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代》周刊12月14日文章,原題:中國是開放的全球新領軍者 有報道稱,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將出席下月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會議——這將是中國國家主席首次參會。此次年會于明年1月17日召開,距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國總統僅幾天。
在特朗普勝選攪動世界的當下,習決定出席該會議有爭取影響力的考慮。特朗普誓言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和其他自貿協定,最近更是急欲用關稅和市場準入控制懲罰中國這類競爭對手。多國領導人已對自由貿易和經濟開放的未來憂心忡忡。北京抓住這個機會,順理成章地成為經濟開放的捍衛者。
比如,不久前在秘魯舉行的APEC峰會上,中國領導人宣布,“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只會越開越大。”還呼吁亞太國家“堅定不移引領經濟全球化進程”。但別誤會,北京所講的開放和全球化與自由派所理解的開放不同——后者支撐了美國主導的經濟秩序。中國的經濟制度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北京提出的開放和全球化,屬于中國能主導的另一種經濟秩序的一部分,可稱之為“有中國特色的開放”。
中國似乎在擁抱開放和全球化,這對于那些擔心特朗普上臺后的未來國際經濟體系的國家頗具吸引力。在亞洲,中國支持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還承諾加快談判。以中國為中心的RCEP曾被視為TPP的配角。但如今它已成主角,因為它會帶來經濟實惠,且標準和要求也相對簡單。RCEP將把亞洲各國與中國更緊密相連,給北京提供巨大的地緣政治利益。
在亞洲以外,北京會拉攏那些受到特朗普勝選沖擊的國家。北京可能承諾繼續對外投資并重申歡迎美國加入亞投行,還會承諾擴大開放中國龐大的國內市場。在美國奉行保護主義及歐洲實力不濟的情況下,匯聚于達沃斯的政商領袖或許別無選擇,唯有指望中國領導全球。▲
(作者格威爾茨,陳俊安譯)
環球時報2016-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