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勞務分包是當前企業在經營發展中的常見管理模式,越為大型的企業其實際上對于勞務分包的依賴性也越大。伴隨著勞務分包管理模式的不斷成熟,勞務分包在當前也獲得了較為廣泛的應用,這一新的勞務形式也是新時期對于社會分工的精準詮釋。勞務分包管理模式具備一定的優勢,這也是世界五百強企業大多會選擇企勞務分包管理模式的主要原因。國內中小型企業中也有部分企業在進行著勞務分包模式的嘗試并對于其整體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然而由于企業部分企業對于勞務分包管理模式存在著認識上的不足,其在具體的勞務分包管理中也存在了諸多問題,這些問題能否得到解決對于企業來說也十分關鍵。
【關鍵詞】勞務分包;管理;優勢
引言
勞務分包管理模式的應用已經呈現出了逐漸擴大化的現象,諸如世界五百強等跨國性企業就實行了勞務分包管理將部分業務外包給發展中國家的相關企業。而中小型企業在勞務分包管理模式上的應用也越發頻繁。當代企業大多無法對于生產經營管理中的各個方面做到“面面俱到”,企業在不同時期存在著業務開展上的不同側重,政府直屬的企事業單位在進行具體項目建設中也青睞于通過勞務分包的管理模式來進行具體處理。勞務分包管理模式與當前社會化大生產與分工精細化能夠進行很好地協調,探討勞務分包管理模式的優勢對于其更好的進行應用也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一、勞務分包相關含義
(一)勞務分包的概念與起源
勞務分包也被稱之為勞務分包作業,其是指視同承包單位或者專業的分包企業將其承接的工程中的部分勞務作業通過對外發包的形式而分包給具體的企業從而進行勞務活動的最終完成。例如某企業承接了一項具體的工程,其擁有工程所學的一般性原材料及資源但缺少具體人員來進行作業,這時其可以通過與另外企業簽訂勞務分包協議由這一公司負責尋找施工人員進行勞務作業以保障項目的正常進行。勞務分包最初是伴隨著分工的不斷細化而出現的一種形式,勞務分包在產生之后受到了一定的質疑,伴隨著勞務分包的不斷發展,其地位逐漸受到了人們的認可與法律的承認,國家現行法律也對于勞務分包的實際地位給予了認可。
(二)勞務分包的具體形式
勞務分包當前主要分為自帶勞務,零散勞務與成建制勞務這三種形式:
自帶勞務是指企業內部正是之中經過企業的培訓和考核后成為了實際上的工長,勞務人員的具體招募及生活起居事宜均有企業統一進行管理,工資則有企業監督工長進行直接發放,自帶勞務是一種基于企業人才培養機制而產生的一種勞務分包形式。
零散勞務實際上是零散的勞務承包,其是指企業處于業務需要而臨時用工在勞務市場上進行工人招募從而保障業務正常開展的一種勞務形式。
成建制勞務是指以企業為主要總承包方將部分業務進行分項從而分包給具體企業或單位進行業務開展的形式。成建制分包下,分包的雙方大多都是正規的企業或單位,勞務分包關系的確定也需要簽訂具體的合同或勞務分包協議。成建制的勞務分包也是當前勞務分包中最為正規的一種勞務分包形式,其與其它兩種勞務分包形式相比具有規范性的優勢,但也具有勞務分包管理壓力相對較大的劣勢。
(三)切塊分包與勞務分包模式對比
與勞務分包模式相對對應的是切塊分包模式,以建筑施工企業為例,其進行勞務分包與切塊分包相比具有的優勢相對較大。例如,勞務分包模式能夠使得各個具體業務部分之間的聯系越發密切,且有利于整個項目施工的整體管理,諸多利潤指標也可以很好的通過各種指數進行如實體現。切塊分包下,實際的建筑施工企業對于各個部門的控制會呈現出一定不足,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系也相對較少,在切塊分包下各個部分之間相互聯系的減少也使得整體的規劃與管理壓力會隨之增加。
二、企業勞務分包管理模式優勢分析
(一)有利于企業的規范化管理
企業勞務分包管理模式有利于企業的規范化管理。國內市場經濟體制正在不斷的發展與完善,在這一大環境下,企業的管理也需要向規范化這一方向所發展。企業勞務分包管理模式下,很多具體的管理可以落實到具體部門與具體個人身上,這也大大降低了不規范管理行為發生的概率。此外,營改增全面實施后,企業進行的勞務分包能夠使得發票進項抵扣不得不向規范化的方向發展,在新的政策背景下,企業需要對于財務管理,稅務管理進行調整,這實際上有利于推進企業整體管理額規范化演變。當前勞務分包管理模式需要在法律允許的框架內進行,勞務分包管理模式在企業內部的存在有利于企業內部管理上法制化的提升,這也是其相對于其它管理模式的優勢之一。
(二)有利于企業的精細化管理
企業勞務分包管理模式也具備著企業精細化管理能力促進的這一優勢。企業的精細化管理也是新時期企業管理的主要發展方向。勞務分包模式可以促進企業項目項目管理與能力的提升,以項目施工為例,其大多采用是一級項目管理模式,這能夠使得管理鏈條縮短,管理信息的傳遞能夠變得更為簡潔。精細化管理需要時一種高度科學的精細化管理,大多數企業現有的管理資源并不能對于其實際管理需求進行全面覆蓋,這也使得其精細化管理難以達成精細化的目標。實行勞務分包的管理模式則可以使得企業現有的管理資源能夠集中在重點管理領域,從而提升其具體管理上的精細化演變。企業精細化管理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企業勞務分包管理模式的實際運行狀況更為良好。
(三)有利于節約企業管理成本
