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思禹
支撐魏橋創業快速發展的紡織、鋁業兩大主業,卻是多年來被認為產能過剩、不掙錢的夕陽產業。
已經連續多年出現在各大富豪榜、被定義為“山東首富”的山東魏橋創業集團董事長張士平,并沒有像其他明星企業家那樣經常出現在鎂光燈下,人們也幾乎難以看到關于他的個人傳記。

顯然,身在名利場內,張士平卻喜歡與眾不同。
在手機功能強大到滋生出“低頭族”的今天,張士平一直用一部200多塊錢的功能機,怕丟失或者壞掉后找不到同款,甚至還買了10臺做備用。偶爾,張士平也會拿出一部iPhone拍照。當然,對于他來說,這部手機不是智能終端,除了拍照也只是發揮另一功能,向旁人展示上面的鋁材是來自于魏橋創業。
這家2015年銷售收入3385億元的企業,和大多數人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一方面,魏橋創業的旗下企業魏橋紡織(02698.HK)所生產的牛仔褲面料,供應著全世界各大牛仔褲生產車間。另一方面,iPhone手機上90%的鋁板材料,都來自于魏橋創業另一關聯公司——中國宏橋(01378.HK)。不僅如此,中國宏橋還擁有生產全世界最薄,延展性最好的高精鋁板技術,這種鋁板目前是制造包裝用易拉罐性價比最高的材料。

然而,支撐魏橋創業快速發展的紡織、鋁業兩大主業,卻是多年來被認為產能過剩、不掙錢的夕陽產業。
這兩大產業已經“淪陷”到什么程度?紡織業從2011年開始下滑之后,就一直未見起色,相關投資分析報告披露,2016年1-8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額為1783.37億美元,同比下降3.33%。眾多以出口為主的企業,紛紛轉向以內銷為主,使得國內紡織品內銷市場競爭力增大,不少加工紡企將面臨倒閉的風險。
在另一份關于鋁業的行業報告中也指出,2015年在世界各地的倉庫里堆積了1000萬噸甚至更多的鋁材,這些鋁材足以造出15萬架波音747型噴氣客機,或者7500億個易拉罐。
在產業下行的大背景下,已經有數家紡織和鋁業公司倒閉。曾經叱咤風云的巨頭企業也日漸衰落。當然,有些在行業熱鬧時積累下財富的聰明人,早已著手剝離或縮減主業,轉投其他看似更容易掙錢的行業,進入金融、房地產行業的比比皆是。
但年愈七旬的張士平依然執著:“未來我們還是會只專注于紡織和鋁業兩大產業,絕不做金融和房地產。我認為,只有不好的企業,沒有不好的行業,不管處于哪個行業,關鍵要看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即使有一天,全世界的紡織或鋁業公司都倒閉了,魏橋創業也一定是最后一個倒下的。”
數字佐證了張士平的自信。自2012年進入財富世界500強,魏橋創業的排名連續五年快速提升。在最新公布的世界500強排名中,魏橋創業排名第163位,比上一年提升了71位。2015年,魏橋創業更是逆勢增長,總營業收入達3385億元。
白手起家,不懂金融,不玩電腦,不喜應酬,不愛名牌。張士平對《英才》記者笑言,自己是一不小心創造出來的兩家世界第一的企業。
早在2002年,魏橋紡織就已經是世界最大的紡織企業。2015上半年,中國宏橋也首次超過了俄羅斯鋁業聯合公司和力拓,成為全球產量最大的鋁業公司,雖然不久后,中國鋁業通過并購中電投270萬噸電解鋁,以微弱優勢在體量上超過了中國宏橋,但從財務數字上看,后者仍然是全球利潤最高的鋁業公司。
