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
長城上練膽
杜兆澤川,小名樂樂,2002年6月18日出生于甘肅省嘉峪關市,母親趙菊英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父親杜乃岐是一名鐵路工人,家里還有一個比他大9歲的哥哥。父母的寵愛、哥哥的保護,導致樂樂的膽子特別小,平日里也總喜歡黏著媽媽。
在媽媽的陪伴下,樂樂的語言得到極好地發展,3歲時的樂樂就已經認識1000多個漢字,英語詞匯量也達到了小學六年級的水平。雖然認識了很多字,但樂樂卻不喜歡與人溝通,經常待在家里一個人玩。這讓趙菊英有些憂心。
2006年1月,嘉峪關市舉行青少年才藝大賽,其中有個幼兒歌唱比賽,趙菊英給樂樂報了名,想帶著兒子來這里練練膽。樂樂準備了一段英語自我介紹,在家里背得滾瓜爛熟,可他往臺上一站,一句話也說不出來,腿還不停地哆嗦。這時,臺下傳來一陣陣笑聲,樂樂覺得所有人都在笑話自己,雙手把臉一捂,哭著跑下臺鉆進媽媽的懷里,樂樂告訴媽媽:“看到下面那么多人,我心里害怕。”
趙菊英認為,孩子膽小內向,喜歡贏卻接受不了失敗,這都是他成長路上的絆腳石,作為母親必須幫他改正過來。
為了鍛煉樂樂的膽量,趙菊英決定帶著4歲的樂樂去嘉峪關長城景區當志愿者,讓他跟陌生人打招呼、聊天。
2006年7月15日,趙菊英一家人來到了長城上。走了沒多遠,趙菊英就看到一個英國小伙子,她趕緊讓兒子去和那個英國小伙子打招呼。可樂樂緊緊拉住媽媽的手不放。
趙菊英鼓勵兒子道:“樂樂,如果你今天敢和那個大哥哥說話,媽媽就滿足你一個小愿望!”樂樂思考了片刻,向前邁了幾步,但很快又回來了:“媽媽,萬一他不理我,那就太丟臉了,別人會笑話我的。”媽媽拍拍他的肩膀:“別怕,大哥哥肯定會喜歡你的。再說你是小孩子,做什么別人都會覺得你可愛,絕對不會笑話你。”樂樂聽后猶猶豫豫地走過去,鼓起勇氣說了一句:“Hello!”那個英國小伙子聽后,熱情地朝他揮了揮手,還遞給他一顆糖。拿著糖,樂樂高興壞了,一頭撲進媽媽懷里:“媽媽,他能聽懂我的話,我太高興了。”
幾天后,趙菊英夫婦再次帶著樂樂上了長城。這一次樂樂比上次主動多了。那些外國友人也很熱情,蹲下來和他說話,還給樂樂很多好吃的零食。樂樂開心地告訴媽媽:“沒想到學英語好處這么大,能換來這么多好吃的,以后我要常來。”
從那以后,無論刮風下雨,還是冰天雪地,只要是節假日,樂樂就主動要求去嘉峪關長城景區,義務給外國友人當翻譯、導游。有一年冬天,天特別冷,樂樂從早上9點一直待到下午6點,帶的水凍成了冰,饅頭凍得像石頭一樣硬,工作人員很心疼,讓他早點兒回去,樂樂不愿意,堅持著給別人做導游,直到叔叔阿姨都下班時才走。事后,趙菊英夸兒子好樣的,男孩子吃點苦沒關系,這樣才能成長為一名真正的男子漢。
通過在長城上做志愿者,樂樂不僅增長了見識,還結識了很多國內外的朋友,甚至成了嘉峪關長城景區的一張“小名片”,很多游客都搶著跟他合影。最重要的是,樂樂的膽子變大了,說話不再輕聲細語,他變成了一個大大方方、積極勇敢的小小男子漢。
打造“夢想階梯”
很快,樂樂成了一名小學生。6歲的樂樂告訴媽媽,他的夢想是上哈佛大學。趙菊英對樂樂說:“考上哈佛大學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就像爬樓梯一樣,只有一步步把腳下的路走好了,才有可能爬到終點。”
在媽媽規劃的“夢想階梯”上,樂樂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多看書。一天晚上,樂樂坐在沙發上看英文版的《森林王子》,看著看著打起了瞌睡。媽媽心疼他讓他早點兒去睡覺,樂樂卻跑進衛生間用冷水洗了把臉,強忍著睡意說:“我說過今天必須把這本書看完,今天的事今天做。”然后他又認真地看起書來。通過努力,樂樂的成績突飛猛進,二年級只上了20天,就自學完了所有的課程,跳級升到三年級。
樂樂上三年級之前,趙菊英跟他好好談了一次話:“現在你大了,不需要爸爸媽媽整天跟在你后面,以后自己的事我希望你能自己做主。”自己能給自己當“管家”,樂樂特別開心,他給自己的“夢想階梯”制訂了下一步的計劃:除了英語外,再學一門外語。最終他選擇了西班牙語。
孩子喜歡,趙菊英當然全力支持,她托人買來了教材、磁帶和碟片。可當時找不到一名合適的西班牙語外教,誰來教樂樂成了一個大難題。樂樂知道后,對媽媽說:“媽媽,我想自己先學學看,如果不行再請人,行不行?”“你行嗎?爸爸媽媽都不會西班牙語,誰也幫不了你,你只能靠自己。”
