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建華
摘 要:研究背景:高校體育專業的學生,由于其專業特殊,能量消耗較其它專業學生的大,因此,讓高校體育專業學生掌握一些合理的生活方式和科學的營養方法,對其身心健康及專業技術的發展將有所裨益。研究目的:對體育專業學生的能量消耗方式進行調查分析,從計算能量消耗,合理生活方式等方面進行闡述,為高校體育專業學生提供參考。研究方法:文章采用訪談法、生活觀察法、文獻法和調查問卷法。研究結果表明:體育專業大學生每日能量消耗量男生平均為3472.75kcal,女生為3061.66kcal,超出了RDA中的重體力活動的參考攝入量。結論與建議:建議體育專業大學生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把有限的時間和能量更多地用于學習和體育鍛煉上。
關鍵詞:體育專業大學生 能量消耗 生活方式 體育鍛煉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6)10—0131—03
1 前言
體育專業的學生在普通高等院校中有著一定的特殊性,雖然在完成運動專業課程時的運動量和訓練強度尚不如專業運動員,但與普通大學生相對照,較大的體力活動量的確有其明顯性。以前時,普通大學生與專業運動員就能量消耗的情況已有過研究。為更深入地了解體育專業學生的能量消耗狀況,本研究對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60名在校體育專業本科生進行了能量消耗量的調查。
2 研究對象和方法
2.1 研究對象
對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60名本科生進行問卷調查。
2.2 研究方法
采用訪談法、生活觀察法、文獻資料法和調查問卷法。受試者詳細記錄24小時中的各種活動的內容和時間,依據“各種活動的能量消耗率”(見表1)計算出一天的能量消耗量。在此基礎上,再加上10%的食物特殊動力作用所消耗的能量,即為一天總能量消耗量。本次調查共調查了一周中的三天(周二、五、日),取其平均值。
3 研究結果
3.1 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60人,共發問卷60份,其中男生30人,平均年齡為22.4±1.5歲、平均身高為177.5±4.2cm、平均體重為70.5±6.2kg;女生30人,平均年齡為22.4±1.1歲、平均身高為165.7±4.8cm、平均體重為60.5±4.1kg(見表1)。
3.2體育專業學生一日能量消耗量與參考攝入量比較
男、女學生的一天能量消耗量均顯著高于中國營養學會2000年制定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RDA)”中重體力勞動者的參考攝入量。男、女生分別占重體力活動者參考攝入量的102.14%和102.06%(見表2)。
能量不平衡會造成很多危害:攝入量過多,其多余部分在體內轉變為脂肪,使體脂增多,體重增加,形成肥胖;攝入不足,體內貯存的脂肪和糖元將被動用,甚至體內的重要物質——蛋白質也被動用分擔供能,使體重減輕,瘦體重也減輕,導致肌力減弱,工作效率下降。
3.3 體育專業大學生能量消耗的方式主要有文化學習、體育鍛煉、娛樂及打工、生存需要等。
文化學習包括理論課的學習以及課后自習;體育鍛煉包括體育技術課以及課余體育鍛煉;生存需要包括睡覺、吃飯、步行等。不同類型活動所需要的時間以及所消耗的能量可見表3。
由表3可見,依據“各種活動的能量消耗率”不難發現,體育專業學生用于體育活動的能量消耗為最大,這是由其本身的專業情況決定的;然后是生存需要的能量消耗,包括:睡覺、吃飯、基本活動需要等;緊隨其后的便是用于娛樂的能量消耗,而娛樂方式最多的就是上網、聊天、網絡游戲;再次是用于文化學習的能量消耗。由于性別的差異,男生用于娛樂的能量消耗較女生要多,而女生用于文化學習的能量消耗要比男生多。
4 討論與分析
4.1 對體育專業學生作息時間的分析
調查表明,有61.3%的大學生就寢時間在晚上23點~凌晨1點之間,又有24.5%的大學生就寢時間在凌晨1點以后,由此,不難理解72.7%的大學生的起床時間要在7點30分以后,而這其中更有18.9%的學生起床時間在7點40分以之后。通過對這一現象的專訪及進一步剖析,由于經濟狀況的改善,智能手機和電腦網絡等的普及,增加了學生“夜生活”活動內容,給學生晚睡晚起營造了環境和條件,這自然就會給缺乏自治力的學生們造成身心上的疲憊,有害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表現,而且不良的的作息時間破壞到他們生理規律而影響健康水平。
4.2 對體育專業學生某些不良生活習慣的分析
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夠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和促進身體健康,有利于學習生活。通過調查顯示(見表4),體育專業學生中都有晚睡晚起、不進食早餐、喝酒和吸煙等不良現象和習慣,且男同學中尤為明顯。雖然學校有規定,學生不可以賭博、喝酒、吸煙。不吃早飯的現象也比較嚴重,有41%的同學每天只吃兩餐,即午餐和晚餐,或者“吃三餐”:午餐、晚餐、宵夜。從調查來看很多同學沒有把主要精力用在學習上,形成了有害健康的不良習慣,既浪費了時間又危害了身體健康,并影響到周圍同學的學習生活,違反了學校的規章制度,與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格格不入。
4.2.1對體育專業學生吸煙情況的分析
在被調查的30名男生中竟然有近60.3%的吸煙率,女生中也有3.2%的吸煙率(見表4)。可見,男生吸煙已初具規模。大學生認為自己尚屬年輕,吸煙對身體不會造成明顯的負面作用。由于學習上的競爭和就業壓力也會使他們放松自己在生活上的要求。另外,一些家長也認為孩子逐漸成熟起來了,也不再過于強調生活的自律性也是造成大學生吸煙現象存在的因素。
4.2.2對體育專業學生飲酒情況的分析
在最近30天內,飲用帶酒精的飲料(啤酒、果酒、白酒、混合酒)的情況:40%的男生和76.9%的女生稱自己滴酒不沾;32.5% 的男生和11.5%的女生稱有1~2次偶爾飲酒;15.2%的男生和7.6%的女生報告有3~5次;10%的男生和3.8%的女生回答有5次或5次以上。飲酒不僅對大學生的身體造成負面影響,還會伴隨著出現其他一些不良影響,如:因飲酒后身體不適而缺課、損害物品、傷害自己或別人。
4.2.3對體育專業學生一日三餐情況的分析
三餐食物提供的能量比例分配為:午餐占全天總能量的40%,早、晚餐各占30%。平時能夠堅持吃早飯的學生僅占60%,而周末堅持吃早餐者則更少,占45%,表明學生對早餐的重視程度不高;經常進食課間餐者占15%,而上午第三節課常感譏餓者高達55%,這將直接影響學生上午的學習效果和身體的正常發育;由于體育系學生專業的特殊性,經常上完專業技術課以后便得吃午飯,這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消化吸收;大約30%的學生晚餐在校外就餐,這與學生放學后自由活動時間長、學校飯堂飯菜不合學生胃口等因素有一定關系。另據調查表明,現在大學生的第四餐“夜宵”頗受歡迎,這也與部分學生晚餐隨便吃有一定關系。
4.2.4對體育專業學生體育鍛煉情況的分析
