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立永
很多投資者對人民幣擔心,認為黃金、美元才可靠。
2016年的11月注定是令外匯市場投資者頭疼的一個月,希拉里落選,特朗普成功上位。大宗商品先抑后揚,黃金與美元則充滿個性,不管競選結果走了個背道而馳。
在國內市場除滬金和滬銀外其他產品都走出了一波小牛市,其中以滬鉛尤為明顯。作為國內的投資者最關注莫過于美元兌人民幣的走勢,很多投資者對人民幣擔心,認為黃金、美元才可靠。

下面來分析一下美元兌人民幣走勢,看人民幣到底何去何從。
11月23日,美元兌人民幣(離岸)創出新高,已經達到6.9以上的高點(在岸美元兌人民幣走勢與此相似,只是具體數值不同),有人認為這是現實經濟狀況和資產狀況的貨幣寫照,有人則認為這是美聯儲加息預期強烈造成的短期市場騷動,到底是屬于哪種狀況我們需要通過對比加以認證。
眾所周知,美元指數是用來衡量美元對一攬子貨幣的匯率變化程度的指標。所以美元的升值并非對人民幣這一單一貨幣,而是有整體效應。
那么現在是不是可以得出結論:美元的走強是由于加息預期強烈引起的?話不能說太早,我們再來看看美元兌其他貨幣的走勢再說,比如澳元。
澳元兌美元這些年來大幅下跌,也就是說美元兌澳元在持續升值,可見商品貨幣的日子也很難過。
為了進一步細化到近期的情形,我們再來看一下澳元兌美元今年的走勢情況。
今年澳元并沒有走出單邊行情,而是走出了盤整行情,但是聚焦的最近一個月內澳元兌美元的走勢可以看出,市場確實走出了一波美元大幅升值的單邊行情。
現在達成一個近期的一致點,即在一個月之內美元兌人民幣、美元指數(代表美元兌世界主要貨幣)、美元兌澳元(代表美元兌商品貨幣)都走出了相同的趨勢,所以可以得出結論,近期美元的強勢是由美聯儲加息預期增強引起的。

那么長期看呢?
美元兌世界主要貨幣升值還是比較明顯的,在幅度上人民幣貶值并不是最大的,從這個角度說,我們沒必要過度恐慌。美元作為國際貨幣,在實行量化等一系列寬松政策后勢必要回收,于是美元的升值趨勢必然出現,只要美元的“霸主”地位不被撼動,那么全世界就要經歷一波又一波的“收稅洗禮”,所以投資者要做的是為美聯儲加息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