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敏君
(中山市人民醫院藥學部中山521403)
我院兒科門診疾病譜分布與抗菌藥物應用情況分析
鄒敏君
(中山市人民醫院藥學部中山521403)
目的:分析我院兒科門診疾病譜與抗菌藥物應用情況,評價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合理性,為規范應用抗菌藥物提供必要依據。方法:通過隨機調查我院2014年上半年兒科門診處方5000張,整理分析統計抗菌藥物處方提示兒科疾病譜分布及與使用抗菌藥物的關聯情況、抗菌藥物的種類以及聯合用藥情況。結果:所有處方中抗菌藥物處方3150張(占63%),其中單用抗菌藥物的處方1701張,主要是頭孢菌素類、大環內酯類,二聯抗菌藥物應用處方676張,抗菌藥物聯用抗病毒藥物處方773張。結論:本院兒科門診接診以感染性疾病居多,使用抗菌藥物幾率高于WHO標準,為保障兒童這一特殊群體用藥安全,我們應加強用藥管理。
兒科 疾病譜 抗菌藥物
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群體,由于免疫力較不完善,存在較多感染風險,兒科門診疾病分布多為感染性疾病。同時兒童肝腎功能發育較正常成人弱,因此兒科用藥尤其需要慎重選擇[1]。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兒科門診的用藥處方,對我院兒科門診因疾病譜分布形成的抗菌藥物應用情況進行統計,為臨床用藥提供依據,具體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4年上半年兒科門診的處方5000張,門診處方病情診斷,抗菌藥物處方數量、抗菌藥物種類、單一用藥及聯合用藥情況。
2.1疾病譜的抗菌藥物使用情況
支氣管肺炎1876例,使用抗菌藥物1366例,占72.81%。
腸炎432例,使用抗菌藥物628例,占83.17%。
咽炎371例,使用抗菌藥物292例,占78.7%。
消化不良192例,使用抗菌藥物17例,占8.54%。
皮疹157例,使用抗菌藥物15例,占9.55%。
手足口病195例,使用抗菌藥物123例,占63.07%。
鼻炎169例,使用抗菌藥物89例,占52.66%。
其他853例,使用抗菌藥物319例,占37.39%。
2.2疾病譜抗菌藥物聯用情況
支氣管肺炎使用抗菌藥物1366例,單一抗菌藥物892例,二聯抗菌藥物90例,三聯抗菌藥物9例,抗菌藥物聯用抗病毒藥物375例。
扁桃體炎使用抗菌藥物628例,單一抗菌藥物321例,二聯抗菌藥物54例,三聯抗菌藥物0例,抗菌藥物聯用抗病毒藥物253例。
腸炎使用抗菌藥物298例,單一抗菌藥物173例,二聯抗菌藥物24例,三聯抗菌藥物0例,抗菌藥物聯用抗病毒藥物101例。
咽炎使用抗菌藥物292例,單一抗菌藥物249例,二聯抗菌藥物21例,三聯抗菌藥物0例,抗菌藥物聯用抗病毒藥物22例。
消化不良使用抗菌藥物17例,單一抗菌藥物17例,二聯抗菌藥物0例,三聯抗菌藥物0例,抗菌藥物聯用抗病毒藥物0例。
皮疹使用抗菌藥物15例,單一抗菌藥物14例,二聯抗菌藥物0例,三聯抗菌藥物0例,抗菌藥物聯用抗病毒藥物1例。
手足口病使用抗菌藥物123例,單一抗菌藥物17例,二聯抗菌藥物4例,三聯抗菌藥物0例,抗菌藥物聯用抗病毒藥物102例。
鼻炎使用抗菌藥物89例,單一抗菌藥物75例,二聯抗菌藥物8例,三聯抗菌藥物0例,抗菌藥物聯用抗病毒藥物6例。
其他使用抗菌藥物322例,單一抗菌藥物185例,二聯抗菌藥物57例,三聯抗菌藥物2例,抗菌藥物聯用抗病毒藥物78例。
3.1疾病譜特點:本院兒科門診就診患者中,感染性疾病患者占大多數,前10位疾病中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約占55%。以支氣管肺炎為例分析其原因:嬰幼兒時期由于上呼吸道的解剖生理特點和本身處于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狀態,加之護理不當,氣候改變和不良環境因素等,易導致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發生,治療原則以對癥處理及抗感染藥物的使用為主[2]。因此分析本院兒科門診疾病譜特點,對于正確衡量兒童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藥物起關鍵作用。
3.2抗菌藥物品種應用合理:本院兒科門診抗菌藥物以頭孢類、大環內酯類為主,這兩類藥物抗菌效果好,大環內酯類藥物對于兒童支原體感染引發的肺炎也具有相當理想的療效,兩種藥物對于兒童毒副作用比較小,安全性高,可作為兒童感染性疾病治療首選藥物。
3.3抗菌藥物聯合應用:二聯抗菌藥物應用總量不多,但是常見聯用組合為頭孢類+頭孢類、頭孢類+大環內酯類,依據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原則,作用機制近似的同類抗菌藥物因其競爭同一靶點產生拮抗作用,降低藥物療效且增加副作用,不適合聯用。本文調查頭孢類+頭孢類等β-內酰胺酶類之間聯用較廣,不符合抗菌藥物使用原則。
其次兒科門診抗菌藥物聯合抗病毒藥物比例較高達18.76%,抗菌藥物聯合抗病毒藥物常被作為無明顯用藥適應癥疾病治療,或者將抗菌藥物作為抗病毒感染用藥,直接影響臨床的治療效果,諸多不合理應用,極易造成多種耐藥菌的產生。
3.4藥師的監督效應較弱:作為處方監督者,患者取藥時藥師要嚴格核查處方,及時處理用藥不合理情況,定期抽查處方檢查不合理處方。隨著醫療法律法規的健全,各職責落實,藥師的職責涉及用藥的合理性,身為藥師必然要明確法律責任,熟悉掌握專業知識,盡自己的職責確保臨床用藥的合理性,提高用藥的安全及有效性。
在臨床用藥,尤其是兒童這一特殊群體更應該慎重。在病毒性感染治療時不必應用抗菌藥物,尤其是無任何臨床適應癥時禁用;對于細菌感染性疾病,首選單一抗菌藥物,會減少副作用,同時避免耐藥菌群的產生。在兒科抗菌藥物的應用中,醫師應該嚴格依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以患兒疾病為中心,準確診斷,使用療效好價格低廉的藥物,避免抗菌藥物的濫用、不合理應用,規范抗菌藥物用藥。
[1]熊凌云,蔡冰心.我院兒科門診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35):16.
[2]楊建東,楊鑫,梁建新.隴南市2010年兒童疾病譜排序分析及建議[J].中外健康文摘,2012,35:61-62.
[3]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總后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S].2008.
R95
B
1672-8351(2016)10-01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