據產品規范所對應的冶金規范,將化學成分、物理性能、規格尺寸和用戶的特殊要求等具體要素分解到各個工序進行控制,實現了質量一貫制的管理,從而提升質量水平,加大質量管控力度。
[1]王建華.高等教育質量管理:文化的視角[J].教育研究,2010,(2):57-62.
[2]周益華.建立和實施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評價探索與實踐[J].質量與標準化,2011,(12):29-32.
[3]沈曉杰,李郡.基于制造執行系統的統計過程控制在質量管理上的應用[J].工業控制計算機,2012,(9):108-109+134.
F416.3
A
2096-2789(2016)11-01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