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跆拳道禮儀是指實習者從心田深處溢出的自然的表現在人的舉動上的,崇高的,有價值的運動。運動文獻資料針對跆拳道對大學生的影響得出,跆拳道可以培養大學生講文明講禮貌,知禮守禮;尊敬師長,團結互助;舉止端莊,遵紀守法;修身養性,而且還可以促進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叭犴g是跆拳道的基礎,速度是跆拳道的根本,技術是跆拳道的靈魂,而禮儀則是跆拳道精神的體現?!倍Y節是跆拳道練習過程中必須具各的行為規范。跆拳道運動可以培養人頑強果斷、吃苦耐勞的精神,禮貌謙遜、寬厚待人的美德,為社會和國家造就具有優秀品質的建設者。
【關鍵詞】跆拳道;禮儀;精神;影響
跆拳道是一項起源于朝鮮半島的古老而又新穎的競技體育運動,是一項內外雙修的體育項目。跆拳道的禮儀有內外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外在的表現形式,是以行禮的方式來表現出來的,另外一種是內在的表現形式,是發自內心的一種表現形式,表現出了人的自身修養。隨著跆拳道運動在我國的飛速發展,跆拳道運動與社會時代的發展也有了密不可分的關系[1]。跆拳道運動的魅力所在就是能使每個人通過練習跆拳道懂得禮儀,尊重他人, 戰勝自我,勇于挑戰,這才是跆拳道的真正魅力, 也是跆拳道這項重競技項目與拳擊,散打,武術,摔交,柔道等重競技項目所不同的最大區別, 也是能夠吸引更多的大學生來參加跆拳道訓練的魅力所在[2]。
1.跆拳道禮儀分析
1.1跆拳道精神
跆拳道精神包含了四個方面,而禮儀作為首要的,更說明了它在跆拳道運動中的重要性[3]。跆拳道中的敬禮,是表示尊重、禮貌、友好、謙虛和感謝,是一種內心思想的外在的表達方式。學員在練習時要做到“以禮始,以禮終” ,相互尊重,切磋世技藝;平時要自愛自尊,特別對前輩要尊重,為人謙遜,關心愛護他人。跆拳道十分重視技術與道相結合,“禮儀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撓”是跆拳道精神宗旨,其習練者彬彬有禮、謙虛待人,“以禮始,以禮終”是其風格特點。
1.2跆拳道禮儀分析
跆拳道重視禮儀細節的培養,注重從點滴的小事做起。訓練跆拳道要求服裝統一,練習者必須穿統一的跆拳道服,這不僅是老師的一種尊重,也是對所練習的跆拳道一種尊重和重視,要求衣著整潔,紀律有序,進入道館后要求一切東西擺放整齊,練習跆拳道向老師敬禮前要求把服裝整理整齊后再行禮 [4]。跆拳道的鞠躬禮,是跆拳道中最常用的禮儀,標準鞠躬禮的動作要領是:兩腳并步,身體自然直立,兩手貼于大腿外側,呈立正姿式。行禮時,以腰部為軸,上體前傾約30度,同時,頭部向前下方低頭約45度,日視前下方地面,然后上體立直,抬頭,還原成身然站立姿式。雙手禮儀的動作要領是:從立正姿式開始,握手時,右腳向前邁半步,右手自然前伸,左手五指并攏,手心向下,放于右臂肘部下方,并稍低頭以示敬意,然后收手退步,成立正姿式[5]。
1.3我國跆拳道運動的興起與發展現狀
跆拳道作為朝鮮的國粹,它記載著朝鮮三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它是一項新穎而又古老的體育項目,自從50年代中期在朝鮮半島重新崛起到現在,半個世紀以來跆拳道運動努力的向世界傳播,現已經風靡全球。自從1973年創立“世界跆拳道聯盟”,1980年被國際奧委會(ioc)承認后,跆拳道就逐漸登上了國際體育大舞臺。1995年5月舉辦第一屆全國跆拳道錦標賽,從此跆拳道在中國迅速發展起來。截止到2004年10月,中國跆拳道隊在重要國際賽事中共取得了3個奧運會冠軍、數十枚世界獎牌。跆拳道項目自1994年正式在我國開展以來,逐漸趨于正規化、規范化。全國錦標賽舉辦38屆,冠軍賽舉辦36屆,全運會1屆。參加者逐年增加,規模逐漸擴大。1999—2002年全國跆拳道錦標賽單位超過51個,運動員60余人。國內比賽過去主要為一年一次的錦標賽和四年一次的全運會。 國內運動員參賽機會相對于國外運動員來說比例偏少。但從文獻資料上看,我國大部分省份的研究者著重在競技跆拳道發展現狀的研究上,缺乏對大眾跆拳道發展的理性思考,缺乏大眾跆拳道是競技跆拳道發展的基礎認識。
2.跆拳道禮儀給予大學生的影響
跆拳道的禮儀不僅僅是從敬禮一方面表現出來的,它還包含著人的內在的一種修養。跆拳道練習者在學習跆拳道禮儀時所應注重的內在的道德修養。我們一定要用堅定的意志去克服雜念,我們必須要學會堅定、忍耐和不屈不饒的精神,戰勝自身懶惰。講禮貌、重禮儀是具有社會屬性的現代人的一項重要標志,是一個人的基本素養。
2.1跆拳道禮儀可以培養大學生講文明講禮貌,知禮守禮
