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梅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公路建設得到了迅猛發展,在推動公路事業的快速發展中,出現了公路管理職能交叉錯位、管理主體分散割裂、管理機制僵化等問題,提出了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新思路。
【關鍵詞】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
一、公路管理現狀
1.當地政府和人民缺少公路養護管理的意識。
我國農村地區公路建設工作是在近幾年內取得了明顯的進展,但同時,由于我國農村公路建設時間相對較短,所以在部分農村地區,特別是較為偏遠的農村地區,當地政府和人民對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意識較為淡薄。對于當地政府而言,其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意識淡薄主要體現在農村公路養護機制不完善、農村公路管理人員配備不到位、相關資金使用不規范等問題上,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會給公路養護工作增加難度,還會給當地居民日常生活中使用公路的行為造成錯誤的引導,從而導致部分居民認為農村公路可以肆意使用的錯覺。對于農村居民而言,其公路養護意識淡薄則主要體現在居民日常生活生產對公路使用行為等方面。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在我國部分農村地區普遍存在居民占用公路,違章建房等問題。與此同時,由于居民公路養護意識的淡薄,當公路養護管理人員對一些違章現象進行管理時,還極容易出現不服從管理,甚至抵抗管理的現象,這些問題都會給我國農村公路養護造成極為負面的影響。
2.公路養護體制不夠完善。
在我國目前公路的養護管理過程中,市場化的養護管理模式還沒有形成,公路養護的管理體制還不夠完善,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公路養護的效果。因此,為了順利展開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需要在完善養護管理機制的前提條件下,監督責任主體的明確過程。但是由于目前養護體制存在一定的缺陷,農村公路的養護工作往往沒有明確的管理人員,給農村公路的養護工作增加了很多困難,對開展農村公路的養護工作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3.農村公路工程質量不高。
農村公路建設受資金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影響,一直以來存在著公路技術等級低、抗自然災害能力差的問題。尤其對于山區農村公路而言,在缺少資金投入的情況下,公路的配套設施建設極為滯后,如邊坡、擋墻、護欄等安全防護設施嚴重缺失,一旦出現暴雨、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就會對公路行車安全構成極大威脅,同時這也給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增加了難度。
4.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難度較大且養護隊伍專業性較差。
為了促進扶貧工作的開展,近幾年來我國為多數特困農村地區建設了公路,但由于這些農村大多處于較為偏遠的地區,所以相關公路建設的難度較大,而又由于這些地區由于地理環境和氣候等的影響,所建設的公路不僅使用壽命相對較短,而且養護難度明顯偏大。與此同時,由于絕大多數農村地區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是由當地村民擔任,而這些村民不僅缺少專業的養護工具,還缺少必要的養護知識,這樣就會導致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質量得不到應有的保障。
二、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新思路
1.通過宣傳教育等方式提高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意識。
公路養護管理意識的存在與否、強烈與否會直接影響到當地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執行情況。因此,為了使得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開展更加順利,政府應該加強對相關意識的培養與教育。當然,相關部門可以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對于政府人員來說,相關部門可以通過組織學習與交流的模式,讓部分工作人員去到一些公路養護管理較為優良的地區進行實地的考察與交流,通過學習其他地區優秀的公路養護管理經驗來提高自身對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認識。其次,對于當地村民而言,相關部門可以組織宣講活動,讓村民通過宣講切實的認識到公路對自身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性,從而讓村民養成“人人養護、人人有責”的思想觀念,而這不僅可以大大降低公路養護人員的管理難度,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路養護管理的成本。
2.完善農村公路的養護體制。
對于我國目前的公路養護體制而言,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導致公路養護的有效性很難得到提升。因此,農村公路養護體制的完善成了做好公路養護工作的前提條件。在完善公路養護體制的過程中,需要將公路各個養護機構、養護組織之間的關系捋順,在縣級、鄉級和村級的政府部門都建立專門的公路養護機構,培養從上到下重視公路養護的氛圍,把農村公路的養護工作落實到實處。當然,養護農村公路的方法多種多樣,在科技發展的潮流下也要保持持續的創新,將分散養護和集中養護兩種方式結合到一起,提升公路養護的成效。
3.提高農村公路工程質量。
公路工程質量高低關系到后續養護工作的有序開展,所以農村公路要從嚴把工程建設質量關口入手,降低公路養護工作難度,提高養護管理水平。首先,優化農村公路設計,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如當地車輛類型、公路使用需求、當地經濟發展速度等因素,合理確定公路等級,設計路面結構。其次,落實工程質量管理制度,包括項目法人制、工程監理制、質量責任追究制、招投標制度等,對公路工程建設的全過程進行規范化、制度化管理。再次,健全工程質量保障體系,形成多層級的質量管理機制,包括交通主管部門指導、施工單位自檢、監理單位全程監管、村委會監督等,從而保證工程建設質量。通過在農村公路建設中落實質量管理控制措施,進而提高公路抗災害能力,減少公路養護人力、物力、財力投入。
4.建設專業化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隊伍。
對于農村公路養護工作而言,專業化的養護管理隊伍是提高養護管理質量與效率的基礎之一。因此,相關部門應該積極籌備專業化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隊伍,并適當的對公路養護管理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當然,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聘請專業的養護人員加入養護隊伍,或是讓專業人員對當地的養護隊伍進行指導,從而提升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隊伍的整體水平。
5.做好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籌備工作。
為了順利開展農村公路的養護工作,必須要有資金做保障,一旦沒有了資金的后盾,所有工作都不能開展,所以就要求相關的責任部門使用各種方法通過不同渠道來解決經費的問題。經費問題的解決除了借助于政府幫助以外,還有其它籌備資金的方法,比如說向社會求助,將獲得的資助用來緩解緊缺的公路養護經費;在政府部門做預算時爭取一部分資金,或者向相關部門提交補助的書面申請等等,都可以籌措到資金進而順利地展開農村公路的養護工作。
6.提高農村公路養護工作的技術含量。
作為農村公路養護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路的養護技術需要保證不斷的發展和創新。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以往采用的公路養護技術已經不能適應目前公路養護的各種需求,因此需要針對各地的實際情況進行不斷地探索來開發更好、更新、實用性更強的公路養護技術,定期或不定期對養護隊伍進行養護培訓,科普新的養護技術,提高公路養護工作中的技術含量,進而使公路養護工作的實效性和有效性得到提高,保證農村公路養護工作的順利展開。
三、 結語
農村公路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而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是農村公路使用的保障。因此,當地政府應該積極開展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并從多個方面找出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使得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水平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李青芳,柏建雄.論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存在問題及應對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01):268-270.
[2]農春棉,許世杰.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技術與市場,2014,(11):195-197.
[3]張宏宇.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J].南方農機,2016,(04):4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