“做到了世界第一之后呢?下一個目標是什么?”面對《英才》記者的追問,張士平沒有片刻遲疑脫口而出:“做到世界第一不重要,重要的是做到世界最強?!?h3>逼出來的動力
行業內把魏橋紡織和中國宏橋的發展,分別稱之為“魏橋現象”和“魏橋模式”。但無論“魏橋現象”還是“魏橋模式”,初聽之時,張士平都似懂非懂。
“從油棉加工廠轉到紡織,又從紡織擴大到鋁電,魏橋創業之所以能到今天,很多事情,都不是我事先能算計好的,準確地說,是車到山前才有路,壓力下逼出來的動力?!?/p>
當年開創鋁業公司,張士平是無心插柳。魏橋的紡織業務需要大量的熱能,但耗電量小。最初,張士平只是想做一家企業來消化紡織企業剩余的電能,以達到熱電平衡。“熱電平衡,發展成本就低了?!痹诳疾爝^電解鋁、電解銅、電解鐵等一系列耗電量大的產業后,最后才選擇了電解鋁。
彼時張士平對鋁業完全是門外漢,也沒有機會去同行業企業參觀考察?!昂陿騽偲鸩降臅r候,就像魏橋紡織當年一樣,受到各方面的排擠,根本沒人相信我們能干成,更沒有企業愿意讓我們取經?!?/p>
2001年魏橋建成第一條電解鋁生產線,2005年秋鄒平第一條氧化鋁生產線開建,隨后的10年時間魏橋創業在鋁產業領域飛速發展,從電解鋁、氧化鋁進入到下游高端材料、鋁產品領域,同時在技術和裝備上均達到全球領先。
2013年,魏橋引進了一套德國的生產設備和一家瑞士公司的電氣設備,德國公司派過來安裝的工程師讓張士平印象深刻。
“一個廠房占地200畝,車間空曠,也沒有暖氣,安裝時是冬天,工程師手上凍得全是血泡。但他連扳子、鉗子都擺放有序,特別認真?!睆埵科礁袆拥嘏c工程師握了握手,說這種工作精神很值得魏橋學習。他告訴《英才》記者,魏橋走到今天,也是發揚這種工匠精神,但看到了德國工程師的工作態度,他覺得自己的企業還不夠,需要繼續努力。
不斷努力,也是魏橋創業從“門外漢”到全球領先的基礎,張士平直言,自己沒什么秘訣,關鍵在于企業嚴格細致的管理、逐步積累的經驗,以及多年培養的人才。為了完善他人對魏橋創業的經驗總結,他把魏橋的核心競爭力歸為五個方面。
首先是完整的產業鏈優勢。目前,魏橋紡織已形成了“熱電—棉業—棉紡—織造—印染—服裝、家紡”的完整產業鏈。鋁電則形成了“熱電—采礦—氧化鋁—原鋁—高精鋁板帶箔、新材料”的完整產業鏈,各個環節互相配套,互相支撐。
其次是高效的產業集群優勢。這一點在鋁產業方面體現得尤為明顯。魏橋創業在濱州市范圍內形成了以鄒平、濱州、北海三個開發區為核心的三大特色鋁產業集群。在這些產業集群中,鋁水不落地,直接運到下游生產企業,省去了鋁水鑄鋁錠,再到下游企業熔化成鋁水的生產流程。節約了鑄造、倉儲及再熔化成本,形成了集約型、節能型發展模式。
另外,嚴格的內部管理優勢,不可或缺。魏橋創業的兩大產業,生產成本在全行業都是最低的。曾經很多人認為,這是源于自備電廠的優勢,但張士平認為,這并不是決定性優勢:“現在不管是紡織,還是鋁電,有自備電廠的企業很多,即使沒有自備電廠的企業,也能在電價方面享受優惠”。張士平所謂的降低成本,更多是來自于嚴格的內部管理。比如說,紡織全行業的萬錠用工平均為100人,魏橋紡織僅為50人,先進的能達到30人,最先進的只有10人。另外,耗水、耗電、耗材,都能做到同行業最低。
還有就是先進的技術裝備優勢。張士平是業內有名的低成本高手,但在技術裝備上也是出名的花錢大戶。自1989年進入棉紡織領域以來,魏橋紡織的設備始終保持同行業領先水平。同樣,中國宏橋也都是引進全世界最先進的高精良機器設備。
