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荷英
摘要: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精細的程度,不僅關系幼兒的安全,而且直接影響幼兒園的聲譽,體現師德教風。班級管理是否到位,直接體現班級整體的面貌好壞,也關系各項活動的開展及開展的質量。所以,做好班級管理需要老師既用心,又用腦,隨時發現問題,不斷改進方法。
關鍵詞:幼兒教育 班級管理 管理方法
班級是幼兒園的基層組織,是實施幼兒園保教任務的基本單位。對幼兒來說,班級是具體的生活環境,其大部分活動都是在班級內進行的,因此,班級對幼兒的發展有直接影響,幼兒的健康成長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決于班級保教工作的實施和管理。班級更是一個小社會,包含教學和教學以外方方面面的內容。認真做好班級的常規管理工作,讓班級工作井然有序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教師該如何實施班級管理呢?
一、愛幼兒,融洽師生關系
在幼教實踐中,我深深地感到,愛是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愛使幼兒感到安全和滿足。師生關系不同于親子關系,沒有天然的血緣關系,教師只有付出真誠的愛,才能與孩子心靈相通。
對于剛入園的小班幼兒來說,由于剛離開家長的懷抱,無法在短時間內適應分離焦慮的情緒,因此導致不愿進食午餐,不肯午睡,個別孩子甚至整整一個月哭聲不斷。面對這樣的孩子,我深知不能因為耳邊不絕的哭聲而產生急躁厭煩心理,不能急于求成。我采用親一親、抱一抱、撫一撫的方法,耐心從容地了解孩子們的需要,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滿足及他們愉快的情緒,讓他們信任老師,和老師成為朋友,我深信“愛人者,人恒愛之”。當孩子看到我時,我都會微笑著主動與他們打招呼,向他們問好,和他們握手,多給孩子一些擁抱:當孩子有疑問時,我會熱情地解疑:當孩子有進步時,我不僅會伸出拇指給予夸獎,而且會親親小臉蛋以示肯定;當孩子遇到挫折時,我也不忘給個擁抱,激勵他繼續努力。在這種親和力的影響下,為幼兒營造一種和諧、平等、自由、愉快的環境氛圍,讓幼兒有話敢說,有話可說。在生活中做孩子們的大姐姐,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師的愛,使每個孩子對老師產生認同和依戀,給孩子們似家又勝似家的感覺,讓孩子們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愉快地生活、學習、長大。
二、常規工作緊抓不懈
《綱要》指出,建立科學的生活常規,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幼兒這些良好、文明的行為習慣正是班級開展工作的保證。因此,常規工作不容忽視。在日常教育中,我和搭班老師注重多途徑、多渠道對幼兒進行行為習慣的培養。如為了更好地促進良好班級常規的形成,我們設立了班級“小小管理員”,就是請幾個自控能力好的幼兒參與到班級管理中,監督小朋友的行為,這樣不僅可以不放任幼兒違規,而且可以減少老師的工作量,真可所謂一舉兩得。
三、寓教于樂。讓幼兒自由、快樂學習。
教學活動是實現教育目標的手段,而選擇什么樣的教育活動,如何選擇與組織,將極大地影響幼兒的興趣與教育效果,從而影響幼兒的最終發展。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采用游戲、參觀、娛樂等形式讓幼兒充分活動,在玩中學。如數學活動,對孩子來說是枯燥、抽象的,我寓數學活動于游戲中,使之變得生動有趣。以情境化的教學幫助孩子從簡單到復雜,從具體到抽象理解概念。
為使孩子們能輕松、自主地在活動中得到發展,我讓孩子們參與環境創造,并根據他們的興趣和各年齡班的特點創設相適宜的活動區。如小班孩子戀家,我就為他們設置“娃娃家”、“玩具店”、“電話亭”等,到了中班,孩子們有了一定的集體責任感,就設立“小小值日生”,到了大班,我根據孩子的能力和水平,提供有難易之分的活動區操作材料,促使幼兒在不同的水平上得到充分發展。
四、觀察分析幼兒,正確做出評估
觀察評估幼兒的目的,在于有針對性地提供與其相適宜的教育,加快幼兒的發展速度,調整幼兒的發展方向。為此,我通過一日觀察記錄,建立幼兒的個人檔案,隨時地、階段性地、系統地觀察記錄幼兒的發展變化,不斷變化教育對策,使教育真正落實到幼兒身上,有效地促進每一位幼兒的發展。
1.設立一日觀察記錄本。為了如實地記錄下幼兒成長中有趣的、有價值的、值得記取的事件或需要我付諸更多注意予以改善的問題及教訓,對每一個幼兒向什么方面予以指導,我隨時觀察幼兒的反應和表現,并記下幼兒的一些現象,對幼兒在活動中的各種表現做出評價,以此對教育活動的效果做出分析和判斷。在記錄幼兒活動的同時,我記下自己的工作和思考如指導方法是否適當,指導方向是否正確,是否與幼兒的發展狀況吻合,以便尋求最佳教育方法和途徑。
2.建立幼兒的個人檔案。為了確保對所有幼兒都進行一定的觀察、評估,我對全班幼兒進行了定期的、有計劃的、系統的觀察和記錄,建立幼兒的個人檔案。首先擬定觀察目標及評判標準,然后設計觀察表格如一周幼兒發展評估表、階段幼兒發展現狀分析等。針對幼兒在發展中的不平衡、弱點而制定不同的教育措施,做到觀察評估與分析相對應,分析與措施相對應,加深對幼兒系統性的了解,逐漸建立起幼兒個體發展的綜合性資料檔案,真正做到因人施教。
五、開展多種形式的家園合作
家園間要建立經常性的雙向溝通,家園雙方要隨時互通信息、交流看法,這樣我們才能全面了解孩子的發展情況,從而在教育上達成共識,提高班級管理質量。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了解到:許多家長都認為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是幼兒園的事、是教師的事。另外,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在家都是嬌生慣養,因此有些工作開展得不是很好。為了保證班級管理順利進行,取得最佳效果,在每學期初召開家長會,向家長介紹我們將要開展的一些工作、幼兒開學來的一些情況、家長將要配合的一些事情、提出家園合作的重要性等;同時,我們通過家長園地、家校路路通、班級博客、推選家長委員和家長開放日活動等和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了解到,只有家長切實參與,才能促使幼兒身心和諧地發展,才能將班級管理得更好。
總之,幼兒園班級管理是一件瑣碎而繁忙的工作,但只要抱著一顆充滿愛的心,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