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職業技術學院 帥江華
基于“競賽進課堂”的校本教材開發的心得體會——以省級 “電子設計與制作” 競賽為例
上饒職業技術學院 帥江華
以省級“電子設計與制作”競賽為平臺,開展高職“競賽進課堂”的校本教材開發,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同時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推動高職電子信息類的專業的教學改革。
校本教材;競賽進課堂;電子設計與制作
歷年來我院選拔學生參加省級及以上電子競賽均取得不錯的成績,經統計:省級以上電子設計競賽學生獲獎三等獎及以上達150余項。參賽學生均通過教師在學生課外時間長期培訓選拔出來的,為了使更多的電子類學生參與到競賽培訓當中,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同時也使我院參加電子設計競賽的學生數量更多、規模更大、成績更好。經過電子專業教研室全體教師商議討論,決定把省級以上電子設計競賽培訓內容分項拆解,融入電子基礎教程當中。采用項目引導、模塊教學,由簡及難,深入淺出,激發學生競賽興趣,逐步自主的參與到競賽當中。
為了使這種教學模式能夠開展,使更多的電子類學生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我系電子教研組多次研究討論,采用競賽進課堂的方式進行教學。
1.1收集培訓素材
培訓教材的選擇主要突出模塊化和項目化,分別從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入手。我院屢次參加省級、國家級競賽,比賽經驗豐富,素材的選擇主要為:1)從歷年的競賽內容,再由名師工作室人員討論,拆分為模塊化和項目化。2)競賽教師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及教學思考。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編寫校本教材。由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程智君負責模擬電路的培訓素材的編寫,編寫出《電子技能與實訓》(模擬電路部分)校本教材由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由雨云負責數字電路培訓素材的編寫,編寫出《電子技能與實訓》(數字電路部分)校本教材。
1.2編寫“競賽進課堂”的校本教材提綱
2)根據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與制作競賽和江西省大學生現場電子設計與制作競賽的要求。
3)校本教材的編寫對增強學生對本專業學習的興趣,對提高學生參加電子競賽成績的效果和促進電子專業教學質量的探討和研究。
1.3根據提綱進行任務分解

階段 內容 項目負責人 完成時間 審核第一階段 電子技能基礎與實訓 帥江華、李志宜 2014.9 童燕順第二階段 電子技能與實訓(模電部分) 帥江華、羅一鳴 2015.1 童燕順第三階段 電子技能與實訓(數電部分) 童燕順、羅一鳴 2015.6 童燕順第四階段 電子技能與實訓(綜合部分) 吳國輝、羅一鳴 2016.1 童燕順
1.4將素材進行匯總
收集、歸納素材,主要分為模電部分和數電部分,以及相關的編程部分,編寫校本教材:
1)模電部分:編寫《電子技能基礎與實訓》校本教材,編寫《電子技能與實訓》(模擬電路部分)校本教材,其項目主要包括:三色LED指示燈、穩壓二極管電源、三極管放大器、聲控旋律燈、觸摸控制電路、555定時器等等。
2)數電部分:編寫《電子技能與實訓》(數字電路部分)校本教材。其項目主要包括:串聯穩壓電源、二極管門電路、編碼電路、電子叮咚門鈴、NE555雙音報警器等等。
為保障學生科研相對平穩的進行,團隊成員的配比應與學生科研特點相適應,一套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的納新機制顯得尤為重要。點加團隊納新分為遞交簡歷-科研講座-新生面試三個過程。在這三個過程中,點加團隊和報名同學進行雙向了解,從而篩選出具有自身特長且可與他人性格優劣互補的新成員。團隊成員的專業界限相對模糊,以充分協調發揮各專業的優勢,適應不同的科研課題。在后期科研小組的搭建時,便可根據科研課題從團隊中選取相匹配的成員,在堅持學生共性的前提下,充分發掘其個性的潛力。
3)模電與數電綜合:編寫《電子技能與實訓》(綜合電路部分)校本教材。加強模電和數電的綜合考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面向競賽。
2.1內培
通過名師工作室的平臺開展,名師工作室由江西省教學名師吳國輝教授(高級工程師),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程智君、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優秀指導教師游雨云,我院電子骨干教師李彩云副教授組成。
依照學徒制,名師工作室成員每人指導一名專業老師,為期一年,規定指導完成內容。具體如下:
1)共同指導一屆省級以上電子設計競賽。2)按照教學計劃共同備課。
3)一年以后單獨指導學生參加競賽。
2.2外培
1)通過選派專業教師參加國家級專項教師培訓
2)邀請優秀指導教師來我院指導競賽工作
2015年5月邀請江西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秘書長,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電子通訊學院院長詹華群教授到我院指導競賽工作。
首先由電子工程系選定14級應用電子專業1班作為試點班級,開展教學。
1)確定授課教師:程智君、李志宜為一組,游雨云、羅一鳴為第二組
2)開始教學:參照“競賽進課堂”的校本教材提綱編寫教學計劃,根據項目分解表確定教學重點。
2015年5月江西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從學生中直接選拔學生參賽,取得成績)
2015年8月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江西賽區競賽(從學生中直接選拔學生參賽,取得成績)
2015年8月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從學生中直接選拔學生參賽,取得成績)
…
經過驗證,這種模式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我們下一步準備逐步推廣,當然也存在很多不足,在實踐中逐步改正,爭取漸漸完善。
我們將堅持不懈的探討教學改革,推進教學改革,使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用,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推動電子專業教學更健康的發展。
[1]孫道宗,王衛星,俞龍.電子競賽的組織方法及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2.
[2]周永海.電子類學科競賽對教學改革的推動及其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