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夫
作為行業龍頭,伊利股權較為分散,無實際控制人,很容易招來“野蠻人”入侵。
被陽光保險舉牌“逼?!币粋€月之后,伊利股份(600887.SH)在10月22日公布了一則公告。公司擬定增募集約90億元,其中一項用途是收購香港上市公司中國圣牧37%的股權,收購后伊利將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10月24日伊利復盤,收盤飆漲7.32%。在停牌前對伊利舉牌的陽光保險,由于持有超過5%的伊利股份,借此消息浮盈近3.6億元。
伊利本次定增方案的公布自然會讓人聯想到之前陽光保險的舉牌。9月18日晚宣布被陽光保險舉牌后,伊利股份19日早間緊急停牌,稱正在籌劃重組或定增事項。市場將此解讀為伊利正在籌劃抵御門口“野蠻人”的方案。
實際上,陽光保險最早出現在伊利股東名單是在2015年報中,彼時占總股本的1.83%,為第五大股東。截至今年6月底,陽光保險持股數一直未發生變化,公司第一大股東呼和浩特投資公司持股比例為8.79%,公司董事長潘剛持股3.89%。
有萬寶之爭的前車之鑒,伊利股份似乎對被舉牌早有預見,8月10日就曾公告,擬對公司章程、股東大會議事規則等進行修改,其中包括信息披露義務觸發時點由5%下移至3%等苛刻條款。但隨即引來了交易所是否有違《公司法》、《證券法》的問詢。隨后8月20日,伊利董事會宣布放棄召開修改章程的臨時股東大會,稱該議案尚需進一步完善,此后該方案也就不了了之。
修改章程的舉動被市場解讀為伊利“反收購”保護措施之一,而恰恰在此期間,陽光保險開始持續買入伊利股份,并至9月14日持股達5%舉牌線。
不過達到舉牌線之后,陽光保險在9月18日披露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中稱“本次增持目的是出于對伊利未來前景的看好所進行的財務投資,支持公司現有股權結構,不主動謀求成為第一大股東,且在未來12個月內不再增持?!睆囊晾慕嵌葋碚f,緊急停牌來籌劃重大事項,這明顯是有“防人之心”的。其實這也很正常,作為行業龍頭,伊利股權較為分散,無實際控制人,是很容易招來“野蠻人”入侵的。
伊利定增預案顯示,公司擬以15.33元/股的價格,向呼市城投、內蒙交投、金石灝汭、平安資產、金梅花投資發行約5.87億股,股票鎖定期五年;募集資金用于收購中國圣牧37%的股權以及投資于新西蘭乳品生產線建設項目等。

從以上五家發行對象的背景看,參與本次定增的目的很可能只是為獲得財務回報,且伊利所在地的內蒙和呼市國資認購了半數以上股份。
本次發行完成后,公司仍不存在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控制權未發生變更。而相關持股變化情況:呼市投資公司、管理層及五名財務投資者持股總比例將達到24%左右,而陽光保險持股比例被稀釋至4.52%,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控制權變更的風險。
同時,公司還披露了員工激勵方案。激勵方案合計授予權益6000萬份,其中限制性股票1500萬股,授予價格15.33元/股,股票期權4500萬股,行權價格為16.47元/股。本次激勵對象為公司294名核心技術(業務)人員,系公司中層員工,董監高及持股5%以上股東等不在本次激勵范圍。行權條件為以2015年為基礎,2017/2018年利潤增速分別不低于30%、45%,ROE均不低于12%。即2015-2018年凈利年均復合增速不低于13.19%。

此次股權激勵穩定了公司中層員工情緒,行權與授予價格和現價接近也反映了公司對長期發展的信心。
此次定增募投項目中,最大看點莫過于以46億元收購中國圣牧37.0%的股權(已觸發要約收購,后續最多將持股75%)。本次收購完成后,伊利將獲得香港上市平臺,后續有望通過A股和香港上市平臺的協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公司對接全球資本市場。
圣牧是我國最大的有機乳品公司,也是國內唯一符合歐盟有機標準的垂直整合有機乳品公司,伊利入主后有望強強聯合做大有機奶業。
此次伊利收購價為每股2.25港元,較圣牧最新收盤價折價7.4%。從伊利的角度看,打折獲得一家港股上市平臺,且標的資產處于產業鏈高端,營收利潤增長都不錯,實際上可謂一舉三得,既保持了股權穩定性,稀釋了舉牌方陽光保險的持股比例,同時還將產業內優質資產+港股上市平臺納入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