樂樂點點頭:“有磁帶和碟片我就能行,學英語的時候,我不也是自學的嗎?”從那以后,樂樂自己給自己當老師,每天放學回來就自學西班牙語,一遍不會就聽兩遍,有些難懂的課文,他甚至要聽上百遍。
隨著樂樂看的書越來越多,涉獵的知識面擴大,他的“哈佛夢”變得越來越具體,“夢想階梯”又多了一個梯級:鍛煉身體。要想上哈佛,除了學習好,身體也很重要。于是,一家人制訂了晨跑計劃,每天早上6點起床,沿著迎賓湖公園跑一圈,樂樂成了當時晨練的人中年齡最小的一個。
2010年年底,嘉峪關市團委舉辦“感動青春”十大新聞人物評選活動,樂樂成為候選人。在競選中,樂樂不僅用中英文向大家介紹自己,還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藝,唱了多首西班牙文和英文歌曲。最終,樂樂不僅以高票當選“感動青春”十大新聞人物,還接到來自英、法、西班牙等6個國家的全額贊助留學邀請函。但是,趙菊英考慮孩子太小,還不適合出國,婉拒了這些熱情的邀請。
等待更出色的自己長大
與此同時,樂樂的想法也越來越成熟,他認為自己除了要學習好、身體好之外,還要更多地向這個世界推薦自己,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自己,每一個能上哈佛大學的人,肯定都是自信的。
于是,樂樂參加了“新東方杯”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并一舉奪得嘉泉賽區總冠軍;在中央電視臺英語演講風采大賽上,他獲得了甘肅賽區嘉酒分賽區小學低年級組的總冠軍,還被以色列國家電視臺邀請主持旅游節目。
2011年,樂樂參加中央電視臺的《天生我才》節目錄制,受到矚目;2012年,樂樂被甘肅省政府選中擔任“首屆國際文化產業大會暨第五屆甘肅省文博會”導游、翻譯;2013年,樂樂應邀參加了山東衛視的《中國少年派》節目和江蘇衛視的《一站到底》節目,展現了自己的風采。
最讓樂樂聲名鵲起的,則是他在安徽衛視的《超級演說家》節目中的精彩表現。在舞臺上,面對導師和觀眾,他大聲地說:“我有四個很大的夢想,上哈佛大學、成為一名賽車手、成為一名汽車設計師,而終極目標則是成為一名像奧巴馬那樣的偉大領袖。”
可惜的是,樂樂畢竟還是一名中學生,學習的地位不可撼動,最終無緣參加決賽。由于怕孩子情緒受到影響,回家后,趙菊英一直想方設法逗樂樂開心。沒想到,樂樂笑著說:“媽媽,這點小事算不了什么,就算以后去申請讀哈佛大學,我也有可能面臨失敗。我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一次不行就兩次,只要不放棄,我肯定能一步步爬到終點。”說完,他還朝媽媽做了個加油的手勢。
2014年6月初,中央電視臺“希望之星”節目組主辦了2015年英語風采大賽國際賽,決賽將在哈佛大學舉行。樂樂告訴媽媽:“我一定要走進決賽,去看看哈佛大學。”帶著這個信念,樂樂過五關斬六將,不僅進了決賽,還在決賽中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績。
賽后,樂樂好好地逛了逛哈佛大學。看著這里的一草一木,樂樂覺得既陌生又熟悉,因為關于哈佛的歷史,他已經讀了太多太多。在附近的郵局,樂樂給媽媽寄了一張明信片:媽媽,站在哈佛大學校園里,我的夢想第一次如此真實。
2015年3月,樂樂榮獲“全國美德少年”稱號。6月1日,作為甘肅省優秀少先隊員代表,樂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了中國少年先鋒隊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并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
從北京回來后,幸運再度降臨,樂樂終于和預約的哈佛大學招生官見面了。他跟招生官談了自己的學業、夢想和對未來的規劃。招生官十分喜歡眼前這個滿懷理想的孩子,同時也為樂樂申請就讀哈佛大學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并表示一定會在哈佛大學等著他到來。
2016年9月,樂樂升入高中,除了英語、西班牙語之外,他還自學了法語。他說只有足夠努力,才能在未來迎接出色的自己,而他現在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自己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