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建設是一項偉大的事業,也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事業,需要匯天下英才,聚八方智慧,同心協力,共同相向而行
2013年末,習近平主席先后提出了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一帶一路”倡議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為主要內容,以共享、共建為基本原則,致力于以沿線國家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倡議與當今世界謀發展、促和平的時代主題相契合,為沿線各國優勢互補、合作共贏開啟了機遇之船,發展之門,也因此得到了世界范圍內的廣泛認可和積極響應。
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三年來,中國堅持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突出市場化原則和企業的主體地位,各領域合作有序推進,進展和成果超出了國內外各方的預期。中國與沿線國家高層互訪頻繁,政府議會、黨派、智庫等各種形式的交流溝通持續升溫,中國企業依托多年來積累的技術優勢和豐富經驗與沿線國家共建高鐵、地鐵、公路、港口等現代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帶動了這些國家的就業,促進了這些國家就業和民生問題的改善,與沿線國家相互之間擴大和培育市場,先后設立了52個境外經貿合作區,逐步提高了貿易和合作的投資水平。中國倡議發起成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成立了絲路基金,在全世界布點金融分支機構近60個,為沿線國家共建“一帶一路”提供資金支持。擴大與沿線國家在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科技等多個方面的合作,民間友好往來不斷加強。截止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表達了或者對接了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意愿,我國已同大約50個沿線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的政府間的合作協議,同20多個國家開展了機制化的國際產能合作,“一帶一路”倡議正在呈現出蓬勃發展的生機和活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清華大學海上絲綢之路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曹文煉
今年8月17號,習近平主席在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會議上發表講話,充分肯定了“一帶一路”取得的顯著成就,深刻闡述了推進“一帶一路”的重大意義,對下一步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主要有幾個要點,“一帶一路”建設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頂層設計,“一帶一路”建設為世界經濟發展培育了新的增長點,“一帶一路”也是全球經濟治理結構變革的中國方案。
“一帶一路”建設是一項偉大的事業,也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事業,需要匯天下英才,聚八方智慧,同心協力,共同相向而行。目前,智庫在各國政治經濟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決策引導作用,這是我們所處的信息社會高速運轉的重要推動力,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的政策和智慧來源。智庫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必須有導向,有原則。
第一,不斷加強支持中國國際經濟合作的政策研究。“一帶一路”倡議雖然由中國提出,但其倡導的共商、共建、共享理應成為更多國家致力于全人類福祉的共同努力。
站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歷史關口,經濟轉型的核心管理是提升要素的生產率,實現從高速增長向高效增長的躍升。要不斷加強對國內政策支撐和體制創新的研究,特別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研究,統籌財政貨幣,結構性調整等多種政策手段,創新運用方式,支持重點領域。同時不斷加強與有關國家智庫的合作研究,促進宏觀經濟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協調,逐步完善全球治理,推動世界經濟進一步開放交流融合。
第二,不斷研究豐富“一帶一路”建設本身的內涵。從全球價值鏈和產業鏈的重構和延伸,區域合作、國別合作等角度研究“一帶一路”建設促進沿線國家發展和加強地區整體政心的方向和路徑。從周邊外交全球治理等層面,研究“一帶一路”建設致力構建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面臨的問題和阻力。從綠色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智力絲綢之路、和平絲綢之路等多方面領域,研究“一帶一路”建設的布局和階段性目標。從構建互利合作網絡,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臺等舉措,研究“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方式和方法策略。
第三,要著力打造“一帶一路”行動性的智庫。我們要著力打造務實、行動性的智庫,通過創新“一帶一路”智庫合作模式,建立常態化的合作機制,深化各領域智庫間的交流工作,產生更多有價值治理成果,為“一帶一路”提供政策建議和咨詢服務。
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為配合“一帶一路”研究和建設,會同清華大學等有關機構,陸續設立了國合“一帶一路”研究院、清華大學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發展中心、絲路國際產能合作促進中心、絲路商學院等平臺。聚集國內各方面的專家,培養適用的創新性人才,支持將沿線國家高水平智庫和專家學者請進來,與我們中國同行共同開展“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研究。同時,也舉辦和邀請了國內外智庫和專家學者,舉辦了許多以“一帶一路”或者國際產能合作為主題的論壇和研討會。
第四,加強溝通增進各領域的交流和互信。“一帶一路”建設倡議提出以來,國內外支持和贊同的聲音占絕大多數,但也有不少誤解和誤讀以及噪音,但總體這個是在減少。
智庫站在理論的最前沿,不斷產生理念,也傳播理念,要勇于傳播引導責任,正確解讀“一帶一路”倡議,有效傳播“一帶一路”的核心理念,客觀宣傳“一帶一路”各項建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不斷增進各國的了解和互信,使各國人民真切感受到“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良好愿望和切實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