由于體育專業學生的特殊性,一方面是由于專業技術的需要和自身的興趣愛好,促使部分學生能夠在專業技術課以外頻繁的進行體育鍛煉,而且每次持續時間都在一個半小時以上;另一方面,由于專業技術課所帶來的身心疲憊,也有可能使絕大部分學生放棄課外的體育鍛煉機會而去進行其他形式的活動。體育專業學生每天會安排兩節以上的室外運動技術課程,加上部分學生還要進行一些課余訓練,體育活動時間會大大高于普通大學生。對于這部分有課余訓練的學生,其能量需要量還會適當增加。調查表明大學生在體育鍛煉項目上呈現多樣性,且有較明顯的性別特征,男生以參加有競爭色彩和對抗性強的運動為主,如足球和籃球等;女生比較喜歡運動強度偏小和對抗性偏弱的活動項目為主要考慮內容,如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和散步為主要鍛煉手段。上述情況能夠反映出男生和女生在心理、生理以及社會需要等方面的特征。
5 結論
(1)體育專業大學生每日能量消耗量男生平均為3472.75Kcal,女生為3061.66Kcal,超出了RDA中的重體力活動的參考攝入量。(2)體育專業大學生存在著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煙、喝酒、上網、游戲、晚睡晚起等,這些不良習慣直接造成了能量的無謂消耗。(3)體育專業大學生用于娛樂和打工所消耗的能量較多。
6 建議
(1)培養良好的的作息制度。早睡早起、適當午睡,減少電視、智能手機和電腦網絡等對日常學習、生活的干擾,培養和保持良好的人文觀、價值觀、世界觀和生活態度。每天的睡眠時間應保持在7個小時以上。抓緊平時的課程學習,以減緩因為考試的壓力而破壞生活節奏,以培養學生建立良好的作息習慣和自我管理與自我調節的能力,把有限的時間和能量更多地用于學習和體育鍛煉上。(2)養成良好的膳食習慣和衛生習慣。 不抽煙,不喝酒,沒有不健康的嗜好,飲食上不偏食,不盲目節食,以培養出飲食結構的健康、衛生、安全和合理。(3)保持與自己年齡或身高相適宜的體重。體育鍛煉貴在堅持,重在適度。不要因學習忙而放棄運動,也不能有空就做,忙了不做,或想到就做,想不到就不做。 (4)倡導“健康第一”的教學思想。建立體育與健康教育的教育觀念,通過對教學模式、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材內容、教學思想等方面的改善,使體育專業學生認識到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軌跡將會為自己的未來帶來利益的重要性。同時應該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空間,從而幫助學生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精神世界。
參考文獻:
[1]何瑞玲,孫福祥,徐桂芬. 醫學院校大學生能量消耗量調查[J].中國學校衛生,1996(1):51 -52.
[2]王維群. 營養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荊光輝.我國大學生體育生活方式探析[J].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3(2):66~69.
[4]黃叔懷.體育保健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5]王步標,華 明,鄧樹勛.人體生理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6]張興生,肖玉新. 普通高校學生膳食情況調查分析[J].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1(4):69~73.
[7] Ravussin E, Lillioja S, Anderson TE et al. Determinants of 24 hour energy expenditure in man: methods and results using a respiratory chamber[J]. J Clin Invest,1986(78):1568-1578.
[8] Bray GA, Whipp BJ. Koyal SN. The aute effects of food intake on energy expenditure during cycle ergometry[J].Am J Clin Nutr,1994(27):254-259.
Survey and Analysis on the Energy Expenditure for Students Majored in Physical Education
Gong Jianhua(School of Sports and Health,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241, China)
Abstract:Research background: Students majored in Physical Education expender more energy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because of their major specialty, so let these students have some reasonable lifestyle and scientific training methods is beneficial for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s well as for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development. Research purposes: investigating the energy expenditure patterns for the P.E. students, analyzing and calculating their energy expenditure, giving them some advices on how to use their energy. Research methods: interview, life observation and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show: the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 for the male students majored in physical education is 3472.75 Kcal and 3061.66 Kcal for the female students; these figures are far more beyond the energy needed for the people who engaged in the heavy physical works according to RDA.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students should establish a healthy lifestyle, and use more and more energy on studying and training.
Keywords:Students majored in Physical Education Energy expenditure Lifestyle Physical exerc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