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琴
【摘 要】實現科學發展,關鍵在科技,根本在人才:人才是興國之本、富民之基、發展之源。當前煤炭經濟形勢不好,煤炭企業要想擺脫目前的發展困境,更應該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力度,創新人才隊伍培養機制,把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擺在企業發展的突出位置來抓,堅持以事業凝聚人才、以環境吸引人才、以真誠感召人才、以待遇激勵人才,廣納賢才,唯才是舉,通過調動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企業平穩渡過“寒冬期”。
【關鍵詞】煤炭企業;人才
一、人才培養使用中的現實問題
煤炭企業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在人才開發方面與其他行業相比相對滯后。一是人才培養起步較晚。目前我國煤炭企業人才占職工總數的比例還比較低、高層次科技人才嚴重短缺。二是人才待遇偏低。不少煤炭企業只重視待遇向中層管理干部以上的人員傾斜,忽視了專業人才的待遇。同時,煤炭企業勞動強度大,危險性高,另外,煤炭企業一般地處偏僻、工作和生活條件艱苦,信息閉塞,生活、出行等均不方便。上述種種原因在煤炭企業中具有共性,這也是目前煤炭企業在人才招聘方面缺乏競爭力及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在未來10年里,面時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人才需求避逐步增大的趨勢,人才的流失將會成為煤炭企業發展的最大桎梏,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已經成為煤炭企業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而又緊迫的問題。
二、樹立人才隊伍管理理念是關鍵
從煤炭企業發展實踐中可以發現,提高企業創新能力,關鍵是要有一大批愛崗敬業、視企如家、拼搏奮進、善于創新的優秀人才。煤炭企業必須始終堅持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強企之基、競爭之本。創新之源,深入實施“人才興企,人才強企”戰略,抓住人才引進、培養、使用等關鍵環節,積極構建人才干事創業的平臺,使人才成為煤炭企業最重要的品牌,使人才優勢成為煤炭企業最突出的優勢,以人才的優先發展引領企業的改革發展。
樹立以人為本理念 由于國有煤炭企業的行業特點,當前企業人才現狀是人員多、素質相對低,人才相對匱乏。為此,國有煤炭企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營造一個“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氖圍。
樹立人人成才理念 由于國有煤炭企業的行業特點,員工受到的教育層次不同。形成的知識結構也不同,員工特色有別、特長各異,潛能也存在差異。為此,必須恪守人人成才的理念,對員工充分信任、大膽啟用,讓其實現自身價值。
樹立績效評價理念 煤炭企業必須建立員工業績評價機制,作為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這也是發現和識別各類人才的重要途徑,同時,要堅持任人唯賢,唯才是舉,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資歷、不唯身份,強力打造一個公平競爭的人才環境,進而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樹立量體裁衣理念 人無完人,國有煤炭企業用好人才的關鍵在于知人善用,量體裁衣。為此,管理者必須加強與員工的交流與溝通,通過談心交朋友,知人所長,用其所長,把人才放到最適合發揮其自身特長的工作崗位上,讓其發揮自身優勢。同時,要長中見短,及時發現人才的不足之處,讓其克服缺點,健康成長。
三、建立人才隊伍建設機制
企業之間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就國有煤炭企業而言,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必須建立健全 “責任明確、領導有力、運轉有序、保障到位”的人才隊伍建設制度和機制。
建立人才選拔機制 搞好人才隊伍建設的基礎性工程就是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在合適的位置用合適的人才,在合適的時機用合適的人才。要改革各類人才選拔使用方式,完善黨政領導干部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制度,探索公推公選等競爭性選拔干部方式,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
建立人才配置機制 搞好人才隊伍建設重點要根據人才市場的供求狀況,在流動中發揮人才作月,在選擇中用好用活人才。為此,煤炭企業不僅耍為人才使用提供崗位,還要為人才流動鋪設通道,讓各類人才在良好的人才市場體系中選定適合的崗位,從而更好地發揮作用,促進人才資源的有效配置。
建立人才培訓機制 搞好人才隊伍建設關鍵在于搞好人才隊伍的教育培訓工作。煤炭企業要制定《人才教育培訓規劃》,每年定期對人才進行系統的教育培訓,并做到“四個結合”。在培訓內容上,堅持理想信念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相結合;在培訓對象上,做到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與高技能人才相結合:在培訓形式上,堅持集中培訓與個人自學、個人思考與團隊交流相結合:在培訓方式上,堅持其他培訓與示范帶動相結合。
建立人才評價機制 煤炭企業耍制定《人才績效考核評價辦法》及《人才民主評議實施辦法》,構建起以人才崗位工作責任目標管理為基礎,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結合、組織考核與群眾評價相結合的考評制度:以考核工作績效為主進行定量考核,以考核責任意識為主進行定性考核,以民主評議為基本手段,以職工群眾滿意度為主要依據。建立考評結果運用機制,使考核評價結果與人才的工資待遇及干部選拔聘任掛鉤,激發人才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總之,煤炭企業要用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和制度留人,井為各類人才創造施展其所學、發揮其專長的用武之地,使人才感到政治上有地位、經濟上得實惠、生活上有保障、工作上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