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琦
【摘 要】資產清查工作是資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方案的制定關系著清查工作能否順利進行,因此,一定要制定縝密的工作方案才能保證順利開展。
【關鍵詞】資產;清查;實施方案
為加強資產管理工作,摸清家底,核實賬實情況,有必要定期開展資產清查工作。而資產清查首要的任務就是制定方案,方案應從哪些方面闡述,以某高校資產清查方案為例進行總結分析。
1 政策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財政部令第36號),《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實施細則》相關規定執行。
2 工作原則和目標
按照“統一政策、統一方法、統一步驟、統一要求和分級實施”的原則,組織開展各單位資產清查和產權登記工作。
2.1 全面摸清家底
對各資產使用單位基本情況、財務情況以及資產情況等進行全面清理和核查,真實、完整地反映各資產使用單位的資產和財務狀況,為促進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有機結合奠定基礎。
2.2 完善監管系統
本次資產清查信息報送由資產信息系統自動生成數據信息。通過資產清查,進一步完善各資產使用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基本信息,充實各單位資產管理基礎數據庫,實施動態管理,為加強資產管理和預算管理提供數據支撐。
2.3 實現兩個結合
建立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相結合的工作機制,為完善資產配置、編制年度綜合預算、加強資產收益管理、規范收入分配秩序提供依據。
2.4 完善管理制度
根據資產清查發現和暴露的問題,全面總結經驗,認真分析原因,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和辦法,完善學校國有資產管理制度。
2.5 明晰產權關系
通過清查核實,確認產權歸屬,為產權登記工作打好基礎,提高資產管理水平和效益,實現國有資產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3 工作機構
3.1 成立學校資產清查工作領導小組
主要職責:審議資產清查工作方案;研究和解決學校資產清查工作中出現的有關問題;審議學校資產清查工作報告;將審議結果提交校長辦公會審定。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
主要職責:制訂資產清查工作方案并報資產清查工作領導小組審議;執行學校清查領導小組的決定并組織具體實施;填寫資產清查報表;形成資產清查工作報告;將學校審定的清查結果按要求報送省教育廳。
3.2 成立專項工作組
主要職責:制定專項資產清查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組織開展專項資產清查工作;對清理出的各項資產盤盈、盤虧、報廢及壞賬損失等,按照資產清查要求進行分類,提出相關處理建議;委托中介機構對清查結果進行專項審計。
3.3 各資產使用單位成立由主要領導牽頭的資產清查工作小組,并指派1~2名專職人員負責此次資產清查工作。
主要職責:根據學校和專項資產清查組的安排和要求,負責本單位占有使用資產清查工作,做到賬實、賬卡相符,不重不漏,查清資產來源、去向和管理情況。對資產清查出的盤虧、盤盈資產,按照資產分類,及時辦理登記手續,并如實說明情況,提供佐證材料。
4 清查基準日、范圍和內容
4.1 清查基準日
以2015年12月31日為資產清查基準日。
4.2 清查范圍
清查范圍為全校所有資產使用單位。
4.3 清查內容
清查內容包括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無形資產、長期投資、在建工程、資產出租出借和其他資產。
5 清查分工
1)固定資產和大型儀器設備清查由資產與后勤管理處會同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組織實施。
2)流動資產清查由財務處組織實施。
3)無形資產清查由科技處會同校長辦公室組織實施。
4)長期投資清查由財務處會同資產管理公司與資產與后勤管理處組織實施。
5)在建工程清查由基建處會同財務處組織實施。
6)人員情況填報由人事處組織實施。
7)資產出租出借情況由資產管理公司組織實施。
8)圖書資料清查由圖書館組織實施。
9)專項審計工作由審計處組織實施。
10)監察處負責資產清查全過程的監督。
6 清查步驟
6.1 準備階段(4月22日—4月30日)
1)根據教育廳要求,制定我校的資產清查工作方案。
2)確定各單位資產清查工作小組名單和專職工作人員。
3)召開學校資產清查工作動員大會,提出工作要求,明確各單位分工和職責。
4)會同資產信息系統開發單位檢查、完善固定資產數據,對資產管理系統中資產清查模塊進行培訓。
6.2 實施階段(5月3日—6月13日)
1)各資產使用單位按照要求對本單位使用的固定資產進行自查,自查時以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的資產數據為基礎進行盤點,盤點時重新確定資產使用單位、資產領用人、資產現狀和資產存放地,最終形成“行政事業單位固定(無形)資產盤點單”。要求行政單位15個工作日完成,各教學、教輔和后勤單位25個工作日完成。
2)資后處將組織各單位的固定資產盤點單電子數據導入清查系統,進行校驗、檢查。同時,收集核查各單位填報的《資產賬實不符調查表》,對于出現盤盈、盤虧問題突出的單位進行實地核查。(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3)資產清查領導小組聽取資產清查工作匯報,集體研究討論資產清查過程中重大事項。如有必要,委托社會中介機構進行專項審計。
6.3 匯總上報階段(6月14日—6月30日)
1)系統根據清查數據自行運算生成資產清查匯總表。相關部門最終對報表進行校驗和修改,確定無誤后,初步形成上報報表。
2)撰寫申報文件、專項審計報告和資產清查報告,整理資產清查報表,提交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校長辦公會審議。
3)根據審議意見,形成最終上報文件,按時上報。
7 工作要求
7.1 加強領導
各單位、各部門負責人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成立部門(單位)主要領導為責任人的資產清查小組,配備專人負責本次資產清查工作。各級責任人要切實履行管理責任,確保資產清查工作按時完成,結果真實可靠。
7.2 精心組織
各單位要做好布置、培訓工作,認真學習相關文件,制定本單位資產清查的實施方案。各部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自查工作,保證達到清查工作的覆蓋面100%,做到不漏、不虛、不重,并按資產明細賬逐一進行盤點登記。
7.3 嚴肅紀律
各單位應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如實反映資產管理情況和存在問題,不得瞞報虛報,不得干預社會中介機構依法執業。監察處、審計處對資產清查全過程進行監督,對于資產清查工作中出現的違規違法行為,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處理。
在自查的過程中對資產的狀況進行如實反映,對盤盈、盤虧的資產分別填寫《資產賬實不符情況調查表》并說明原因。盤盈、盤虧資產必須寫書面材料說明情況,相關人員簽名確認,加蓋部門公章、部門領導簽字、部門資產管理員簽字。對于損壞,達到報廢年限且不能使用設備及家具可以做報廢申請,隨同核對后的資產清查明細表一同上報。最終清查小組認定后履行相關手續。
7.4 杜絕損失
對于用自有資金購入的或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應全部列入清查之內,未被記入資產賬的資產一律視為盤盈資產處理,堅決杜絕賬外資產的存在。
7.5 落實責任
此次清查要求部門所屬的固定資產落實到使用者本人,對于共用的資產要落實到設備管理員,由責任人親自簽名,真正做到“誰用誰管”。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