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省
摘要:近年來,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必不可少的。我市在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上做了大量探索與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為進一步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中的重要作用,應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隊伍,擴寬農業技術推廣服務范圍,建立政策引導長效機制,提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素質。現階段如何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生產中的領頭作用,實現農業新技術的快速推廣是我們值得研究和探討的新問題。
關鍵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廣;研究
一、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是應對當前農業經營方式面臨新挑戰的有效舉措。目前我國農村已經發生了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業經營的方式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大力培育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規模經營和社會化服務,有利于有效化解這些新問題和新挑戰,保障我國農業健康發展。十八大提出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有四大特征,即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這給農業經營體系的創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方向。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充分體現了發展現代農業的客觀要求。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目標是發展現代農業、實現農業現代化。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使農業經營方式更好體現集約化、規模化、組織化、社會化要求,有利于加快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推動農業更好更快實現現代化。
二、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在農業推廣過程中的必要性
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是相對于傳統農業經營體系而言的。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傳統農業經營體系的問題及其對發展現代農業的局限性。傳統農業經營體系妨礙了農業競爭能力的提升,增加了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難度。難以實現資源利用、科技應用、市場拓展和抵御風險等方面的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妨礙農業創新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升。許多地方在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治、實行農產品原產地保護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以及推進農產品優質化、標準化和品牌化經營時,往往面臨較大困難,與此也有很大關系。因此,在傳統農業經營體系下,農業創新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難以提高,甚至農業經營粗放化和欠組織化,以及農業專業化分工、社會化協作發展緩慢。
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農業推廣過程中突顯的優點
1.加快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換化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追求經濟效益,能夠主動應用現代農業科技成果,盡可能的提高單位投入產出率。能夠克服在分散經營狀態下的兼業化弊端,集中精力從事農業生產經營。
2.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承接流轉土地,讓很大一部分農民從土地束縛中解放出雙手,有的進城務工,從而增加家庭收入,有的在流轉出的土地上搞起來種植業。這樣比單純從事農業生產年均增加了3萬元左右的收入。
3.降低農業生產的成本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可以通過批量購進種子、農藥、化肥等農用物資,從而可以節省農民的生產成本,帶來最大收益。
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農業推廣過程中的形式
1.通過農業部門技術人員指導農業生產參與技術推廣
現階段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參與農業技術推廣的主要形式就是上級農業技術人員指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從事農業生產,從而把先進的技術擴散至全縣。各個新型農業生產經營的主體基本上和農業部門保持著良好的溝通關系,有的生產經營主體在發展的過程中都伴隨著農業科技指導人員。另一方面,科技人員利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的生產平臺,可以不斷開發、引進新的農業技術,推動全縣農業技術實現飛躍發展。
2.通過直接從事農民科教培訓參與農業技術推廣
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直接參與農民科教培訓工作。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一是作為學院實訓基地。縣農廣校每年都會根據開展的農民科教培訓工作,選擇一批綜合條件優良的生產基地供學院實踐,農廣校按照簽訂的協議給予生產基地一定的培訓經費。二是被選拔為農業科教培訓基地,直接承擔學院培訓任務。
3.通過開展有償技術服務促進農業技術推廣
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專業服務公司等生產經營主體利用人才、機械等資源優勢為普通農民開展有償技術服務,可以讓農業科技的提升惠及到廣大農業生產農戶。
4.通過出售生產資料來推動農業科技推廣
在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生產示范下,農民的種子、農藥、化肥等生產物資逐漸依靠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渠道來購買,有些供銷一體化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為了能夠收購到品質好的農產品,都選擇優良品質和先進的生產設備提供給農民,并傳授一定的生產技術,這也間接的推動力農業科技的發展。
5.通過實施農業項目來參與農業技術推廣
現階段,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參與農業技術推廣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實施農業項目,在項目建設的同時可以有力提升生產經營者的技術水平。在當前農業生產特別依靠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中央逐步加大了對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扶持之際,農業部門的項目建設正加快向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傾斜,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整體水平基本上代表了這個地區的農業科技水平。
五、結語
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正處于轉型關鍵期,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已經不能完全適用于時代發展的需要。我們必須要把握好時機,緊跟國家相關政策導向,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穩妥發展規模經營,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把握其中的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從而為我國農業的發展提供政策支持。當然,在整個過程中我們要充分考慮和尊重各個地區農民的認可度,多和當地農戶溝通,不要盲目推行,要結合當地傳統的農業經營模式,保障我市農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