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充分發揮養老服務業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轉型升級中的作用,全面提升山東省養老服務業產業化、市場化、社會化水平,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山東省養老服務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魯政辦字[2016]22號),明確了“十三五”時期全省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總體思路、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一是確定思路目標。《方案》提出,要圍繞滿足老年人多樣式、多層次、個性化的養老服務需求,以“把養老服務業培育成一個強大的服務產業”為目標,創新體制機制,優化政策環境,推動養老服務業成為全省經濟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的新動力、新優勢和新的增長點。在發展目標上,為便于中期評估,分為2017和2020兩個時間段,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40張以上,提供就業崗位100萬個以上。
二是提出重點任務。概括起來就是“1234”,包括10個方面:打造一個品牌,即“孝潤齊魯·安養山東”品牌。搞好兩個統籌,即編制“十三五”養老服務業發展規劃和養老設施建設專項規劃,推進城鄉區域統籌發展。堅持“三化”發展:即推進市場化,到2020年全省80%以上的公辦養老機構轉制為企業、社會組織或實現公建民營;推進產業化,加快養老與房地產、醫療、保險、旅游等融合步伐;推進社會化,推動養老服務由補缺型向普惠型轉變,打造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場、高端有選擇的多層次養老服務格局,到2020年底,全省各類養老床位達到88萬張,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設施達到5500處以上,農村幸福院、日間照料設施達到1.2萬處以上。突出四個重點:即突出居家養老,健全以企業和社會組織為主體、社區為紐帶、信息平臺為手段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突出醫養結合,支持養老機構開辦護理院和分支醫療機構,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醫療機構開辦護理之家,加快建立完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突出人才培養,引導院校設置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對養老服務業專業學生給予減免學費、獎勵獎學金傾斜等優惠照顧;突出基本養老,完善特困老年人供養制度,建立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制度,為老年人提供基本養老服務。
三是強化政策扶持。規劃約束方面,《方案》要求,各地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2平方米的標準規劃設置養老服務設施,新建小區按每百戶不少于20平方米標準配建養老服務設施,未按要求配建的不予辦理竣工綜合驗收備案。土地保障方面,對依法以協議價格取得養老用地,基準地價已覆蓋地區,按不低于出讓地塊所在級別相同用途基準地價的70%比例且不得低于成本價確定土地出讓底價;基準地價未覆蓋地區,按不低于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征地(拆遷)補償費及國家規定應繳納的有關費用之和確定土地出讓底價。“十三五”期間,根據省政府確定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任務,按照每張床位50平方米的標準,安排養老服務設施專項用地指標,應保盡保。資金補助方面,“十三五”期間省級每年安排10億元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重點向社區、居家和農村養老傾斜;進一步提高護理型養老機構建設補助、養老機構運營補貼、本專科生從業補助標準,對護理型養老機構建設補助標準提高20%,將養老機構運營補貼標準從每人每年360元、600元、720元分別提高為600元、1200元、2400元,將院校設立養老服務相關專業的獎補政策延續到2020年。融資支持方面,設立養老服務業發展股權投資引導基金, 引導社會資本投資發展各類養老服務機構;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服務,通過貸款貼息、小額貸款、上市融資以及抵質押貸款,拓展投融資渠道;探索開展養老產業債券發行和以房養老試點工作。
四是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協調機制,強化部門協同,明確部門職責,形成齊抓共管、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實施“互聯網+養老”工程,加強養老服務業標準化建設,建立養老服務業統計制度,形成政府指導、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相結合的監管體系;加強對“孝潤齊魯·安養山東”養老服務品牌宣傳推介,表彰獎勵優秀養老服務品牌、養老服務項目和養老服務人員;將養老服務業納入省政府重點督查事項,推動各項扶持政策落實,解決養老設施項目“落地難”問題。(根據山東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