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校 趙喜哲
【摘 要】本文提出應用信息化技術構建生產異常可視化升級管控系統,旨在通過異常信息可視化、智能化升級管控、短信群發的模式,實現異常信息的快速傳遞及有效的壓力傳導,提高異常責任部門處理問題的時效性,提高企業執行力,不斷提高生產運行異常管理信息化水平,將生產異常對工位制節拍化生產線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關鍵詞】生產異常;可視化;升級管控
一、引言
企業的管理包括正常情況的維持和異常情況的處置管理,而異常情況的發生及延遲解決不僅造成企業經營成本的上升,制造資源的浪費,而且也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隨著軌道車輛制造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要打造國際級現代化企業需要不斷提高對不確定性因素的快速反應和處理能力,以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由于多品種、小批量和出口產品質量要求高等特點,致使生產過程環境的復雜性大大提高,容易引起生產異常。當前,軌道車輛制造企業面對的不確定性因素越來越多,這些因素包括企業內、外部環境變化的不確定性兩大方面。對于大多軌道車輛制造企業來說,生產過程的復雜性和不可預測性導致生產異常情況時有發生,生產異常時常會造成工位制節拍化流水線中斷,甚至較長時間的停產,從而影響產品質量及交期。因此,要打造國際級現代化企業迫切需要建立一種對生產異常進行可視化、升級管理系統,以實現對生產異常事件快速反應和處理能力,將生產異常對生產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二、某軌道車輛制造企業生產異常管理現狀
(一)生產現場異常的分類
生產現場異常大致分為人力資源異常、設備問題異常、工藝問題異常、能源問題異常、物料問題異常、技術問題異常、品質保證異常、突發異常等。
(二)異常信息響應程序
1.生產現場異常信息采集與傳遞。
(1)生產異常問題發生后,操作者立即將生產異常信息填寫到SQDCM看板的《改善公報》上。
(2)對于30分鐘內未能解決的異常,管理人員將生產異常信息發布在公司的生產現場留言板上。
2.生產現場異常信息傳遞。
(1)操作者通過手機短信、電話溝通等方式,將生產現場采集的異常信息及時傳遞給相關的管理人員。
(2)管理人員將制定的異常處理方案和指令通過電話或手機短信的形式及時傳遞給現場的操作人員,同時利用“FeiQ.exe”、電子郵件、電話等形式向主管領導及相關責任人傳遞生產異常信息。
3.異常問題的解決措施。
(1)對于2小時內沒有關閉的生產異常問題,生產單位向歸口管理部門反饋,歸口管理部門在8小時內,組織相關單位進行落實,并將處理結果反饋給生產單位。
(2)對于8小時沒有關閉的生產異常問題,生產單位向公司生產部門主管副部長反饋生產異常信息,由主管副部長協調解決。
(3)對于16小時沒有關閉的生產異常問題,由公司生產部門領導組織召開專題會進行落實。
4.異常問題統計與處理。
(1)2小時以上的生產異常,由各中心、分公司記錄、統計,對異常持續時間在4小時以上8小時以下的問題,由各中心、分公司制定臨時措施,并編寫《異常問題處理報告》。
(2)對異常持續時間達8小時以上的問題,由異常問題的責任部門組織編寫《異常問題處理報告》,報公司生產部門存檔。
(3)每季度對異常統計在累計持續時間前3位、發生頻次前3位的異常問題,由公司專家團隊牽頭組織攻關,并編制《重點攻關項目報告單》,制定長期對策,杜絕異常再發生。
三、異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由于生產異常的責任單位界定不清,延緩了問題的解決。
2.缺少必要的壓力傳導機制。
3.評價機制不健全,異常信息上網對責任單位觸動不大。
4.相關單位對異常管理不重視,把異常當成正常。
5.準時交付率較低,加班常態化。
6.與軌道車輛制造同行相比生產周期長、在產資金占用過多。
