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魏萊
筑磐石品質 樹百年豐碑訪湖北楚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樹平
記者 魏萊

總經理劉樹平
對所有與建筑行業相關的從業人員而言,這兩年的時間,無疑是一個考驗。
作為很大程度上仍依賴于高速增長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整體發展模式粗放、管理手段相對落后的建筑業來說,經濟增長動力轉變,房地產去庫存任重道遠,“營改增”稅改來襲,行業整體形勢持續下滑……一個一個挑戰接踵而至。
這一切,對于二十多年來見證、親歷,并努力推動著這個行業發展的劉樹平來說,他百感交集。作為近年來已在業界享有一定聲譽的湖北楚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楚安建筑”)總經理,劉樹平感到肩上的責任越來越重。隨即,他將目光投向了辦公室前的企業文化墻——“楚安建設,筑福夢想”。
在這里,他找到了答案。

武漢市安協領導來公司指導工作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誠信照長青。
湖北楚安成立于2005年,從最初的一家毫不起眼的小公司,躋身“中國建筑業綜合實力100強”、國家、省、市先進建筑企業,它的成長秘訣是什么?
出身在“中國建筑之鄉”湖北新洲的劉樹平,從小就被鎮上一批勇敢的年輕人“拿起泥刀闖天下”的事跡所鼓舞。幼年家境貧寒的他,更立志要通過奮斗改變命運。1985年,年僅十六歲的他開始在建筑工地學習做木工。漸漸地,劉樹平開始不滿足于這門簡單的“手藝活”,不到20歲的年紀,他便東拼西湊,借錢買了一輛東風牌大貨車,起早貪黑地跑長途貨運,經常給建筑工地運送水泥等建材。隨著接觸的人越來越多,建筑行業的博大精深、海納百川深深吸引了他。劉樹平深知,缺乏專業知識的積累和沉淀,便無法領悟“萬丈高樓平地起”的美妙,更無法攀登自己人生事業的巔峰。1999年,適逢武漢市實施建筑市場第一批項目經理制度,劉樹平自費到武漢建筑職業大學報名參加了工程管理。學習三年后,順利畢業并參加項目工程管理考試,成為了新洲地區第一批項目經理。
大潮奔涌,泥沙俱下。當年,在利益的誘惑下,一些從業者因誠信缺失,偷工減料,以次充好,很快便折戟沉沙。如何改善這種魚龍混雜的生態,2008年,剛通過企業改制而出任楚安建筑總經理的劉樹平決心從自己做起,將質量和安全永遠作為立業之本。
“楚安建筑”,“楚”字顧名思義是表示“荊楚大地”,同時還寓意著“唯楚有才”的雄心壯志、自信心和自豪感?!鞍病?,則表示“有安乃大”,突出對質量和安全的高度重視。質量和安全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劉樹平深深懂得,建筑市場的競爭是質量的競爭,只有向社會提供臻美的建筑產品,才能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走進楚安建筑榮譽展廳,一座座閃光的獎杯,見證了成就與榮耀;一幅幅珍貴的照片,訴說著艱辛與輝煌:獲譽“重合同、守信用”企業,率先在國內通過GB/Tl9001-2008-IS09001:2008.GB/T50430-2007質量管理體系認證,GB/T2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GB/T2400l-2004-IS01400l:2004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獲“建筑施工先進單位”,“安全生產先進單位”,“AAA信譽建筑業企業”,“AAAAA誠信企業”等榮譽稱號……誠信擔當自浩然,楚安人一直深知,只有用品質,才能打開夢想之門。

