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鳴童 彭玉丹 劉亭亭
(東北石油大學秦皇島分校 秦皇島 066004)1(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 秦皇島 066000)2
?
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環境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季鳴童1彭玉丹2劉亭亭1
(東北石油大學秦皇島分校秦皇島066004)1
(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秦皇島066000)2
摘要高職院校是以培養符合就業市場需求的高級專業技術性人才為目標,為達到這一目的,需要將行動導向教學法的精髓運用到課程的教學中來,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本文以環境專業的若干專業課為例,闡述了行動導向教學法的“項目教學法”、“文本引導法”、“模擬教學法”、“案例教學法”、“頭腦風暴法”等在教學中的應用,契合了當前新形勢下高等職業院校新教學模式。
關鍵詞行動導向高職教育環境專業教學模式
*河北省高等教育學會2015年度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GJXHZ2015-307)。
環境專業是一門相對較年輕的學科,也是一門需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高職環境專業的學習,不僅要掌握基礎與專業課程的知識,更要從實際出發,使學生具有熟練地操作技能,勝任各項環境治理的一線工作。這就給該學科的教學提出了不小的挑戰,各任課教師尤其是專業課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樹立“學生、老師雙主體”的教學觀念[1]。
我國高職院校的定位在于培養具有基本理論知識、掌握熟練專業技能的應用技術型人才,滿足學生畢業即就業的愿望。但目前的實際情況并非如此,課堂教學仍然沿用本科教學的模式,即重理論輕實踐,將過多的學時用于理論學習,忽視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培養,令其無法適應激烈多變的就業市場需求。因此,為扭轉這一狀況,將倡導“以活動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的行動導向教學法應用在環境專業的日常教學中是必要的。
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核心內容是將學習過程與實踐相結合,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生要將腦、心、手同時調動,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做到將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有機結合的效果,教師通過行為引導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使其獲得包括關鍵能力在內的各項職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由于職業教育的特點不同,使得傳統的高校課堂教學無法達到預期效果。我國于20世紀末引入行動導向教學法,以契合高職教育的目標。行動導向教學法是由一系列教學方法與技術組成,主要包括:項目教學法、文本引導法、模擬教學法、案例教學法、頭腦風暴法等。現簡單介紹其中三個在環境專業專業課中的具體應用。
1、項目教學法
所謂項目教學法,是師生以團隊的形式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2]。項目教學法在德國的教育中很流行,它強調學習者自身對于知識經驗的學習和把握,教師在該過程中起到組織者與協調者的作用。讓學生獨立的進行信息的采集、篩選,方案的設計、實施及評價,培養學生掌握知識和經驗的能力。
以專業課《水污染控制工程》中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設計為例,遵循上述步驟,利用項目教學法開展教學。首先,教師應圍繞教學目標進行項目的編排,如搜集不同地域、人口、經濟發展水平的城市生活污水的成分,同時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指導學生進行相關專業知識的復習,如各種處理技術的原理、設備及特點,在此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注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其次,對全班學生進行分組,并盡量使每組學生的能力層次均衡,各組學生根據教師分配的項目任務書獨立地制定該項目的實施計劃,如確定污水處理廠的規模、工藝等內容。再次,各小組根據各自指定的計劃,討論確定項目的實施步驟和程序,最終完成項目的實施,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提醒小組各成員的相應職責,并觀察記錄在此過程中出現的閃光點,如處理工藝選擇的理由。最后,學生對項目的完成情況進行自我評價和總結,該過程是最重要的環節,因為項目教學法關注的重點是學生通過這樣的活動學到了什么,遇到了哪些問題,這些問題又是如何解決的,與此同時,教師的評價同樣重要,要對學生得出的各種經驗給予正確的引導,而且需注意方式方法,要更多的鼓勵學生,要肯定學生取得的成績。
2、模擬教學法
模擬教學法是指在一種人造環境或虛擬的情況下進行教育活動。它分為模擬設備教學和模擬情境教學兩大類[3]。
以專業課《固體廢棄物污染控制工程》中垃圾焚燒處理工藝為例,利用模擬教學法開展教學。由于垃圾焚燒工藝的生產現場環境很復雜,且含有多個高危操作環節,例如助燃油的儲存與輸送、垃圾焚燒爐、蒸汽發電系統、有毒煙氣處理系統等。因此,必須在熟練技能的情況下才能安全操作并應對可能發生的各種安全事故。然而,由于相關設備體積龐大,且造價昂貴,無法在學校提供給學生實際的操作體驗,且出于安全生產考慮,也無法在有關企業進行多人次的現場實習。所以,應用模擬教學法可以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使學生可以反復訓練并隨時隨地的對學習過程進行評價。
3、頭腦風暴教學法
又稱知識激勵教學法,指通過一種小型會議的組織形式,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使與會者無拘束地交換想法,以此激發參與者的思維靈感,激起頭腦風暴[4]。
以專業課《大氣污染物控制工程》中廢氣凈化器設計為例,利用頭腦風暴法開展教學。由于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需要處理的廢氣成分復雜,即使是相同生產流程,在不同工況下廢氣成分相差較大。因此,為使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設計出滿足實際需要的廢氣凈化器,而不是簡單地重復與模仿書本上的知識,就需要在傳授學生相關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對某一種實際產生的廢氣提出不同的處理方案,在此過程中教師只起引導作用,旨在學生對比不同設計思路的過程中發現各種方案的優缺點,進而迸發出創造的靈感,逐步得出最合理的設計方案。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沒有各種規則的限制,使學生突破原有呆板觀念的束縛,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的創造力,從而將教學效果帶入一個全新的領域。
行動導向教學法的一系列教學技能與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并不是單一存在的。教師要在充分理解和掌握各方法的基礎上,根據實際的課程運用單一或復合的方式,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充分發揮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本質:心、腦、手緊密圍繞,最終得以向社會輸送對口,有熟練專業技能,職業道德與修養兼備的畢業生,形成院校、學生、企業共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1]王開勇,張鳳華,楊樂,龐瑋,潘旭東,樊華.“環境監測”課程教學研究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1,10:100-101.
[2]吳全全.“項目教學法”——中德職教師資進修項目收獲之一[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06:50.
[3]陳勝,張立秋,孫德智.提高北京林業大學環境工程專業教學質量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林業教育,2010,01:21-24.
[4]傅偉,袁強,王庭俊.高職教育行動導向課程體系的特征與要素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1,04:91-93.
Practice of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Environmental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Ji Mingtong1Peng Yudan2Liu Tingting1
(Qinhuangdao Branch,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Qinhuangdao 066004)1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adres College of China Qinhuangdao 066004)2
Abstract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goal is training senior professional technical personnel to meet the demand of job markets. To achieve this goal,the essence of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should be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courses,and the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could be fully arouse. Take a number of specialized courses in the environmental specialty as examples,the application of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teaching,such as project teaching method,text guiding method,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case teaching method and brainstorming method were elaborated in this paper. It fits the new teaching mod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wordsAction-oriente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specialty Teaching mode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0530-7292
作者簡介
季鳴童(1981~),男,講師,主要從事環境工程方面的教學及相關研究。
彭玉丹(1981~),女,講師,主要從事環境管理與規劃方面的教學及相關研究。
劉亭亭(1980~),女,副教授,主要從事環境方面的教學及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