7.異常頻發、主要工序生產時常處于中斷狀態。某軌道車輛制造企業2015年各主要工序生產異常累計停產1507天、累計頻次586次(8小時以上統計口徑)。
四、對異常信息可視化、升級管理模式的探討
(一)用信息化、智能化技術建立生產異常可視化、升級管理系統
1.預警信息錄入。由操作者把即將影響生產的信息錄入到異常信息可視化、升級管理系統中,注明生產需求時間后在處理問題第一責任人欄中選擇相應的人員,系統中將顯示出第一責任人姓名、檔案號、異常創建人、異常生效時間、異常反饋時間、異常內容等信息,同時本單位領導將收到生產異常信息短信。
2.主管領導審核。異常信息錄入以后,由本單位有審核權限的領導在2小時內審核,在審核欄打“V”確認以后信息完成上傳,所有開權限的人員信息共享,同時問題處理第一責任人將收到短信群發平臺的相關信息及異常信息的電子郵件。
3.到了生產需求期以后,預警信息將自動轉為生產異常信息,并開始計時(按有效工作日統計)。
(二)用智能化技術實現異常信息升級管理
1.異常問題在4小時沒內有關閉,系統自動將異常信息以短信及電子郵件的形式轉給責任問題所在單位的主管副部長。
2.異常問題在8小時內沒有關閉,系統自動將異常信息以短信及電子郵件的形式轉給責任問題所在單位行政正職領導,該領導在辦公室可視化終端顯示平臺上將顯示因本部門責任導致的生產中斷問題。
3.異常問題在16小時內沒有關閉,系統自動將異常信息以短信及電子郵件的形式轉給負責責任單位業務的副總工程師,該領導辦公室可視化終端顯示平臺上將顯示需解決的生產中斷問題。
4.異常問題在24小時內沒有關閉,系統自動將停產信息轉給公司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領導在收到短信群發平臺的異常信息的同時,在可視化終端顯示平臺上將顯示亟待解決的產中斷問題。
5.異常問題在32小時內沒有關閉,系統自動將停產信息轉給公司總經理,總經理在可視化終端顯示平臺上將看到重大停產信息(可手動關閉)。
(三)終端信息顯示平臺設置
1.公司領導辦公室:總經理、主管生產副總經理。
2.技術部門領導辦公室:總工程師、主管工藝、設計副總師、開發部部長。
3.管理部室辦公室:生產物控部部長、生產經理辦公室主任、業務部部長、采購部部長、資產部部長、質量保證部部長、動力廠廠長。
4.生產單位總經理辦公室:高速中心、轉向架中心、客車中心、動檢中心、沖壓分公司、內飾件分公司。
五、生產異常可視化、升級管理系統運行效果分析
生產異常可視化、升級管理系統投入運行后,除了給企業帶來直觀經濟效益外,更為重要的是可望實現企業生產現場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
1.信息傳遞流暢有效。通過實施生產異常可視化、升級管理系統,異常信息得到及時傳遞,企業的相關管理人員可以在第一時間接收到準確的異常信息,杜絕信息傳遞的錯誤及延后,整體提升了生產異常信息的反饋速度。
2.產能得到明顯提升。生產異常得到及時處理,減少了停產時間,從而提升了整體產能。
3.異常反應能力提速增效。以前的生產異常信息逐級人工反饋,效率低,現在由計算機網絡終端自動完成。
4.責任明確并落地生效。以往生產發生異常時,各個部門之間容易相互推諉塞責,給問題的解決帶來諸多不便。實施生產異常可視化、升級管理系統后,由于實施了壓力傳導,大大縮短了異常處置時間。
5.企業競爭力得以增強。上述思路建立的異常可視化為核心的生產異常升級管控系統,給管理人員處理生產異常問題設定了時限,減少異常處理時間,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實現更少的在制品、更短的交貨周期、更優的社會經濟效益,從而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
作者簡介:
趙喜哲(1971-)男,吉林德惠人,中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物控部高級工程師。
李中校(1962-),吉林長春人,中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物控部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