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蘅+何家
在不孕女性中,宮腔粘連的比例為5%~22%,做一次人工流產就有可能導致宮腔粘連,粘連的子宮就像一片荒漠,很難成功孕育胚胎。因此,女性要珍惜每一次懷孕的機會,不要隨便做人工流產。
做人工流產易導致宮腔粘連
今年28歲的阿麗已做過4次人工流產,現在她的宮腔粘連得幾乎看不見原貌。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宮腔鏡中心副主任醫師范佳穎說:“阿麗的宮腔已經粘連得像一片荒漠,今后她想懷孕,恐怕只能是夢想了。”范佳穎坦言,每次見到因為反復做人工流產而導致宮腔粘連的患者,她都特別替她們著急。
據了解,我國宮腔粘連的發病率居高不下,并隨著每年做宮腔手術人數的增加呈上升趨勢。統計資料顯示,在能引起宮腔粘連的宮腔操作史中,與妊娠相關的高達91%。這其中包括由多次人工流產、刮宮所致的宮腔粘連,其發生率高達25%~30%。另外,產后刮宮發生宮腔粘連的比例為9%~30%,流產后清宮引發的宮腔粘連的比例為7.7%~30.2%。
此外,宮腔鏡子宮內膜手術、宮腔鏡子宮肌瘤剔除手術、宮腔鏡子宮畸形手術都可導致宮腔粘連,其發生率分別為:52.8%、40.0%和37.5%~88%。宮內感染和盆腔結核也可導致宮腔粘連。
如果說子宮肌瘤剔除手術、子宮畸形手術等所導致的宮腔粘連是為了治病,情非得已,那因為人工流產所導致的宮腔粘連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范佳穎說:“作為女性,真應該好好呵護自己的子宮,謹慎對待人工流產等對子宮造成創傷的手術,預防宮腔粘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采取避孕措施。”
宮腔粘連導致不孕
范佳穎說,宮腔粘連使胚胎難以在子宮著床,從而導致不孕,而且手術后發生再粘連的概率高達62.5%,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方法預防術后再粘連,所以即使做了宮腔鏡手術,術后妊娠率也僅為22.5%~33.3%。
宮腔粘連的主要癥狀有:閉經、月經量少、痛經、不孕和復發性流產。它通過影響精子在宮腔內的存活,使受精卵無法著床,導致輸卵管堵塞、粘連等而引起不孕和流產。
宮腔粘連分為輕度、中度、重度。輕度:0~8分;中度:9~18分;重度:19~28分。評分越高,說明宮腔粘連越嚴重,治療效果越不理想,受孕率越低。
有人簡單地認為,隨著醫學的進步,懷不上孩子可以通過人工授精、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技術解決,殊不知他們忽略了一點,如果是宮腔粘連導致的不孕,意味著子宮內膜遭到了破壞,胚胎著床的土壤從“綠洲”變成了“荒漠”,即使輔助生殖技術再先進,對于這種情況也是束手無策的。
如何預防宮腔粘連
“避免或減少宮腔操作是預防宮腔粘連的關鍵,所以要盡量避免意外懷孕,減少人流、清宮的次數。” 范佳穎說。
那么,怎么才能避免意外懷孕呢?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流產后關愛(PAC)門診”資深護士長潘玉鴻說,意外懷孕主要是大家存在五個認識誤區:一是相信體外排精、安全期避孕。調查發現,體外排精、安全期避孕的失敗率為30%。二是吃緊急避孕藥很安全。其實,這種方法的失敗率為10%~20%,而且容易導致月經不調等副作用。三是戴了安全套就一定安全。其實未必,有的安全套存在質量問題。四是常服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對身體不好。研究顯示,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不會影響生育能力和身體健康。五是放宮內節育器影響健康。實際上,醫生會根據患者的B超檢查等情況推薦最適合個體的器械,把對身體的傷害降到最低。
潘玉鴻說,目前得到醫學界公認的女性高效避孕方法只有三種:服復方短效口服避孕藥、放置宮內節育器和做輸卵管結扎手術,這些避孕方法的成功率可達到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