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戚善成
天使團隊
? 戚善成

校園里漫步——陳雙(圖中) 許湘(右) 邵統花(左)和余春書形影不離
面對面,深深擁抱,將她抱離輪椅……“天使團隊”的姑娘和小伙子全方位、全天候幫助患有先天性肌肉萎縮癥的同學,每一次都這樣開始,每一次都讓人感動。三年多,從未間斷。
在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用愛與善的關懷和支持,讓輪椅上的同學“站”起來。2015年,他們被“德潤少年”——第三屆江蘇省美德少年評選表彰活動推選為第三屆江蘇省“十大美德少年標兵”,成為了當屆評選唯一一個獲得表彰的團隊。
“嗨!我看你拄著拐杖,走路不方便,以后我來幫你吧!”2012年9月1日,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埠子初級中學新生報到這天,陳雙拍著胸口,帶著春光般的笑容,向余春書打了個招呼。
1999年出生的余春書是家里的第二個孩子,她的哥哥從小就肌肉活性不足,父親修自行車補貼家用,母親史黃芩一個人照顧患病的兒子。而她也不幸地罹患了先天性肌肉萎縮癥,腰部以下肌肉無力,無法獨立行走。初中報到那天,她正坐在教室里,為不知該如何融入新集體而憂心,沒想到耳邊傳來一句溫暖的問候。
而陳雙的這句話絕不只是說說,從那以后,她便主動照顧起了余春書的起居。陳雙的關心讓余春書備感溫暖,從那時起,兩個13歲的小姑娘成了好朋友。
更令余春書沒想到的是,同學們了解到她的身體狀況后,自發地組成團隊,全方位、全天候地幫助她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初中三年里,盡管班級變了一次又一次,班主任老師也換了一個又一個,“天使”的團隊始終陪伴著余春書一起成長,愛從沒間斷。
每天早晨天蒙蒙亮,邵統花總是第一個起床,麻利地洗漱完畢后,在起床鐘響時準時來到余春書跟前,幫助她穿好衣服,背她上廁所;待她梳洗完畢后,再推來輪椅,將她推到教室,開始一天的學習。每天晚上,邵統花也總是最后一個入睡。睡前,邵統花總要幫助余春書洗臉、洗腳,問她要不要去廁所……直到余春書什么問題都解決了,邵統花才能放心地去睡覺。
余春書沒法像其他同學一樣輕松地到學校餐廳就餐,于是每到吃飯的時候,都是由徐夢蝶和陳鑫鑫去餐廳打飯,再送回教室給余春書吃。為了陪伴余春書,徐夢蝶和陳鑫鑫每餐都留在教室里和她一起吃。
白天上課期間,要是余春書需要上廁所怎么辦呢?邵統花和余春書不在一個班里,徐夢蝶和陳鑫鑫個子又小,背不動她,還好有班里的兩個大個子美女陳雙和馮小冉來幫忙。廁所離教室比較遠,背去背回、抱上抱下,一趟下來兩個姑娘就累得滿頭是汗。
一次下雨天,路滑,陳雙一個趔趄,滑了一跤。她死死地抓住余春書,護住了余春書,自己的膝蓋卻蹭破了皮,疼得眼淚花花。可她強忍著不說疼,堅持背著余春書上廁所。事后她悄悄買來創口貼貼上,第二天照樣背著余春書去廁所。
快樂的時光總是顯得特別短暫,三年初中生活一閃而過。“天使團隊”的六個成員不論炎熱酷暑還是冰天雪地,始終如一地堅持著對伙伴的關愛。而余春書也在同學們的照顧下更加自信、自強,各科成績一直在班級名列前茅,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她時常說:“人生的遭遇難以控制,有些事情不是人力可以阻止的,但我們可以選擇不放棄,繼續努力爭取更好的生活。”
2015年9月,天使團隊的三個成員,陳雙、許湘、邵統花和余春書一起考進了宿遷市宿城中等專業學校。老師考慮到余春書行動不便的情況,建議她到計算機班學習。原本想和陳雙、許湘、邵統花一起報藝術設計班的余春書忍痛接受了老師的建議。沒想到的是,開學分班的第二天,三位姑娘不約而同地調到余春書所在的計算機班來上課了。
三個姑娘其實都沒怎么接觸過計算機。“就是想跟春書待在一個班里。怕她沒人照顧。”
幾天后,年輕的班主任老師找三個姑娘談話了。原來,早在開學前,余春書的班主任徐可奮就對“天使團隊”有所耳聞,所以一直在觀察這幾個姑娘。“陳雙、許湘、邵統花是為了照顧余春書才過來的,她們對計算機其實興趣不大。”了解了實際情況之后,徐可奮開始給三個姑娘做思想工作,勸她們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專業。徐可奮向三個姑娘解釋,校方在后勤部門為余春書的母親安排了一份工作,方便她照顧女兒,并且特意把余春書安排到了一個單間宿舍,跟她的母親同住;三個女孩只需每天送余春書去教室上課就行。
三位姑娘這才放下心來,分別轉回了服裝、藝術、財會班上課。可是沒幾天,三人發現自己的“崗位”被搶了——那天,她們像往常一樣趁課間跑去余春書的教室陪她聊天時,看到兩個女生正推著她去衛生間。
天使團隊“升級”了,一下子多了46個新成員。除了余春書班上的45個新同學外,還有一個26歲“大姐姐”——班主任徐可奮。“大家都知道了‘天使團隊’的故事,也想跟陳雙她們一樣,給余春書幫幫忙。”其中一名女生吳秀說,在新的班級里,“天使團隊”的新陣容超出了所有人的預計,31個男生的加入更是讓團隊力量大增。
每天早晨6點鐘,一定會有兩個女生出現在余春書的宿舍門口,她們負責把余春書從宿舍接出來,然后和等候在宿舍樓外的兩名男生合力把她抬到二樓的教室去早讀。早讀結束后,其他同學去做早操、吃早飯,準會有兩個女生領頭沖進食堂,買好早飯,帶回教室和余春書一起吃,然后送她去衛生間,并準備上午的課程。
每到下課,陳雙、許湘、邵統花也會跑過來,大家一塊兒圍著余春書聊天,給她解悶。如果余春書要下樓,班里的男生會丟下手頭的事情過來幫忙。
幾個月下來,余春書的母親史黃芩發現自己倒成了最輕松的人了,母女倆很過意不去。史黃芩給余春書塞了點錢,讓她請大家吃頓飯,結果卻被拒絕了。“大家都不富裕,沒必要瞎花錢。”陳雙說,在初中的三年里,余春書不止一次想給大家送點小禮物,但誰都沒要。她笑著說:“大家關系都這么鐵了,談感謝多俗啊!”
“天使們”是師生,是同學,是朋友。他們沒有血緣關系,也沒有任何責任和義務的約束。或許他們只是單純地關懷著自己的朋友,想讓這個笑起來很好看的姑娘多笑笑。他們成功了,余春書現在開朗愛笑,快樂地生活、學習,第一學期就兩奪年級第一。
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首席教育專家、著名的“知心姐姐”盧勤說,他們是“希望中的希望,春天里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