企業勞務分包管理模式本身上也具備著節約企業管理成本的優勢,這一優勢也是當代企業青睞于應用勞務分包管理模式來進行成本壓縮,提升具體經濟效益的的主要原因。例如,企業應用勞務分包管理模式可以在將部分管理成本較大的業務進行外包攤派,從而使得其在較大管理成本支出的業務可以進行有效的避免。大型建筑施工類企業的管理成本通常十分巨大,節約企業管理成本也成為了這部分企業在建筑施工中的主要任務。在勞務分包管理模式下,部分業務的外包實際上也代表著成本進行了一定分攤。此外,勞務分包管理模式下,企業所進行的經營管理活動將會更為效率,這也有利于企業對于總體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特別是對于勞務分包管理模式應用越發熟練的企業內次優勢體現的越發明顯。
(四)有利于企業風險的具體控制
企業業務分包管理模式也有利于企業對于風險的具體控制。當代企業的風險多種多樣且呈現出了一定的不可預見性,規模較大的企業所需要面臨的風險較多,中小型企業雖然面臨的風險相對較小,然而其在風險應對上的能力卻十分有限。例如,勞務分包管理模式下,企業財務管理實際上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分割,部分業務的對外發包可以使得企業不必在進行大范圍的融資及資金管理,這有利于企業財務風險的有效控制。此外,勞務分包模式下,企業也能夠對于經營風險與生產風險進行一定的控制,由于在勞務分包模式下存在了一個可以共同承擔的風險的有機個體,企業在勞務分包模式下應對風險的實際能力也有了明顯提升。
三、企業應用勞務分包管理模式時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一)問題分析
1.分包合同糾紛較多。
當代企業應用勞務分包管理模式時存在者分包合同糾紛較多的具體問題。國內法制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當前大部分企業的實際法律意識與合同意識依然較低。在勞務分包管理模式下,合同本身的作用十分巨大,其是明確權責義務的主要根據,更是在糾紛發生時的主要法律憑證。勞務分包合同的制定涵蓋的方面較多,除極個別生產經營較為正規的企業外,大部分企業實際上在進行勞務分包合同制定時都難以對于所有合同細節進行準確確定,這也使得企業應用勞務分包管理模式時必然會存在著諸多的合同糾紛,一旦具體的勞務分包糾紛產生,合同糾紛的問題也會隨之顯現。
2.分包管理人員綜合能力較低。
當代企業應用勞務分包管理模式時同時存在著分包管理人員綜合能力較低的狀況。國內大多數企業中雖然實行著不同程度的勞務分包管理模式,然而其并未對于這種模式的應用進行專業人才上的配置,勞務分包管理模式與一般的管理模式不同,其對于具體的管理人員要求更是相對較高,其不僅要具備一般的業務知識與管理知識,更是要熟知勞務分包模式的一般流程與特點。也正是由于綜合能力較高的管理人才缺位,國內企業勞務分包管理模式的很多優勢都難以真正的發揮出來。
(二)具體對策
1.提升企業法律意識。
企業勞務分包管理模式優勢的發揮需要提升企業的法律意識與合同制定能力。企業的勞務分包關系在確立時需要注重勞務分包合同與勞務分包協議的重要性,更是要通過合同明確出具體的權責范圍。部分企業并不具備科學進行勞務合同或勞務協議的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可以考慮通過借助律師事務所進行最終的勞務分包合同或勞務分包協議的具體制定。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識與權責意識,使得勞務分包合同或勞務分包協議能夠成為勞務分包管理模式優勢發揮的前提性保障。提升企業的法律意識最為重點的是要轉變企業管理層傳統的粗放式管理觀念,只有企業管理者的法律意識及法律觀念得到了有效提升,企業內部的勞務分包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發揮出優勢作用。
2.注重勞務分包管理模式下的人才能力提升。
企業勞務分包管理模式的優勢發揮需要注重勞務分包管理模式下的具體管理人員綜合能力提升。在勞務分包管理模式下,企業需要指派專門的部門或專門的人員來進行管理。而對于現有的管理人員也要通過培訓等形式來提升其實際的綜合管理能力。在綜合管理能力提升上也要格外注重其對于勞務分包管理模式流程及特點的認識,使得其能夠在對于勞務分包管理模式下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更好的應對。
四、結語
企業勞務分包管理模式是一種科學的創新型管理模式,這一模式本身所具備的一些優勢也能夠為企業的綜合發展貢獻出力量。與此同時也要注意的是國內企業當前存在著綜合管理能力相對低下的狀況,勞務分包管理模式優勢的充分發揮實際上也取決于企業的實際應用能力與管理能力。特別是在勞務分包管理模式越發普及和流行的狀況下,其優勢的發揮也需要企業進行針對性的調整與適應。
參考文獻:
[1]湯深忠.企業勞務分包管理模式的優勢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06:43-45.
[2]劉方.“營改增”條件下的建筑勞務分包管理[J].江西建材,2016,15:22-24.
[3]王智.建筑工程勞務分包合同管理及風險預防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6,09:33-34.
作者簡介:
李小燕(1983.07),女,漢族,江蘇蘇州,本科學歷,蘇州工業園區納米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微納制造分公司,人事經理,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