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藏羊指羔羊從斷奶后到第一次配種的公、母羊,多在2~18 月齡,其特點是生長發育較快,營養物質需要量大,如果此期營養不良會顯著影響其生長發育,從而形成個頭小、體重輕、四肢高、胸窄、軀干淺的體型。
一、育成藏羊的飼養
1.育成母羊的飼養
(1)2月齡。除了做好一般的日常管理外,要及時去勢,定期驅蟲,經去勢的羊性情溫順,便于管理,容易育肥,并且可減輕羊肉膻味,提高羊肉品質。羔羊去勢一般在出生后兩個月左右。藏羊的驅蟲工作很重要,一般春秋兩季各驅吸蟲、線蟲一次,每隔兩個月驅絳蟲一次,春、秋、冬季各驅外寄生蟲一次。
(2)6~9月齡。由于藏羊生長發育較快,對營養的需求也相對較多,要在本地羊日糧基礎上進行適當補飼。補飼多少一般根據增重要求和不同季節青飼料的資源情況而定。一般春季出生的羔羊,在飼草資源較好的地方,除斷奶前后和上市前育肥需適當補飼外,其他時間可以不補飼。而秋冬出生的羔羊一般都要補飼,否則,影響了前期的生長發育。一般按羊體重的0.5%~1%補飼混合精料。
2.育成藏羊的飼養
育成公羊是指從斷奶到配種前的青年公羊,也就是未來的種公羊。這一階段是公羊骨骼和器官全面生長發育的時期,是形成生產能力的重要階段,如果飼養不良,就會影響其一生的生產性能。公羊育成期的精料參考配方為:玉米65%、豆粕23%、麩皮7.7%、菜籽餅3%、鹽0.5%、磷酸氫鈣0.5%、小蘇打0.2%、多維粉0.01%、腐殖酸鈉0.02%、亞硒維E粉 0.01%、微量元素0.01%、魚肝油 0.05%。3~4月齡育成公羊,每只羊每天補飼精料200~230克,青綠飼料3.0~3.5公斤,每天3次。5~6月齡,每只羊每天補飼精料260~300克,青綠飼料6~8公斤,每日3次。
二、育成藏羊的管理
1.分群
斷乳以后,羔羊按性別和大小、強弱分群,加強補飼,按飼養標準采取不同的飼養計劃,按月抽測體重,依據增重情況調整飼養計劃。羔羊在斷奶組群放牧后,仍需延續補喂精料,補飼量要依據牧草情況決定。
2.單槽補料
育成藏公羊可群放牧,但補飼時要采用單圈或栓系單槽飼喂。
3.打耳標
羊的編號便于識別和記錄系譜、生長發育、生產性能等,現在多采用耳標法。一般情況下羔羊在出生3天內就應打塑料耳標,以免時間長記憶不清。
4.生長發育測定
為了掌握育成羊的生長發育情況,在 4、5、12、18月齡進行外貌鑒定、測定、記錄體尺體重指標,為以后是否留作種羊用提供依據。(四川省阿壩州黑水縣農業畜牧和水務局 西拉木 郵編:6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