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景山
摘要:由于疫病有傳播速度快,蔓延的面積大等特點,如防治不及時,一旦在規模養殖牛場發生,后果不堪設想。因此,推廣先進的飼養技術和專業的管理體系,很有效的減少牛規模養殖中疫病的發生率,降低養殖戶的養殖風險,增大養殖戶的收益。筆者根據實際工作經驗,對規模養殖中疫病的有效防治措施進行總結,以期對適度提高牛規模養殖提供借鑒。
關鍵詞:牛;規模養殖;疫??;防治
近年來,隨著養牛業市場不斷的發展,牛肉需求量也隨之加大,養殖方式已經從以往的散養方式逐漸向具有一定的規模化方向發展,牛適度規模養殖是具有長遠發展前景的創新養殖模式,備受人們的關注,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不容忽視,這種適度規模養殖方式給疫病的發生創造了條件。在提倡生態綠色的今天,我國對食品安全及相關的衛生安全尤為重視,因此,養牛業的疫病防治工作是牛規模養殖中首要的任務。
一、牛規模養殖的疫病發生的原因
1.養殖戶與飼養員的專業技術不過關
一般的養殖戶都是從以往家庭型的散養戶逐漸發展到現如今的規模養殖場,養殖方式還比較傳統,飼養方式隨意性大,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科學的養殖體系。大規模養殖戶只注重養殖場的硬件設施建設,卻往往忽略內部管理,專業的飼養員、技術人員的配備人數不夠,即便人數達到要求,個人技術能力也是參差不齊。一旦發生疫病不能提前預知疫病的發生,更不能及時、有效的進行防御和治療。養殖戶的管理能力不強,管理思想跟不上,也是導致疫病發生的主要因素。
2.衛生不達標,消毒工作不徹底
對于大型的牛養殖場來說,衛生工作極為重要,在日常工作中,如果不及時的對牛舍進行清理,牛的糞便長時間的堆積,很容易引起細菌的滋生,是病毒發生的關鍵性因素。消毒不及時,不徹底,對于患病牛,不能及早的發現隔離,病牛所接觸的工具不能及時的進行消毒,很容易導致牛的第二次疾病傳染的發生。重治不重防,疫病一旦發生,后果不堪設想,直接影響養殖戶的收益。
3.選址不當,養殖模式多樣化
在養殖場選址方面,多數農村和城鎮的養殖戶,選擇自己居住場所的附近或離城鎮較近的地方建場,但是因為在居民區附近或離居民區較近,環境條件差,易導致細菌滋生,設施內容易受居民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空氣污染等因素的影響,引發疫病的發生。另外,農村養殖的禽類較多,混養的現象常見,這樣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加大疫病的發病率。
4.免疫工作不到位,不能及早的預防
一般養殖戶認為牛不發病就沒有病,很少意識到提前預防,對免疫工作認識不上去,不能及時對設施牛群進行疫苗防治,一旦疫病發生,很難控制,后悔莫及。
5.隔離措施不完善,體系不健全
我國大部分的養殖場的隔離措施跟不上,隔離場房建設不完善,一旦發現有疫病的病牛也不能夠及時有效的進行隔離,即使名義上的隔離還是在同一個飼養場,分開喂養,通過空氣傳播,使用器具等同樣可以傳染給其他牛,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疫病的蔓延。在選擇引種問題上,不注意前期的隔離觀察,在引進優良品種的同時,也給疫病的傳播提供了機會,造成場內疫病發生,直接影響著牛的生長,給養殖戶帶來的經濟損失。
二、牛規模養殖的疫病防治措施及策略
1.加強養殖戶管理能力及飼養員的飼養能力
提高飼養員能力的同時,首先要確保養殖戶的管理能力過硬,能從中看出問題,才能切實可行的對飼養員進行指導和培訓,養殖戶應不斷的補給自己的專業知識,起到領導的作用。養殖戶也可以聘請專業的技術人員,這樣可以及時做到防護,減少疫病發生的機率。同時飼養員的專業知識有待加強,不斷的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定期的進行培訓和學習,掌握科學的養殖技術,從而很好的管理和飼養設施牛群。
2.適宜選址
在選擇牛場場址時,要避免污染區,遠離城鎮,工廠,生活區等,保證水源安全,確保沒有受到污染,空氣質量達標。因為生活中的廢氣廢物,是直接導致牛群患病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工業中的廢氣,廢水,更不容忽視,且要注意牛場內的空氣流通,一旦場內發生疫病,空氣不流通,很容易造成流行性感冒,嚴重的會導致綜合癥的發生,死亡率不低70%左右,養殖場的損失就是嚴重受損。
3.衛生管理
加強日常的衛生管理,確保設施牛的飲用水是干凈衛生的,水源安全可靠,同時避免污水和有害氣體的不良因素。對于牛排泄的糞便要及時的清理,糞便要統一堆積處理,可以發酵作為農業用肥。避免細菌的滋生。及時的打掃牛舍,適時對牛舍進行消毒。保證牛舍是干凈,降低細菌發生率,從根源上切斷細菌的生活寄主,加強環境衛生的管理工作,降低疫病發生的可能性。避免其他家禽混養的養殖模式,如果其他家禽發生疫病,很容易造成病毒交叉感染。
4.疫病防治
提高防疫工作意識,堅持以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定期的對牛群進行疫苗接種,尤其的春秋兩季的疫苗接種工作。同時每天保證早晚都能對牛舍糞便進行清理,保證牛舍的干凈,清爽,定期的進行消毒,所用工具也要進行消毒避免第三方的污染,消毒之后對設施牛舍和工具進行清水沖刷。夏季做好驅蟲的工作,尤其是夏季是細菌滋生的高發區,對牛進行全身的驅蟲,同時,加強防鼠工作,減少不必要的病毒感染,對病牛提前的隔離,及時治療,治愈的牛同樣需要觀察幾日再消毒方可送回牛舍。
牛規模養殖的疫病防治工作中,應做到,加強養殖戶管理能力及飼養員的飼養能力,適宜選址,加強衛生管理,提高疫病防治意識等方面人手,從根本上解決疫病發生的因素,降低疫病發生率,減少各大養殖戶的經濟損失,為規模養殖做有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