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賓
(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 廈門361021)
?
淺論互聯網詞匯的翻譯
張良賓
(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廈門361021)
摘要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以來,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正以迅猛的態勢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一些常用的計算機網絡設備開始和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原本專屬于IT從業人員的互聯網詞匯開始和普通老百姓產生交集,而計算機網絡設備的漢語名稱也成為日常口語詞匯的組成部分。互聯網詞匯翻譯方法各異,翻譯效果也各有千秋。本文試圖從計算機網絡從業者的角度出發,探討移動互聯網詞匯翻譯方法的差異。
關鍵詞互聯網網絡設備翻譯方法差異
互聯網詞匯本來屬于計算機網絡專業術語,通常只有計算機網絡從業者才有機會接觸到。但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大面積普及,以往深藏在建筑物的弱電間里,“養在深閨人未識”的計算機網絡設備也開始“飛入尋常百姓家”,與人們的生活貼近程度越來越高。普通老百姓家里安裝有“光貓”、“無線路由器”、“交換機”,甚至人手一部SmartPhone(智能手機)是很普遍的現象。這些設備相關的詞匯大都是“舶來品”,名稱翻譯自英文,無處不透著洋氣。盡管相當一部分計算機網絡設備翻譯成的中文詞匯都能快速地被普通用戶接受,卻也有部分設備由于翻譯的原因而讓人覺得難以親近。
互聯網詞匯的翻譯方法和其他外來事物的翻譯方法大同小異,在其他相關文獻中多有記載,主要有意譯法、音譯法、直譯法、零譯法、音意結合法等等。此外,中國內地和港臺地區的翻譯方法,由于普通話和當地方言的發音差異而略有不同,筆者在此不再贅述。現以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和《英漢信息技術大辭典》中涉及的互聯網詞匯為例分析這幾種譯法的差異。
常用的互聯網詞匯中,Hacker-黑客、Blog-博客、Clone-克隆、Copy-拷貝等是音譯,二者的英文名稱和漢語名稱讀音相似或接近。
Switch-交換機、Firewall-防火墻、Gateway-網關、Database-數據庫、Explorer-瀏覽器等是意譯,根據設備的功能和用途翻譯成中文,大部分英文詞匯翻譯之后從漢語字面意思能大致推知這些設備的功能和用途。
Hardware-硬件、Software-軟件、Homepage-主頁、Online-線上、Offline-線下等是直譯,這些英文詞匯本身是合成詞,用于合成的詞根部分也是常用詞匯,因此將英文直接翻譯成中文后也一樣通俗易懂。
Router-路由器、Internet-因特網、BitCoin-比特幣、MicroBlog-微博等是音意結合法,詞語的前半部分屬于音譯,后半部分屬于意譯;或者前半部分屬于意譯,后半部分屬于音譯。這部分詞匯由于綜合了兩種翻譯方法,在音譯部分和漢語的表達習慣存在差異,因此在翻譯成漢語名詞之后,人們的接受程度會有所差別。
而DVD、CPU、UPS、3G/4G等詞匯則是零譯法,這些英文縮寫直接出現在漢語中,成為漢語的常用詞匯。
翻譯的方法雖然有多種,但評判翻譯的標準卻是一致的。著名翻譯家嚴復提出的“信、達、雅”,信是內容上要準確無誤,忠實于原文;達是表達要流暢通順,符合漢語的語法及語言習慣,沒有語病;雅是指譯文要優美自然,生動形象,完美地保留原文的寫作風格。信達雅至今仍是衡量翻譯水平的基本原則和標準。
按這個標準衡量,“Firewall”翻譯成“防火墻”是接地氣的翻譯,至少符合“信、達”兩個標準。漢語中防火墻的含義是防止火勢蔓延,避免造成更大危害的裝置,即使借用到網絡設備上仍是很形象的翻譯。“Gateway”翻譯成“網關”,有網絡的邊關的含義,也是比較適合的翻譯。筆者認為,“Gateway”或者也可以按意譯結合法翻譯成常用詞“門衛”,門衛的作用和網關的作用十分接近,這樣在解釋網絡安全網關的時候就比較順口和貼切。而Switch翻譯成交換機則不太方便受眾理解,Switch這個單詞本身在英語中是開關的意思,字面意思看上去更像是總管開關的機器,和交換機的功能用途相差較遠。交換機是將網絡數據轉發到合適的位置的機器設備,如果按音譯翻譯成“適位器”可能更合適。Router翻譯成路由器,路由本身就是音譯過來的英文詞匯,在漢語中沒有對應的詞匯,連計算機專業人員使用起來都覺得拗口,普通用戶更是看了茫然不解其意。如果按意譯翻譯成“轉發機”或“轉發器”可能更貼近普通受眾的表達方式,更易于受眾理解接受。
