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摘 要】施工建筑會因溫度應力發生熱脹冷縮,若超過設計的約束力,將會產生相應的形變,即建筑裂縫。通過后澆帶技術的應用,可有效防控建筑施工裂縫,確保建筑后期使用安全性與可靠性。本文對建筑結構中后澆帶的施工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建筑結構;后澆帶;施工技術
一、后澆帶的重要性
(一)降低沉降高度差帶來的影響
建筑工程項目是一個具有高強度完整性的項目,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設中,因樓層與樓層之間的差異,容易出現因沉降不同而造成的有害裂縫。在有害裂縫出現的情況下,必須降低因沉降差異而帶來的問題,必須利用后澆帶施工來解決這種裂縫問題。在施工建設中,可以充分發揮這種后澆帶技術的作用,將建筑施工項目科學合理的分為幾個部分,等到主體結構施工結束后,對于沉降量較大的那一部分,可以通過對沉降位置進行混凝土澆筑技術,級后澆帶施工,將其連接形成一個整體結構。在后澆帶施工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受力情況,對不同受力情況進行計算之后,通過對壓力差與高度差的調整,才能保證后澆帶施工的質量。
(二) 降低溫度差帶來的影響
通常建筑工程項目是一個時間跨度很長的施工項目,在時間跨度很長的情況下,由于混凝土自身的缺點,易受溫度的影響,因熱脹冷縮而產生裂縫,這對于建筑工程是有極大的不安全性,從而導致建筑工程的質量受到極大的影響。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工程結束兩個月之內。一旦因溫差而產生溫度裂縫時,就需要后澆帶施工來彌補這種質量問題。后澆帶施工將會對混凝土施工提供更加充足的空間,從而降低混凝土的溫差收縮影響,降低裂縫產生的概率。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必須處理好新混凝土結構與舊混凝土結構之間的連接處理,保證混凝土施工的良好質量,減少溫度裂縫的產生概率。
(三)解決建筑結構中的裙房問題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為了解決城市人口高度密集的情況,在城市高層建筑設計中逐漸引入了裙房的設計,對于裙房設計由于不是高層建筑主體的必須組成部分,在實際應用中也都是建設成娛樂休閑區。而且裙房的高度一般不會超過二十四米。但是由于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會有不同的沉降情況發生。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裙房的施工。由于受到高層建筑的干擾,裙房地基與高層建筑地基距離緊密相連。這也就導致了裙房的地基發生一定程度的沉降。
面對這類常見的裙房問題,為了避免裙房由于受到高層地基沉降而對裙房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使用建筑后澆帶就可以將裙房與高層建筑分開,使他們成為完全獨立的兩個個體,這就可以保證彼此之間不受影響。而且,由于使用了建筑后澆帶,在一定的范圍內也可以保證裙房不會受到重力的作用而產生一定的沉降。這也就很好的保證了整體的施工質量不受彼此的干擾。 。
二、 建筑結構中后澆帶的施工技術
(一)合理選擇施工時間
正常情況下,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收縮會在施工完成2個月內完成,如果工程結構規模比較大,或者是高層板式建筑,施工量更大,需要將后澆帶施工時間安排在沉降施工完成后。裙樓施工后高層板式建筑不一定能夠完成作業,這樣便會造成裙樓先出現沉降,而主樓結構后沉降。為避免裙樓沉降量大于主體結構沉降,則必須要在主樓結構全部沉降完成后才能進行后澆帶施工。另外,對于大規模工程施工,受材料以及天氣等因素影響更大,為避免工程量多,跨季度施工對施工效果產生影響,需要將各項因素造成的影響在設計圖紙上標明。