最后一點是強大的企業規模優勢。魏橋創業依靠有效的組織控制,形成了節約型的經營管理模式。同時,依靠強大的規模優勢,魏橋創業各種原材物料的采購價格在同行業是最低的。
從以上五點不難發現,魏橋創業的戰略正圍繞鋁電網材一體化、產業鏈上下游一體化而布局。
而在近幾年,魏橋創業“全球一體化”的戰略也逐步展開,為了獲得充足原料并掌控上游礦石價格,中國宏橋先后在印尼布局氧化鋁,在幾內亞布局鋁礦,特別是隨著幾內亞鋁礦的投產,有力地保證了資源安全,也平抑了價格。

2015年3月,中國宏橋公布上一年度財報,凈利潤同比增長大約三分之一。但投資者卻不買賬,在年報發布后,股價隨即暴跌20%,創下了2011年上市以來最大跌幅。有分析指出,在全球鋁業下行的情況下,中國宏橋的并購資金投入已經超過了金融機構對該公司全年并購投入的預期,令投資者產生了質疑和恐慌。
雖然在市場冷靜后,隨著國際鋁價的升溫,中國宏橋的股價也反彈回原有水平,呈平穩走勢。但大部分的專家仍然堅定認為鋁業是過剩產能,不值得投資。
張士平對此不以為然,在他看來,鋁產品不但不過剩,需求還會大量增長?!爸袊磕甑娜司X消費量,比西方國家低了50%以上。例如發達國家一部汽車的鋁材料用200多公斤,中國一部汽車鋁材料還不到100公斤。未來5年,鋁業深加工一定會有廣闊的市場。比如,因為不含甲醛,現在很多家具已經選擇了全鋁材料。未來,鋁代(替)木、鋁代鋼、鋁代銅、鋁代鐵等方面的應用,會越來越多?!?/p>
中國宏橋未來的目標就是大舉進軍鋁產品深加工,完善產業鏈,成為產業一體化的集團公司。
同樣被詬病“過剩”的魏橋紡織,近幾年也正逐步向產品精深加工延伸,擴大了家紡、童裝及運動服裝的生產。
“我們選擇項目標準是,成本最低、質量最高,競爭力最強。符合這個標準,馬上就投產。可以說,20多年來,我們所有的產品都不用擔心賠錢的問題,只是掙錢多少。市場好的時候掙大錢,市場不好的時候利潤少一點而已?!闭劶爱a品張士平頗為得意,“凡是國外同行能生產的,我們就能生產。國外生產不了的,我們也要想辦法搞出來?!?/p>

今年5月,*ST魯豐(002379.SZ)的一份公告,讓張士平再度成為輿論關注焦點,公告顯示,中國宏橋旗下孫公司山東宏橋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將收購魯豐環保28.18%的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如果收購成功,這會是魏橋集團旗下的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張士平將成為魯豐的實際控制人。
一石擊起千層浪:魏橋旗下的中國宏橋和魏橋紡織都是在香港上市,關于中國宏橋將回歸A股的傳聞不斷。
張士平回應說,兩家公司都沒有回歸A股的打算,計劃收購魯豐,只是為了整合資源?!拔覀兿肟毓梢患疑鲜泄?,便于產品深加工的布局,與魯豐的合作,現在八字還沒一撇,但不是魯豐也會是別人,總之,不會把香港上市公司分拆回來。”
張士平很少關注股價,更反對身邊人炒股。他視投機為賭博,也從不眼紅別人的快速暴富。在為數不多的專訪中,他幾乎每次都要強調,不碰金融,不玩房地產。
“前幾年房地產比較火的時候,我們做房地產非常有優勢。第一批入選可以做民營銀行的企業名單上,魏橋也是第一個,但不管外界怎么引導,我都不進入這兩個行業,因為我很有自知之明?!睆埵科浇忉屨f,魏橋創業的核心領導干部和幾百名管理骨干,包括他自己,都不具備駕馭本行業之外產業的能力。