不論是互聯網詞匯或是其他外來事物,在轉換成中文表達方式的時候,翻譯的方法總是有限的幾種,但是實際翻譯出來的效果和受眾所接受的程度卻天差地別。本來此類詞匯的翻譯是屬于計算機專業英語的范疇,與日常生活關系不大,但隨著網絡日益普及,這些詞匯開始變成日常用語,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翻譯的時候一定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英文翻譯成中文的方法存在著一定的復雜性,同時也有很大的靈活性,要使翻譯出來的中文詞匯接地氣、契合中文的表達習慣,這樣的詞匯才能被廣泛接受并快速傳播。在翻譯互聯網詞匯時,應該綜合運用各種翻譯策略,有機結合,實現翻譯效果的最優化。詞匯翻譯必須接近普通用戶,以用戶為中心,才能達到更好的信息傳遞目的。
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幾乎無處不在的今天,在國際之間的信息交流十分便捷、大數據技術日趨成熟的大背景下,互聯網詞匯的翻譯作為科技英語翻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國內學習、引進國際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意義十分重大。同時,互聯網所屬的計算機網絡是非常嚴謹的學科,對詞匯以及文本的翻譯要求容錯率非常低,這要求翻譯者必須具備扎實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功底,又要有良好的英文翻譯水平。此外,互聯網詞匯的特點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新詞匯也隨之層出不窮,和其他已經經過幾代翻譯者千錘百煉的英文詞匯相比,還存在較明顯的差異,在翻譯時既要考慮時效性,又要考慮準確性。只有掌握這些特點和規律,遵循“信達雅”的翻譯原則,合理運用恰當的翻譯策略,才能推敲錘煉出可讀性、科學性和藝術性俱佳的互聯網詞匯。
總之,成功的翻譯不僅能傳達出原有英文詞匯的內涵,更能使之強化、升華,使這些在國外發明,被引進國內的英文詞匯設備獲得新生,使接觸這些詞匯的人們欣然接受,使國內的使用者在接觸這些詞匯的時候能和詞匯的原產國一樣的便捷自然。當然,更希望有朝一日,這些互聯網詞匯相關的技術能夠在國內被發明創造出來,屆時詞匯翻譯將是中文譯成英文,從而翻轉整個翻譯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李育.計算機與網絡英語術語的特點及其翻譯技巧探析[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7(11):119-120.
[2]紀春.簡論計算機與網絡詞匯的翻譯[J].中國科技翻譯,2001(1):12-18.
[3]馬鳴.中國內地與香港計算機、網絡詞匯翻譯淺析[J].電大理工,2006(2):7-11.
[4]陳煉.計算機和網絡詞匯的幾種漢譯方法[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3):121-122.
[5]白英彩.英漢信息技術大辭典[Z].2014.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Translation of Internet Expressions
Zhang Liangbin
(Xiamen Ocean Vocational College Xiamen 361021)
Abstract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second decade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Internet and mobile Internet is rapid trend of shock affects people's lives, some common network equipment relation with people's daily lives, Internet words originally designed to IT professionals begin contact to ordinary peoples , Chinese names for these devices has become a part of daily oral appeared in the common vocabulary. Most of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effect are defferent. This paper tries to bewrite as a computer network practitioner’s opinion, to talk about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methods of computer network equipment.
KeywordsInternet Network equipment Translation methods Difference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0524-7286
作者簡介
張良賓(1981~),男,網絡工程師,從事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