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振英+邵萬鑫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進步,信息的全球化,非遺項目成為了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熱點。圣門蓮花拳又叫圣門十字蓮花拳,據傳由昆侖老祖所創,是我國比較古老的一種內家功派武術。文章通過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田野調查法等方法對河南省級“非遺”項目圣門蓮花拳傳承與發展情況進行了分析與探究,并著重探討了在當今社會環境下如何促進圣門蓮花拳的傳承和發展。
關鍵詞:圣門蓮花拳 傳承 發展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6)07—0104—03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家的精神文明建設也在逐步提高。國家的精神文明建設需要跟上經濟建設的步伐,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代文明為中華民族留下了極其豐富的文化遺產。我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然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被人淡忘,政府亟需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民族非遺文化,讓當代人認識和了解祖先留下的文化,使下一代傳承非遺文化。雖然傳統武術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了來自國家、地方各級政府和傳承人等不同層面、不同深度的保護,但由于多種原因,當前武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仍然難逃各種保護難題與困境,嚴重阻礙了武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2009年周口市商水縣圣門蓮花拳被列入第二批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根據調查,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圣門蓮花拳面臨傳承與發展的嚴峻挑戰。因此,加強河南“非遺”項目圣門蓮花拳的傳承與保護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1 圣門蓮花拳扼要概述
圣門蓮花拳又叫圣門十字蓮花拳,在武林宗派中屬昆侖派,據傳由昆侖老祖所創,距今已有兩三千年的歷史,是我國比較古老的一種內家功派武術,經過歷代傳承,發展豐富。其武術心決源自佛、儒、道心經,武術套路源自太極八卦圖。圣門蓮花拳套路繁多,它不像其它武術類招式,尋常人看上一遍便能模仿一招半式,而是套路中有套路,套路下藏套路,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打蓮花拳時拳腳一旦展開,就如長江之水,綿綿不絕、奔流不息,往往一招即一套拳路,比如“馬駝將上走”這招就是一套武術拳路打下去,變幻出眾多動作,如果把它理解成一個簡單的固定動作,就不能夠理解它的真正涵意了。
2 圣門蓮花拳傳承中的困境
2.1 傳承模式不夠開放
根據調查,圣門蓮花拳的傳承模式還是以傳統的家族傳承和師徒傳承的方式進行。中國傳統武術中最根本、最原始的傳承途徑莫過于師徒傳承和家族傳承,也正是由于這兩種方式的傳承使得中國的武術生生不息,代代相傳。造成圣門蓮花拳傳承受限的主要原因是由中國古老的封建思想和封建社會的習俗環境造成的。中國人歷來注重血統、家庭和家族的凝聚力。傳統武術作為國粹,也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家族傳承指的是在家庭和家族范圍內進行的達到傳授技藝和文化繼承的目的。家族傳承是商水縣圣門蓮花拳的流傳的主要方式。傳承方式是父傳子,子傳孫,代代相傳。師徒傳承簡單的說就是通過送拜師帖、設拜師宴等過程最后建立師徒關系。師徒傳承中的師父就像家族傳承中處于中心位置的家長,具有特殊的地位與作用。徒弟要對師父絕對的敬重,也正是由于這點于是造就了“師徒如父子”的傳統觀念。這兩種傳承方式雖然能夠使圣門蓮花拳保持獨特性,但卻嚴重制約了它的發展規模。而且這兩種傳承方式使圣門蓮花拳對其他拳種表現出排斥性,這種排斥性阻礙了拳種之間的交流和融合,從而使圣門蓮花拳拳種的生命力不斷減弱,阻礙了它的傳播與傳承。然而當代社會是體育全球化的時代,體育全球化將任何一個民族的傳統體育項目都卷入到世界的體育文化發展潮流中,我們也要實現傳統武術的全球化發展策略。我們應該為傳統武術的師承制在當代社會尋找出新的傳承機制。
2.2 發展缺乏外部支持力度,內部動力不足
