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羅曉汀
隨著張藝謀導演的《長城》和程耳導演的《羅曼蒂克消亡史》今日上映,中國影市今年的高潮終于來了。這兩部強片將與12月下旬上映的成龍的《鐵道飛虎》以及王家衛監制的《擺渡人》,一起完成中國電影2016年的最后沖刺。
爭議《長城》能否講好故事
今年賀歲檔最大的一張牌應是張藝謀執導的《長城》。電影匯集馬特·達蒙、景甜、佩德羅·帕斯卡、劉德華、威廉·達福、張涵予、鹿晗、彭于晏、林更新、鄭愷、黃軒、陳學冬、王俊凱等中外演員。這部張藝謀籌備三年、制作費高達10億人民幣的奇幻怪獸片,講述北宋一支精英部隊在舉世聞名的長城上打怪獸的故事。從初期影評看,觀眾普遍對影片的視覺效果和特效給予好評,但故事深度、角色塑造依然遭遇質疑——張藝謀究竟能不能把這個中國“超級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講好,將是這個賀歲檔的最大懸念。
如果說《長城》是賀歲檔的王炸,那么舊上海黑幫題材、文藝范兒的《羅曼蒂克消亡史》則是一支奇兵。該片集結葛優、章子怡、淺野忠信、杜淳、鐘欣潼、袁泉、閆妮等明星陣容,但導演過《邊境風云》的程耳蟄伏四年回歸大銀幕所帶來的,卻是一部文藝史詩——影片采用非線性敘事,安排了復雜的故事線索和群戲,更讓葛優飾演一個從頭到尾保持嚴肅的黑幫頭目角色。這部不走尋常路的電影最終能否收獲觀眾認可,也成為賀歲檔巨大的未知數。
與這兩個未知數相比,23日上映的《鐵道飛虎》則被業內認為是這個賀歲檔最穩的一步棋——該片是成龍式招牌動作喜劇,也是成龍和丁晟導演繼《大兵小將》和《警察故事2013》后的第三度合作,加上黃子韜、王凱以及王大陸這些偶像加盟,這個飛虎隊抗日“干大事”的電影,比較符合賀歲檔觀眾審美,因此前景被看好。
與《鐵道飛虎》同日上映的,是由王家衛監制,改編自張嘉佳原創小說的同名電影《擺渡人》開拍前就引起媒體和影迷的關注。影片聚集梁朝偉、金城武、陳奕迅、楊穎等演員,梁朝偉更是回歸喜劇路線,重拾《東成西就》的喜劇表演。但也有影評人指出,影片光是劇本就改了118稿,還經歷10個月的魔鬼式拍攝,又號稱“用周星馳的方式講了個王家衛式的故事”。倘若沒有實質性的內容和體驗作為影片核心看點,強大的陣容和宣傳噱頭也很難說服觀眾進影院。影片能否超越國慶檔張嘉佳編劇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的8.1億票房和口碑,難講。
冷門撐起好口碑?
與《長城》《羅曼蒂克消亡史》同期上映的,還有《我在故宮修文物》和《少年》。根據藝恩電影統計數據,12月16日的全國排片,《長城》占比56.9%,《羅曼蒂克消亡史》占比22.7%,《少年》的排片率位列第三為5.8%,而《我在故宮修文物》排片率被擠到《血戰鋼鋸嶺》和《你的名字》之后,僅占2.1%。
紀錄電影《我在故宮修文物》記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技藝與傳承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狀態。劇集版于2016年1月在央視首播后,豆瓣評分高達9.4分,不少人給出“完美呈現工匠精神”的評價。《少年》是關于青春罪案的題材,在中國犯罪電影中并不多見。
好看≠好電影
今年賀歲檔影片較為多元,涵蓋奇幻怪獸特效大片、動作喜劇、愛情喜劇等多種較受歡迎的影片類型,且都劇情流暢、節奏明快、場面精彩,符合國內主流觀眾對于“好看”的定義,總體票房應該能夠與擁有《尋龍訣》《惡棍天使》《老炮兒》三大主力的2015年42億接近。
不過與觀眾樸素的觀感對應的是,2015年豆瓣打分平臺超過7分的國產影片共有27部,今年至截稿時,這一數字僅為15部。越來越多的娛樂選擇、降低的票房補貼、趨于理性的觀眾,這些客觀因素都對全年票房產生影響,但2016年內地票房增速下滑的根本原因,依然是觀眾不斷提升的觀影需求,無法得到優質電影內容的滿足。比起明星、IP和大投資,能夠為中國電影守住票房和口碑“長城”的,還得是好電影。▲
環球時報2016-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