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大章
北伐后期張學良力勸張作霖退回東北
文/陳大章

張學良
1927年3月,北伐戰爭后期,奉軍少帥張學良與部將韓麟春率三、四方面軍司令部駐在河南鄭州隴海鐵路公園。奉系軍閥與武漢的北伐軍形成對峙局面。
一天,張學良邀23旅的參謀長黃顯聲(原北京大學學生,參加過五四運動。在東北講武堂第三期炮兵科畢業時考第一,深得張學良的信任)到隴海公園里面的俱樂部談話,那次由警衛騎兵連長陳大章陪同。張學良說:“這個仗不能再打了,我打算撤軍。北伐軍是三民主義的軍隊,三民主義是孫中山先生提出來的,我研究過,三民主義聯俄容共,是五權憲法的民主政治,有一定道理。如果全國都信三民主義,中國能夠統一。咱們東北軍什么主義都沒有,現在占了河北、山東、安徽、河南、熱察綏等省這么多地盤,連一個好縣長都派不出去,都是貪官污吏。天高三尺,地皮都刮光了,整得老百姓怨聲載道。為什么邯鄲縣出來那么多紅槍會,地方上出那樣多土匪?都是貪官污吏、連年內戰、兵連禍結造成的災難。”
張學良說:“想用武力統一中國當大總統,那是白天做夢!這都是楊宇霆總參議給老將出的主意。民國十年,我同張作相、吳泰來(師長)、鮑育才(營長)和大姐張冠英等人到日本參觀秋操軍事大演習,日本人的主攻目標就是對著東三省。他們說:滿蒙地區是日本國的生命線,他們遲早要實行侵略滿蒙的政策。東北軍能保住東三省不被日本侵略,不當亡國奴,不當朝鮮第二,這才是我們的大功,才對得起東北三千萬同胞。”
黃顯聲對張學良說:“馮玉祥參加了北伐軍,如果他從陜西出潼關,沿洛陽、鄭州、開封占領隴海鐵路,黃河以南的東北軍就難以撤退了。如果閻錫山從山西出兵娘子關,占領石家莊,京漢鐵路就會被截斷。還有,張宗昌的軍隊眼看守不住蚌埠,如果沿徐州、濟南撤退到天津,又會危及北寧鐵路。如果北寧鐵路被截斷,東北軍就無法撤退了。要撤軍就早日準備撤。”可見那時張學良就有撤軍的想法。
1927年7月,張學良派他的警衛騎兵連連長陳大章去沈陽東關小河沿東北陸軍講武堂學習。學習了半年,正趕上蔣介石第二次北伐,東北軍節節敗退,前線急著要人。講武堂只得暫時解散,五百多學員都上前線帶兵。當時,三、四方面軍團司令部已退至保定。陳大章到了保定,見到張學良。他寫了個條子:“陳大章回任騎兵連長。”就這么著,陳又回到張學良身邊。
有一天,張學良把黃顯聲找來,對黃顯聲說:“我考慮了好久,韓鱗春(原三、四方面軍軍團長)有病回北京了,軍部只有我一個人負責有困難。我請示老將派楊總參議來軍部頂韓麟春的空缺,這樣我就可以抽出身回北京,勸說老將把東北軍撤回關內。”
張學良說他擬編一個十九師,王以哲為師長兼二旅旅長,黃顯聲為一旅旅長,第一旅編成后要黃顯聲馬上開赴灤縣駐防,等東北軍全部撤到灤東五縣后再齊頭并進,沿北寧鐵路回東北。

張作霖
1928年1月底,楊宇霆來到保定接替韓麟春的職務,暫代第四方面軍軍團長。1928年4月上旬,張學良的警衛騎兵連護衛張學良回到北京。當時張作霖住在中南海居仁堂,陳大章等侍衛副官隨張學良住在萬字廊。
回到北京的當天,張學良吃過晚飯就帶著陳大章和吳景山來到大帥住所。張學良見到他父親,先談了前方的戰況,然后就把他同黃顯聲研究的撤軍問題提了出來。大帥一聽到少帥主張撤軍,大發雷霆。他說:“我當了快一年的陸海軍大元帥,中國還沒有統一,你就想撤兵不打了,你小于是要拆我的臺!”陳大章和吳景山在門廳隔著窗戶聽到父子倆在里邊爭吵,張作霖的嗓門特別大。他對張學良說:“你說北伐軍有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能統一中國,咱們東北軍什么主義都沒有,統一不了中國,我就不信你小子的話。你是膽小鬼。叫三民主義、孫大炮把你小子的膽嚇破了。什么三民主義?我是四民主義,我還有大炮呢!他有嗎?二次大戰我把吳佩孚打垮了,又把馮玉祥打到陜西去了,閻錫山也被我打敗了。我東北軍人強馬壯,兵多,飛機多,大炮多,大豆多,每年出超三億多(美元),占了八九個省的地盤,有十幾個騎兵師。我們兵工廠庫房有二三十萬好槍,有一千多門迫擊炮,還有山炮、重炮、加農炮。北伐軍天上沒有飛機下蛋,地下沒有四條腿的騎兵,我怎么不能統一中國!你小六子(張學良的小名)帶領幾十萬大軍不打仗,跑到我面前要撤兵。我一輩子沒打過敗仗,我不撤兵!”
張學良說:“天下哪有兒子欺騙爸爸的。我說咱們東北軍統一不了中國是真話。咱們就有幾十萬軍隊,現在過了黃河,再打就過了長江。孤軍深入是兵家大忌,后邊沒有預備軍和援軍,馮玉祥、閻錫山要是抄了咱們的退路,再想撤也撤不回來了。”張學良還說:“中國打內戰,日本最高興。日本對各方都支持,這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張作霖說:“我就是不怕日本子!日本子在南滿路頂多有一萬三,我要打日本子,先召集南滿路沿線各縣縣長、公安局長開個會,定個日期,一夜之間就把鐵軌都扒了,拉走埋在地下。咱東北軍有三十萬,重兵先占領旅順、大連,一萬多日本子就交待了。咱怕日本子作嘛呢!”
這次談話沒有結果。張學良看天色不早,就退出來回萬字廊休息去了。
第二天傍晚,張學良又去見大帥,繼續懇請撤軍。張學良問他父親:“蔣介石是哪國人啊?”“中國人嘛,你還問啥?”“閻錫山、馮玉祥是哪國人啊?”“不也都是中國人嘛!”張學良說:“都是中國人,地盤也是中國的,誰占的多點誰占的少點有什么關系?他怎么占不還是中國人占中國地嘛!咱東北要丟了就不是中國人占了,而是日本人占了,咱就要當亡國奴了!東北要丟了,咱們就沒有立錐之地了!現在東北軍都在關內,東北是空城計了,不撤不行!”聽到這兒,張作霖才省悟過來說:“還是你講武堂畢業的有點眼光,看得遠!對,咱們撤!東北的高梁米子兒我還沒吃夠呢!北京的大米飯我可吃夠了。現在請我在北京當大總統我也不當了。我什么也不當了。我回東北!”就這樣,張學良終于說服了張作霖。
兩個月后的6月2日,張作霖從北京啟程回沈陽。這天夜里,張作霖從前門車站上車,還有日本人相送。6月4日凌晨5點多鐘,火車到皇姑屯時,被日本人埋的炸彈炸了,張作霖脖子上炸了個窟窿,血流不止,最后不治身亡。
摘編自《世紀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