由于政府相關部門對圣門蓮花拳這一寶貴的稀有拳種認識程度不夠,缺少政策上的扶持和資金上的資助。而且沒有相關政策的鼓勵和支持,傳承者在平時的工作、指導中缺乏動力,制約了圣門蓮花拳的傳承。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改革的深入,政府部門大多把重點放在如何發展經濟上,對圣門蓮花拳等民族傳統武術關注較少,從而導致圣門蓮花拳面臨著傳承危機。如今對于體育的發展,也是把目光都放在競技體育項目上,而忽視了對圣門蓮花拳這些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的指導和規劃。圣門蓮花拳本身具有豐富的健身、教育、觀賞、技擊等多重價值,文化內涵豐富。然而,面對市場化經濟的沖擊,缺乏合理的商業化開發,市場化、產業化發展程度低,迫使圣門蓮花拳走上了傳承絕境。政府部門對圣門蓮花拳的引導和扶持是一任其發展的局面,這也使得圣門蓮花拳的發展更加困難。盡管近年來很多學者對于傳統武術的傳承和發展現狀進行了調研,但具體實施計劃的步驟、方式、途徑未加規定。政府部門投入的經費不足,最后致使圣門蓮花拳傳承推廣目標極具模糊性。
2.3 理論研究滯后,專業研究人員短缺
圣門蓮花拳本身作為傳統武術套路,有自己的傳承特點,然而在理論上的缺乏更新,動作上的枯燥無味也使的圣門蓮花拳習練者對其缺少耐心和毅力。圣門蓮花拳的傳授者缺乏統一管理,猶如一盤散,整體上的理論知識和傳授技能的水平偏低。隨著科技理論方法在各個領域的滲透,使的圣門蓮花拳的理論教學方法極為落后,而且動作上的教學模式仍處于模仿階段,甚至有些傳承者本身對其理解不夠到位,在傳承上出現誤區,從而導致圣門蓮花拳本身失去了原有的韻味。由此可見對圣門蓮花拳的傳承必須得進入系統研究和全面挖掘階段,以免導致后繼者對其研究出現斷層,使其發展步履維艱。
2.4 習練人群中中青年拳師偏少,面臨青黃不接的局面
由于圣門蓮花拳代表性傳承人和一些主要傳承人年齡偏高,身體狀況不佳,思想觀念陳舊。而中青年拳師又較少,使的圣門蓮花拳傳承面臨著后繼乏人的尷尬局面。從河南省一項武術文化調查中發現,基層民眾對當地武術文化的關注度較低,甚至很多年輕人不知道當地的這些民族文化。一方面,武術文化的少有人知也導致政府部和企業無心對其進行推廣,因為政府和企業不能直接從中獲得經濟效益。另一方面,有些傳承者師徒傳承和家族傳承觀念根深蒂固,導致武術傳播困難,武術文化弱勢。而且愿意繼承這些弱勢武術文化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少,大都不愿意參與這種又苦又累又枯燥的圣門蓮花拳學習,他們有豐富的課余活動供選擇。甚至有些傳承人自己的直系親屬寧可另謀他職, 也不愿留在家中繼承老一輩傳下來的文化。 今年已經87歲的陳忠德,是唯一的圣門蓮花拳傳人,他在家鄉免費招收弟子,卻無一人登門求藝。由于圣門蓮花拳的傳承者年事已高,精力不足,身體狀況令人堪憂,這些青黃不接尷尬局面等不利因素導致了圣門蓮花拳的傳承和發展岌岌可危。
3 圣門蓮花拳發展路徑
3.1 改變傳統傳承思想套路,拓展新穎傳承思維模式
傳統武術的傳承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傳統的師徒傳承方式,二是家族傳承方式,圣門蓮花拳也不例外。然而,圣門蓮花拳的傳承要想取得進一步的發展既要打破這一束縛。不能一味地遵循傳承機制,要在保留傳承機制的基礎上,取長補短,拓寬傳承路線。首先開發的是學校傳承,把圣門蓮花拳推入學校,讓圣門蓮花拳的傳承者在量上有一個大的飛躍,學校傳承培養人才速度快、規模大在一定的基礎上和較短的時間內能培養出大量的武術人才。這樣可以使人們認識到圣門蓮花拳的優點,感受到其存在的必要性。其次,依然是家族傳承和師徒傳承,在此基礎上圣門蓮花拳的文化精華、優秀因子能得到發揚和傳播,使現在的人們更加容易理解圣門蓮花拳的內涵。從而更好地繼承和發揚它,更深層次的挖掘它。這兩種模式各有所長,學校傳承培養的傳承者數量大而優質者少;家族傳承和師徒傳承培養的傳承者優質者多而數量少。將兩種傳承模式綜合運用,對傳統武術圣門蓮花拳的發展可能會有不錯的效果。再就是網絡傳承,我們可以很好的利用電視廣告、電視節目和網絡宣傳把圣門蓮花拳宣傳出去,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到圣門蓮花拳的意義和內涵,可以勾起很多人的好奇心讓更多的人傳播它。
3.2 政府積極引導和傳承者自身組織開發相結合
政府應成立專門的圣門蓮花拳研究與推廣部門,研究現在的非遺傳統武術發展現狀,使的圣門蓮花拳的發展跟上其腳步與時俱進,搭上非遺保護的末班車。政府還應該加大對圣門蓮花拳的宣傳力度,改善其發展環境,使的年輕一代對其產生興趣,積極投入到圣門蓮花拳的發展當中,盡心盡力。政府應該支持武術走進學校,鼓勵開展武術館校,使的圣門蓮花拳傳承理念在人們心中生根發芽,使圣門蓮花拳的發展走上一個新的臺階。傳承者自身也應該積極配合政府,幫著解決理論與技術上的一些問題。傳承者自身還要多學習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和傳授方法,新的理論與傳授方法能引起習練者的濃厚興趣,讓其自愿的投入到其中。傳承者也應該放開其傳承的對象,加大傳承范圍,使的人人都有機會投入其中。最后政府應該對其習練者在就業道路上給予關注和積極指導,使其學有所成、學有所用。只有政府的宏觀調控和傳承者本身的微觀協調相配合,才能使得圣門蓮花拳的發展更上一層樓,進入良性循環發展的新局面,確立新的發展歷程碑。
3.3 結合科學技術和理論方法,培養新時代的傳承者
