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惠
【摘 要】在不同的經濟發展時期,建筑產品有不同的價格形式、定價主體和價格形成機制;定額計價方法和工程量清單計價方法,是我國建設市場發展過程中不同階段形成的二種計價方法。
【關鍵詞】定額;計價方法;工程量清單;區別
在不同的經濟發展時期,建筑產品有不同的價格形式,不同的定價主體,不同的價格形成機制;定額計價方法和工程量清單計價方法是我國建設市場發展過程中不同階段形成的二種計價方法。二者有以下方面的區別。
一、價格的表現形式不同
定額計價介于國家定價和國家指導之間。在此模式下,工程價格由國家直接確定或者由國家給出一定的指導性標準,承包商可以在一定的幅度范圍內予以競爭;工程量清單計價反應的是市場定價,在此模式下,工程價格在國家有關部門間接調控和監督下,由承發包雙方根據工程市場中建筑產品供求關系變化自主確定工程價格。
二、工程造價構成不同
(一)單位工程造價構成形式不同
按定額計價時單位工程造價由直接費、間接費、利潤、稅金構成,計價時先計算直接工程費,加上措施費共同構成直接費,再以直接費(或其中的人工費)為基數計算各項費用、利潤、稅金,匯總為單位工程造價。工程量清單計價時,造價由工程量清單費用(=∑清單工程量 X 項目綜合單價)、措施項目清單費用、其他項目清單費用、規費、稅金五部分構成,作這種劃分的考慮是將施工過程中的實體性消耗和措施性消耗分開,對于措施性消耗費用只列出項目名稱,由投標人根據招標文件要求和施工現場情況、施工方案自行確定,以體現出以施工方案為基礎的造價競爭;對于實體性消耗費用,則列出具體的工程數量,投標人要報出每個清單項目的綜合單價。
(二)分項工程單價構成不同
按定額計價時分項工程的單價是工料單價,包括人工、材料、機械費,工程量清單計價分項工程單價一般為綜合單價,除了人工、材料、機械費,還要包括管理費(現場管理費和企業管理費)、利潤和必要的風險費。
采用綜合單價更直觀的反映了各計價項目(包括構成工程實體的分部分項工程項目和措施項目、其它項目)的實際價格,便于工程款支付、工程造價的調整和工程結算,避免了因為取費產生的一些糾紛。綜合單價中的直接費、費用、利潤由投標人根據本企業實際支出及利潤預期、投標策略確定,是施工企業實際成本費用的反映,是工程的個別價格。綜合單價的報出是一個個別計價、市場競爭的過程。
三、單位工程項目劃分不同
按定額計價的工程項目劃分,即預算定額中的項目劃分,以施工工序為主,內容單一有一個工序即有一個計價項目,其劃分原則是按工程的不同部位、不同材料、不同工藝、不同施工機械、不同施工方法和材料規格型號,劃分十分詳細。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工程項目劃分以工程實體為對象,定額項目的劃分有較大的綜合性,將形成某實體部位或構件必須的多項工序或工程內容并為一體,能直觀地反映出該實體的基本價格,它考慮工程部位、材料、工藝特征,但不考慮具體的施工方法或措施,如人工或機械、機械的不同型號等,同時對于同一項目不再按階段或過程分為幾項,而是綜合到一起,如:磚砌化糞池按座綜合了挖土方、作墊層、池底板、砌磚池、抹灰、回填等。錨桿支護按每平方米綜合了鉆孔、制漿、壓漿、錨桿制作、張拉錨、噴射砂漿等工序或工程內容。這樣能夠減少原來定額對于施工企業工藝方法選擇的限制,報價時有更多的自主性。
工程量清單中的量應該是綜合的工程量,不是按定額計算的預算工程量。綜合的量有利于企業自主選擇施工方法為基礎競價,能使企業擺脫對定額的依賴,建立起企業內部報價及管理的定額和價格體系。
定額計價模式中計價項目的工程實體與措施合二為一。即該項目既有實體因素又包含措施因素在內。而清單計價模式工程量計算方法是將實體部分與措施部分分離,有利于業主、企業視工程實際自主組價,實現了個別成本控制。
定額計價模式的項目劃分中著重考慮了施工方法因素,限制了企業優勢的展現,而清單計價模式的項目中不再與施工方法掛鉤,是將施工方法的因素放在組價中由計價人考慮。
四、編制工程量的主體不同
在定額計價方法中,工程量分別由招標人和投標人分別按圖計算。而清單計價方法中,工程量由招標人統一計算或委托有關工程造價咨詢資質單位統一計算,工程量清單是招標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各招標人依據招標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單,根據自身的技術裝備、施工經驗、企業成本、企業定額、管理水平自主填寫單價和合價。
五、計價依據不同
這是清單計價和按定額計價的最根本區別。按定額計價的唯一依據是國家、省、有關專業部門制定的各種定額,其性質為指導性;而工程量清單計價的主要依據是清單計價規范,其性質是含有強制性條文的國家標準,包括企業生產要素消耗量標準、材料價格、施工機械配備及管理狀況、各項管理費支出標準等。目前可能多數企業沒有企業定額,但隨著工程量清單計價形式的推廣和報價實踐的增加,企業將逐步建立自身的定額和相應的項目單價,當企業都能根據自身狀況和市場供求關系報出綜合單價時,企業自主報價、市場競爭(通過招投標)定價的計價格局也將形成,這正是工程量清單所要促成的目標。工程量清單計價的本質是要改變政府定價模式,建立起市場形成造價機制,只有計價依據個別化,這一目標才能實現。
六、施工措施性消耗納入位置不同
定額計價沒有區分施工實物性消耗和施工措施性消耗,籠統的置于一起,工程實體與措施合二為一;而工程量清單計價把施工措施與工程實體項目進行分離單列,并納入競爭的范疇。
七、工程量計算規則不同
定額計價模式按分部分項工程的實際發生量計量,而清單計價模式則按分部分項實物工程量凈量計量,也不包含工程量合理損耗;當分部分項子目綜合多個工程內容時,以主體工程內容的單位為該項目的計量單位。如挖lOm底面寬為1·8m,深2m的磚基礎土方,定額計價的工程量計算要考慮增加工作面及放坡因素,為:(1.8+2X0.2+2X0.33)x2XlO=57.2m3,清單計價中工程量的計算不考慮增加工作面及放坡,為1·8X2Xl0=36m3。又如清單計價的挖基礎土方中,包括破樁頭的工程內容時,無論破樁頭的工程量多大,均以挖基礎
土方的工程量m3為單位計價,破樁頭不再單列工程量。
八、合同價格的調整方式不同
定額計價方法形成的合同,其價格的主要調整方式有:變更簽證、定額解釋、政策性調整。而工程量清單計價方法,在一般情況下單價是相對固定下來的,減少了在合同實施過程中的調整活口,如果清單項目的數量沒有增減,能夠保證合同價格基本沒有調整,保證了其穩定性,也便于業主進行資金準備和籌劃。
九、結束語
總之,隨著工程量清單計價形式的推廣和報價實踐的增加,企業將逐步建立起自身的定額和相應的項目單價,使企業根據自身狀況和市場供求關系報出綜合單價,企業自主報價、市場競爭(通過招投標)定價的計價格局必將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