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農村養老服務發展提高老年人權益保障水平

國務院關于研究處理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執法檢查報告及審議意見情況的反饋報告,于8月31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民政部部長、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李立國受國務院委托向大會作報告。
報告指出,為推進農村養老服務發展,民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加快推進城鄉低保統籌發展,完善農村低保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健全城鄉統一的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逐步將農村低收入家庭老年人、因病致貧家庭老年重病患者等納入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范圍。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連續3年投入30億元支持農村互助幸福院建設。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等部門加大投融資、土地供應、財政補貼等方面支持力度,引導各級政府將養老服務財政資金重點向農村傾斜。針對農村留守老年人開展了各種形式的關愛行動,初步形成了多方參與的農村留守老人關愛服務體系。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共有農村敬老院2.7萬余所,床位249.3萬張,日間照料服務設施已覆蓋50%以上的農村社區。
報告還指出,各有關部門通過優化參與環境,搭建參與平臺,拓展參與途徑等措施,動員引導老年人廣泛參與社會發展。中央宣傳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全國老齡辦等部門倡導“健康老齡化”和“積極老齡化”理念,引導老年人積極面對生活,保持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的健康精神風貌。組織開展了“最美老有所為人物”“全國老有所為楷模”等評選活動,發揮榜樣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民政部積極發展面向老年群體的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并依托城鄉社區綜合性服務設施和社會服務機構,廣泛設立志愿服務站點,搭建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的平臺。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基層老年協會已發展到55.4萬個,城鄉社區覆蓋率達到81.9%,老年志愿者達到2000萬人,占老年人口總數的10%。
李立國表示,今后的工作將推進頂層設計,發揮職能作用,注重統籌協調,突出工作重點,不斷提高老年人權益保障水平,努力開創老齡工作新局面。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