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明亮+劉學彬+劉侶丹+徐茂芹


摘要:2016年7月2日在丹棱縣、洪雅縣,峨嵋山市采集鮮藤椒112份,并對112份素材感官品質色澤、滋味、氣味及果形特征進行量化評分。結果表明,三個產區色澤、滋味、氣味及果形特征的表現差異大。丹棱縣鮮藤椒的色澤、滋味、氣味及果形特征均達到優等品水平,峨嵋山市鮮藤椒的色澤、滋味、氣味及果形特征最差。
關鍵詞:鮮藤椒;感官品質;研究
中圖分類號: S573.9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 DOI編號: ? 10.14025/j.cnki.jlny.2016.20.016
? ?藤椒,又名香椒子,屬蕓香科花椒屬,果面密生突起疣狀腺點(油胞),色澤為綠色或黃綠色。其果皮富含揮發油和脂肪,化學成分主要有揮發油、生物堿、酰胺、香豆素等[1],其味芬芳易揮發,口感香麻,是著名的香料和油料。藤椒原產地在四川眉山市丹棱縣、洪雅縣,峨嵋山市。隨著在各地菜肴尤其是川菜中的廣泛使用,原來野生或半野生的藤椒已在眉山、峨嵋及四川其他地區大量栽培,在產區全部以鮮藤椒的方式進行銷售。鮮藤椒的大小、形狀、味道、色澤、口感、質地等感觀品質對消費者來說至關重要,在無法快速、準確地了解鮮藤椒主要化學成分含量、重金屬及有害物質高低、農藥殘留量高低的情況下,藤椒的外觀現狀決定著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感官品質的研究在其他作物上都相繼開展起來,而鮮藤椒上尚未見專門的報道。本研究借鑒花生感官品質的研究方法,結合花椒質量等級標準(LY/T1652-2005)和花椒(GB/T30391-2013)確定了鮮艷藤椒感官評價標準,對三大原產地感官品質進行量化評定,以期發掘我國藤椒優異種質資源,為新品質選育提供優良親本[2-4]。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 ?用于品質鑒定的材料,2016年7月2日上午,在四川省眉山市丹棱縣、洪雅縣,峨嵋山市藤椒產地田間隨機采集八成熟鮮藤椒112份,其中丹棱縣采集40份,洪雅縣采集35份,峨嵋山市采集37份。
1.2 試驗方法
1.2.1 樣品制備和鑒定方式
? ?將采集樣品放置在透氣塑料小框中,并蓋上不滴水的濕布,全部送達后每份樣品剔除蟲害果、霉變果、發黑果、果梗、葉,放置于培養皿中,各培養皿所盛樣品數量均勻一致,對各培養皿進行編號,一次性送樣鑒定,鑒定時選擇重復能力、識別能力強的人員20~30人組成評定小組,評定人員于下午2點鐘在分析室里進行鑒定,每鑒定一個樣品后,用溫水洗手并用25℃左右的溫開水漱口。
1.2.2 鑒定標準
? ?依據花椒質量等級標準(LY/T1652-2005)和花椒(GB/T30391-2013)的指標和試驗方法,借鑒青花椒風味研究結果確定鮮藤椒感官評價標準,見表1。
2 結果與分析
? ?由表2可以看出,丹棱縣鮮藤椒各項指標都符合優等品標準;洪雅縣鮮藤椒色澤、滋味符合優等品標準,氣味、果形特征符合一等品標準;峨嵋山市鮮藤椒各項指標只符合一等品標準。丹棱縣鮮藤椒的各項指標都優于洪雅縣鮮藤椒和峨嵋山市鮮藤椒,峨嵋山市鮮藤椒的各項指標都比洪雅縣鮮藤椒和丹棱縣鮮藤椒略差。
3 結論與討論
? ?研究表明,丹棱縣鮮藤椒、洪雅縣鮮藤椒、峨嵋市鮮藤椒在色澤、滋味、氣味、果形特征的表現存在明顯差異。相比較而言,丹棱鮮藤椒各項指標較優;洪雅鮮藤椒在色澤、滋味較優,氣味、果形特征較差;峨嵋山市鮮藤椒的各項指標較差,特別是氣味。丹棱縣、洪雅縣、峨嵋市藤椒栽培區的土壤、地形、氣候差異性不大,三地鮮藤椒的這種特性應該與其藤椒品種類別有相當大的關系。經走訪調查,丹棱縣是全國最早馴化栽培藤椒的地區。
參考文獻
? ?[1] 付陳梅,闞建全,陳宗道,趙國華.花椒的成分研究及其應用[J].中國食品添加劑,2003(04):83-84.
? ?[2] ?LY/T1652-2005 花椒質量等級標準[S].
? ?[3] ?GB/T30391-2013 花椒[S].
? ?[4] 陳靜,吳蘭榮,張成松.花生感官品質研究[J].花生學報,2004.33(01):24-27.
? ?作者簡介:古明亮,本科學歷,四川茂華食品有公司,研發工程師,研究方向:經濟林栽培及加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