武漢市政府副市長劉英姿到硚口區輕汽小學項目現場指導檢查
榮譽是對實力的肯定,也是對企業的鞭策和鼓勵。不斷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實施標準化文明施工,楚安一直這樣要求自己,2015年,公司榮評“中國建筑業綜合實力100強”。“工程創優是我們追求的重要目標。只有創優工程,才能給企業帶來效益。試想,誰敢把項目交給做‘豆腐渣’工程的人做呢?”回憶起“創杯奪獎”過程,劉樹平感慨萬千。對于這個把品質看作是自己“終身事業追求”的總經理來說,“創優”是一個過程,全面提升建筑工程質量,建造高質量的建筑作品,才是“創優”的初衷。一直以來,楚安人在工程創優中,實行四種辦法:一、項目承建責任人必須與公司簽訂質量安全責任書;二、公司建立和完善質量安全管控責任體系;三、公司制定了創杯奪優的具體獎勵辦法;四、按要求配齊、配優、配足施工現場質量安全管理人員。
“創優”目標鎖定后,就要堅定不移地朝這個目標邁進,從企業領導班子到項目經理全體作業管理人員,如何做到上下一盤棋?在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砥礪奮進的過程中,如何達成上下一條心?企業管理無疑成了一個大課題。近年來,楚安建筑是這樣去“抓”的:不斷改變過去“粗放、單一”的管理為“精細、綜合”管理,重點抓好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突出抓好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竭力抓好建筑市場有序搶占;著力抓好新技術的應用推廣;全力抓好企業綜合管理工作。
從管理入手,需要由表及里,層層剝繭,尋找企業的根本和核心。而企業文化,作為全體員工在創業和發展過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標、價值標準、基本信念和行為規范的總和,也逐漸被放到攸關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高度。在楚安建筑的官方網站上,清晰地羅列著企業文化內涵——“市以信為本,信以誠為基”的服務宗旨、“對待客戶要熱心、對待工作要細心”等企業管理“五心”、“操作規程重執行、制度實施重落實”的項目管理“六重”等,成為各部門員工耳熟能詳的從業理念,指導著企業所有的組織行為。以人為本,用愿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用機制激勵人,用環境培育人,成為楚安近年來快速成長和發展的秘訣。
“求精、誠信、務實、創新”,楚安建筑秉持著這樣的經營理念,爭做建筑工程“領頭羊”。同時,持續地致力于社會公益事業,善盡社會責任,借以回饋社會,從而實現品牌的永恒發展。據了解,楚安建筑累計捐資助學助困共投入1000多萬元,2013年,楚安建筑參加新洲地區40家愛心企業700余萬元的捐助活動,資助一批困難學子成就夢想。新洲區助學捐款數額與資助生數更創下湖北省區縣之最。除了建筑實力,楚安建筑無疑以它的社會責任擔當,再為“中國建筑之鄉”新洲的傳奇發展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鄂州蓮花中央廣場
作為新洲的一支建筑企業新生軍,楚安建筑并未滿足于這些年來公司所取得的成績,相反,伴隨著行業總體市場需求減少、企業之間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市場萎縮逐步顯現、建筑業產能過剩等新形勢,冷靜地應對市場疲軟,成熟的楚安團隊并沒有自亂陣腳。提前做好功課、讀懂形勢、預判市場、主動應對,成為了楚安人日常工作中的“高頻詞”。
近年來,伴隨著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特征逐步顯現,經濟增速總體下行,作為傳統行業的建筑業以及與建筑業關系密切的建材、房地產行業都面臨著日益嚴峻的挑戰。從2015年開始,已經相繼出現一批企業甚至其他行業(企業)的倒閉。
中國建筑業的下行已成一種必然,覆巢之下無完卵。作為企業管理者,如何帶領企業“轉型升級”,成了劉樹平經常思考的問題。
怎么轉、何時轉?成為新形勢下的一個新課題?!拔覀冊谒伎迹ㄖI轉型升級,是放棄建筑業,還是改做其他產業呢?有人認為轉型升級是放棄本行改做其他產業,這個問題要從企業的實際出發,不能千篇一律。我認為,轉型不等于轉行,這樣就會給產業發展造成新的不平衡了?!眲淦秸f。
有調查數據顯示,在城鎮化程度很高的美國建筑市場,76萬家建筑企業中,規模500人以上的建筑企業只有1000家。這或多或少給了中國建筑企業未來發展之道一點啟示:隨著中國城鎮化的提高,大型建筑企業的數量將逐步減少,而具有專業特點、滿足客戶需求的企業,將依然存在生存空間。
“有人說,國外沒有建筑行業一說。我們中國應該少不了建筑這個行業,關鍵要看是什么樣的建筑企業。‘工藝水平高、技術含量高、管理水平高、質量水平高’的建筑企業,應該是有市場,有潛力,有發展空間的?!眲淦秸J為,建筑企業轉型升級應該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要先確定轉的方向,再確定怎么轉。對楚安建筑而言,將圍繞著“四高”做文章,在轉型升級的探索和實踐過程中,廣泛應用新工藝、積極引進新技術、推進管理新方式、創造質量新高度、聘請實用新人才。
調整心態,從過去的高增長慣性中走出來,從機會主義的心態中走出來,這成為新時期楚安團隊對自己提出的新要求。“盤點建筑業近年來的‘成績單’,在湖北注冊的央企撐起了‘半邊天’。我們作為本土企業,更應該不斷挖掘自身潛力,加快發展”,劉樹平認為,建筑央企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是民營建筑企業無可比擬的。但是,兩種經濟成分的建筑企業在競爭中發展,民營建筑企業仍然有著發展的空間:民營建筑企業在中小型建筑工程上可以發揮自身的作用;民營建筑企業機制活、決策快、程序簡單;民營建筑企業在大型工程建設中可以聯手合作;民營建筑企業經過10~30年的發展積累了一定優勢。
只有看得遠跑得快,才能立于不敗之地。筑磐石品質,企業才能經得住風吹雨打。這種信念,也將不斷激勵楚安人立足湖北,輻射國內,邁向國際,鑄就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