“我們不打算發展任何第三種產業,只會在原有兩個行業上延伸產業鏈?!痹趶埵科娇磥恚圃鞓I才是國家發展的最重要的支撐,如果沒有制造業支撐,金融再繁榮也是假象。
在魏橋創業的股權結構中,張士平累計持股魏橋創業36.27%,女兒張紅霞直接持股魏橋創業3%,兒子張波持股魏橋創業3%,女婿楊叢森持股魏橋創業2.73%,弟弟張士軍持股魏橋創業2.16%,女兒張艷紅持股1.63%,張士平家族累計持股魏橋創業48.79%。而魏橋創業的管理層名單顯示,張士平家族的數十位成員擔當著集團內的高管職位:張波擔任集團副董事長、中國宏橋總裁,張紅霞擔任魏橋創業集團黨委書記、魏橋紡織董事長。
對于這樣的股權結構和管理架構,外界褒貶不一,很多人質疑,以家族成員為核心的管理團隊能否使魏橋保持長期良性發展態勢。
張士平對此信心十足:“既然是民營企業,就沒必要避諱是家族企業。但我一向對事不對人,不管是誰,能管好這個事,我就用誰。張波和張紅霞,都是從基層一步步做起,有足夠能力坐在現在的位置。做企業不能為了避嫌就不用親戚,也不能因為不是親戚就不提拔優秀員工?!?/p>
張士平對兒女的能力頗感驕傲,他向《英才》記者舉了兩個例子。
當年為了支持父親的事業,女兒張紅霞讀書時選擇了紡織專業,并且在技術方面表現突出,曾成功用當地的細絨棉替代長絨棉,紡出80支合股紗,降低了原材料成本。
可以說,張紅霞是一路跟著魏橋紡織從小做大。如今,她對國內外行業趨勢的把握和判斷,更讓張士平自嘆不如:“前幾天省領導讓我匯報國際與國內棉花的行情,我答不上來,但張紅霞對那些數字了如指掌。”
身為國際鋁業協會副主席、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的張波,外交和辦事能力也被張士平一再夸贊?!拔覀冊谟∧岷蛶變葋喌捻椖浚瑥目疾炝私獾狡髽I規劃,全是張波一手操作的,我都沒參與。特別是幾內亞的項目,一波三折困難重重,我完全沒想到他能辦成”。
2014年之前,中國宏橋90%的氧化鋁原料都來自印尼。但2013年印尼宣布,2014年以后不允許鋁土礦出口。張波便從2013年開始到世界各地考察尋找礦區。2014年考察了幾內亞。他發現幾內亞國家雖小,但是鋁土礦儲存量占世界的1/3,便決定在幾內亞投資。
“我們探明了一個22億噸的礦區,相當于中國鋁土礦的總儲藏量。當時,打算與中鐵建、中國港灣聯合開發,他們占大股東,負責修港口和鐵路。預計總投資是35億美元,工期為3年。但基本達成協議后,因為政策變動,合作被迫擱淺。我權衡再三,認為我們根本無法承擔巨大的風險,便決定放棄幾內亞的投資?!?/p>
但遺傳了父親倔強脾氣的張波不甘心,幾次往返幾內亞考察,終于發現了新的路徑,利用內河運輸到海邊,再通過浮吊船裝卸到海里的貨輪運回中國。這樣一來,根本不需要修建鐵路和深水港口,可以節省巨額開支和大量時間。
“從項目奠基到建成,僅用了4個月時間,總投資才花了2億美元。去年就已經運回來250萬噸礦石,今年到年底能運回1500萬噸,明年預計能運回3000萬噸,徹底解決后顧之憂”。
幾內亞項目建設之初,正值埃博拉病毒流行期,在為赴幾內亞工作的員工送行時,張士平幾度哽咽。
“染上這個病毒,3個就得死1個,他們都知道嚴重性,但沒有一個退縮的。”更讓張士平欣慰的是,領頭帶隊者是他的親外甥張振。本來,張振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國家公務員,被張士平勸說后,放棄了公務員工作進了企業。
“張振冒著生命危險帶著一幫人去幾內亞,現在還在堅守,誰又能因為他是我親戚就不佩服他?”