(二)合理選擇混凝土材料
一般應按照工程結構特點來選擇,并且要求所選材料不具備明顯的收縮效應,或者可以適當的添加一定量的減水劑或者外加劑,確?;旌狭吓浜媳确显O計要求。后澆帶施工任何環節均需要嚴格按照方案來進行,減少不規范行為的發生。除了要保證混凝土材料質量合格外,還應重視后期澆筑施工,避免對模板鋼絲網造成損壞,并保證模板安裝位置的合理性,避免出現混凝土流失問題。
(三)后澆帶的預備工作
后澆帶的預備工作就是提前設計模板。預設模板當中,務必以施工圖紙作為藍本。澆筑混凝土前,需要預設鋼絲模板,需要確保鋼絲粗細一致,網格均衡協調。模板的強度、剛度與穩定得到保證,施工的質量才可得到保障。這樣以來,才可防止出現意外,也就是說,若裙樓和主樓之間跨度過大,地下室大梁無法承受壓力,以致扣件螺栓出現損壞。
(四)后澆帶混凝土的施工
在進行混凝土的澆注之前,必須先對后澆帶處的鋼筋進行處理,除去鋼筋表面的銹漬等。后澆帶在澆注之前,應先將兩側主體的后澆帶處進行鑿毛,同時灑水濕潤。后澆帶內的各類垃圾和塵土等需要及時清理,保證后澆帶在混凝土澆注前的干凈性?;炷恋臐沧⑿枰捎梦⑴蛎浀幕炷?,同時混凝土的等級需要比主體結構的還要高一個等級。在混凝土澆注時,應該保證低溫入模,加強混凝土的振搗,要保證新舊混凝土之間能夠緊密地結合。在進行澆筑時由下往上進行,澆筑時避免直接靠近縫邊下料,機械振搗最好從中央向后澆帶接縫處逐漸推進,并在距縫邊80~100mm 處停止振搗,避免使原混凝土振裂,然后人工振搗密實,使其緊密結合。對于采用鋼絲網模板的垂直施工縫,在進行后澆帶混凝土施工之前,當混凝土達到初凝時,應該將混凝土表面的浮漿進行沖洗,并露出骨料。同時需要保證鋼絲網片的干凈。當混凝土達到終凝之后,則可采用高壓水槍對已經拆除鋼絲網的施工縫表面進行沖洗。
(五)處置垂直施工縫
完成垂直施工縫的混凝土澆筑之后,如果有凝狀產生,就必須使用壓力水進行沖洗,直到可以看到骨料才可停止沖洗。為了保證可以做到及時進行沖洗,避免因疏忽大意而貽誤沖洗最佳時機,在設計施工圖紙時,就需要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測,預設好時間。另外,為保證不出現任何問題,需要安排專人對工作進行檢查。
(六)挑選后澆帶施工溫度
一定需要挑選好后澆帶混凝土的施工溫度后,才可開展后澆帶混凝土的澆筑工作。一般來說,選擇該施工階段環境最低溫度作為最佳施工溫度,滿足溫度熱力學的中收縮膨脹的原理。完成后澆帶混凝土的澆筑施工后,在兩天之內就務必挑選合適的時間進行收關,否則因混凝土過于干燥,裂縫就會產生。紫外線較弱的早晨或傍晚是最佳的收關時間。
(七)后澆帶保護
要盡最大可能,防止雜質與水長時間停滯在后澆帶施工縫中。通常來講,為了較好地保護后澆帶,需要于后澆帶縫的兩側或兩端處,設置擋水磚或者在后澆帶的內壁上涂上防水砂漿。另外,在處理與清理完后澆帶施工作業面之后,還需要在其頂部的位置用鐵皮封蓋或木質的模板蓋上,一般來說,鐵皮封蓋比木質模板效果更好。與此同時,需要采用砂漿,制作擋水帶以保護后澆帶。并在后澆帶周圍,搭建起臨時性護欄,對其進行保護。如此以來,就可確保順利施工,保證施工現場整齊不凌亂,避免垃圾堆積與污染鋼筋情況出現,以致影響到正常施工。
三、結束語
總之,建筑工程中后澆帶上的施工技術,能夠改善建筑物體中的裂縫現象以及變形現象。
參考文獻:
[1] 孫艷鴿,王曉玲,蔡振英. 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的分析[J]. 企業技術開發. 2015(12) .
[2] 葛志文,華秋艷. 建筑結構中后澆帶的施工技術探討[J]. 江西建材. 2015(03) .
[3] 吳清海,衛武康. 論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J]. 科技與企業.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