現在來說圣門蓮花拳的發展需要的是圣門蓮花拳人才的發展,然而圣門蓮花拳人才的發展的關鍵是圣門蓮花拳師資隊伍的建設。現在圣門蓮花拳傳承者越來越少,懂其精髓者更是寥寥無幾,這也是圣門蓮花拳推廣和普及困難的原因之一。所以,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大量的優秀專業的教練員,建立一批優秀的師資隊伍對圣門蓮花拳的傳播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影響。要解決這個問題,政府部門就要加大優秀武術教練員獎勵制度的宣傳,使大量的武術教練員以身作則,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只有教練員自身的素質和內涵提高了,才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現代社會是科技和理論發達的社會,優秀人才的培養不僅僅是傳統技術的培養,也需要大量的新科學、新理論知識灌輸。對圣門蓮花拳優秀教練員和傳承者要定期的舉行學習班,讓他們接受到最新科學技術和理論知識的洗禮,提高他們的理論層次和知識面。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專業的與時代潮流齊頭并進的授業者和傳承者。
3.4 傳承人的保護與監督相結合,發展傳承事業
傳承人是非遺武術文化的重要傳承樞紐,政府和社會要加大對傳承人生活形態的保護與培養力度,給予足夠的關心與支持,提供專項津貼補助,鼓勵他們積極組織和堅持開展圣門蓮花拳的傳播活動。并賦予一定的崇高聲譽和社會地位,有利于他們與各門各派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學習,擴大傳承范圍。另一方面,政府部門要對代表性傳承人的傳承工作進行有效的監督,讓他們在得到國家政策和資金支持的同時積極投入到傳承事業當中,對圣門蓮花拳的學習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并將這種模式傳承與發揚下去。
參考文獻:
[1]李曉華.圣門十字蓮花拳的“天河布陣圖”[J].搏擊,2014(8):74,75.
[2]武 坡.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下陜西紅拳的傳承與發展研究[D].西安:西安體育學院,2014.
[3]劉月花,梁艷江. 非物質文化視野下形意拳之研究[J].搏擊,2011(12):39~40 .
[4]郭玉成. 傳統武術在當代社會的傳承與發展[J].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2008(02):30-33.
[5]王 燚.河南省弱勢武術文化的當代境遇與對策[J].湖北體育科技,2014(5).
[6]郝超輝.傳統武術發展中的師徒傳承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 2015.
On the development of Henan Intangible Culture Sport Shengmen Lotus Chuan
Sun Zhenying, Shao Wanxin(Graduate School of Wuhan Sport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China)
Abstract: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economic progress and information globalizatio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CH) has been a hot spot for scholars around the world to do research. Shengmen Lotus Chuan, also named as Shengmen Cross Lotus Chuan, is an ancient internal martial art skill and created by the Kunlun progenitor. The thesis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e status of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Shengmen Lotus Chuan as a province-level ICH by the methods of expert interview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discusse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Shengmen Lotus Chuan.
Keywords:Shengmen Lotus Chuan Inheritance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