在魏橋創業工作17年,從基層普通工人成長為集團高管的黃平義,也認為企業的管理架構合情合理:“企業發展需要各種人才,需要很多管理干部,關鍵還是看能力。是金子在魏橋就一定能夠發光。董事長的兒女是跟董事長一起創業,是真正意義上的創二代,并且分別帶領鋁電、紡織兩大產業做到全球最大最強,這就是能力的最好證明?!?/p>
外部諸多猜測,但在內部,魏橋創業的股權結構和管理架構似乎并無爭議,這家坐落在山東鄒平縣城的企業,有條不紊地運行,甚至形成了以企業為家的小社會,張士平無疑就是個大家長。
與很多大型民營企業不同,魏橋沒股權激勵政策,員工的收入全都來自工資和獎金。用張士平的話說,按勞分配、多勞多得。但在這家每天收支費用數億的企業,也基本沒人敢動歪心思。
很多普通員工都知道張士平的手機號,集團也專門設定了意見箱,各種來信張士平會親自看。
不久前,張士平收到了一條員工的舉報信息,舉報魏橋某干部的違紀行為。經過集團經濟監察部的調查,情況屬實。張士平在每個工作日早6點40分例行的高管團隊早會上,發了通火。他用了一個詞——“心疼”:“培養了多年的干部犯了錯誤要撤職,不光是他的損失,也是企業的損失。”
魏橋創業的高管幾乎都是從基層成長起來的。張士平對他們的第一要求,就是要認同企業文化。每年,管理干部都會收到一本管理手冊。內容大部分是強調企業精神。在生活中平易近人的張士平,對員工的工作要求和對待技術要求一樣,眼里不揉一點兒沙子。隨著員工的更迭換代,“鐵腕”管理方式,也并未改變。
有意思的是,在魏橋創業工作的青年人,也很少有人在嚴格的制度下選擇離開。1990年出生的王少奇,把自己能進魏橋創業工作稱之為“幸運”。
“來魏橋工作是我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以前對生活很迷茫,但進入了企業之后,發現只要認真工作,便可衣食無憂。如果干得好,還有提升的機會。”王少奇現在最大的期待是,結婚后就可以申請公司的福利房。
魏橋創業的總部——鄒平縣的房價并不便宜,在人均年收入3萬元左右的鄒平,房價卻達到了7000元每平米。但魏橋創業的員工,只要符合了規定,最高只需2000元每平米就能購買企業的自建房。而且只需交50%的首付款,余下的50%通過每月的工資還款付清。在魏橋家屬區內,也只收極低的物業費和電費,取暖費則全免。
魏橋創業看上去有點像計劃經濟時期的國有企業——有自己的家屬區、醫院、幼兒園,甚至還有自己的電視臺,形成了一個“小社會”。如果哪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學,企業還會根據高考成績給員工發相應額度的獎金。
“都是農村出來的,我理解他們,只有為他們解決后顧之憂,員工才能真心把企業當家?!睆埵科秸f,很多員工一家三代都在魏橋工作。
張士平雖然經常自嘲自己土,沒文化。但一直強調自己的家國情懷。這一點,他不是特例,那個年代成長的企業家幾乎都有著強烈的責任感。
在別人眼中,張士平已經走到人生頂峰,但他不認同,“人生沒有頂峰,當然也沒有退路。如果簡單為了錢,我已經不需要奔波了,但十幾萬人跟著我干,我就必須要把責任擔起來,而且還要擔好?!?/p>
這個道理,他一直用來教育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