一個文明禮貌的人不是自然形成的,與他所接受的教育密不可分,對青少年進行文明禮貌方面的系統指導與訓練,對其文明禮貌素質的形成是大有益處的。這就是跆拳道練習者在學習跆拳道禮儀時所應注重的內在的道德修養,它隨時隨刻都督促著我們,使我們時時刻刻都可以做到知禮守禮。在許多青少年成長過程中,不少家長更多地關注的是孩子智力和學業的發展,忽視了禮貌禮儀方面的教育,致使一些孩子不懂禮貌,缺乏禮貌,甚至蠻狠無禮。事實證明,禮貌、禮儀是一門學問,需要專門的指導。一個文明禮貌的人不是自然形成的,與他所接受的教育密不可分,對青少年進行文明禮貌方面的系統指導與訓練,對其文明禮貌素質的形成是大有益處的。
2.2跆拳道禮儀可以培養大學生尊敬師長,團結互動
尊師重道是我國的傳統美德,跆拳道練習者應該尊敬師長、前輩,在行為舉止上要謙和禮讓,恭敬聆聽教師的教誨,認真學習并實踐,好學上進,珍惜師長和前輩們的辛勤付出。例如:每一個跆拳道實習者在進入訓練館之前都必須身穿白色的、整潔的跆拳道道服, 憑據要求系好道帶, 赤腳或穿著道鞋掉隊入訓練園地。“以禮始,以禮終” 是跆拳道實習者精神的中心頭腦。跆拳道是練習者精神和身體的綜合修煉,能在艱苦的練習過程中培養出健全的人格和強健的體魄,并能獲得防身自衛的本領,因為練習者在精神鍛煉環節中就包括“禮儀”的教育和熏陶,這對培養他們堅忍不拔的意識品質,養成恭敬謙虛、友好忍讓的態度和相互學習的作風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2.3跆拳道禮儀可以培養大學生舉止端莊,遵紀守法
跆拳道和我國武術有著相近之處。中國武術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其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培養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它的禮儀、忍耐、謙虛、堅忍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在體育事業中發揮的淋漓盡致。而在跆拳道運動中也是如此,它強調了練習者學習與訓練中,要講文明,懂禮貌,尊重師長,團結友愛。“學武先學禮” 、“習武先習德” 。中國武術、武術散打都繼承和發揚了中國民族重禮儀、講道德的優良傳統。它們和跆拳道一樣,都有著一種內在的“尚武崇德”的精神。它不但可以培養人們尊師重道,講禮守信,寬待他人,嚴于律己;還可以培養人們勇敢、頑強、堅毅、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拼搏的精神。
2.4跆拳道禮儀可以培養大學生修身養性
練習者的修養只要是指個體的行為,其根本是在于改變自己,來適應和維護社會秩序。在道館和訓練中要講究禮儀,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求以禮待人,這是跆拳道對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揚。“禮儀”教育是一種具有良好心理品質的基礎教育,我們應該把它當作一種教育模式,滲透到教學訓練的各個環節中去,力爭將這種禮儀形式轉化為心理動力,使之成為練習者掌握技術、發揮水平的催化劑。心理品質更能激發運動員的斗志,使他們的技能水平得以最佳發揮。跆拳道運動緊張激烈,對抗性強,當我們面對艱難、困苦和遭受自我極限的挑戰時,我們可能產生放棄訓練、退縮和逃避的念頭。這時,我們一定要用堅定的意志去克服雜念,我們必須要學會堅定、忍耐和不屈不饒的精神,戰勝自身懶惰,激發我們的頑強拼搏和發奮向上、努力進取的精神。
3.結束語
我們應該大力提倡發展跆拳道禮儀教育,把禮儀的修養賦予在當代大學生道德規范之中,使禮儀教育更具有鮮明時代的特征和新的生命力,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新型社會主義國家,提高大學生的道德水準,發揮應有作用。隨著跆拳道運動像臺風一樣劇烈的吹向我國的同時, 跆拳道禮儀也隨之深深吹進了大學生生跆拳道實習者的心中, 猶如武德一樣促進著人們的頭腦操行水準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牛久偉. 淺析跆拳道的特點和作用[J]. 科技信息(科學教研), 2007,(19) .
[2] 牛久偉. 感受跆拳道的禮儀和精神[J]. 職業技術, 2007,(22)
[3] 黃臘梅,劉重新.中國傳統文化精神與跆拳道[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38(1):33—38.
[4]張令. 從跆拳道、柔道禮儀看中華武術禮儀[J]. 吉林體育學院學報, 2008,(01) .
[5]李愛華.從跆拳道禮儀看中華武術的武德教育[J].搏擊.武術科學2002009,(34)8,(11) .
作者簡介:
賴春(1993.5-)女,江西會昌人,贛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013級體育教育專業3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