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第一屆理事會財務報告
2010年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原名中國社會福利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成立以來,在第一屆理事會的決策下,在劉光和會長的領導下,帶領全體會員單位圓滿完成了第一屆理事會議定的各項工作任務。協會財務部圍繞各年度的業務工作做好配套服務,建章立制、規范管理、增收節支、防范風險,努力做好資金運作、資產管理,建立了科學規范的財務管理模式,較好的完成了財務管理任務。現將5年來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協會成立之初,我們認真學習國家有關公益性社會組織財務管理的各項制度和政策規定,制訂了一系列的財務管理制度,使日常財務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實現了財務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為協會安全運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根據有關規定,協會執行的會計制度是《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協會成立之初,我們依據《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要求,2010年制訂了《中國社會福利協會財務管理制度》,確定了財務管理的職責、機構、人員配備及崗位責任;規范了資金的管理和使用程序;細化了經費支出的申請、審核、報銷等審批程序,并依據國家機關最新相關制度及標準,及時調整補充完善《中國社會福利協會財務管理制度》的細目,保證了財務管理工作有序開展。
根據協會的業務需要,協會設立了“福怡助老專項基金”“桑蘭孤殘兒童康復專項基金”,為使這兩個專項基金科學運行,我們分別制定了《福怡助老專項基金管理辦法》和《桑蘭孤殘兒童康復專項基金管理辦法》,為基金的安全運作、合理使用、保障捐贈人權益及項目的順利開展,提供了管理依據。
協會成立5年來,2011年至2014年,先后承擔了“民政部福彩公益金養老服務人員培訓項目”“科技部國家社會養老服務標準化體系及標準研究課題項目”及兒童福利相關政府委托項目,我們先后制定了各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為保證項目規范運行提供管理依據。
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協會整體收支情況如下:
2010年至2015年,協會收入總計8576.27萬元。
其中:1.捐贈收入 2294.24萬元
2.會費收入 725.50萬元
3.提供服務收入 1155.70萬元
4.《福利中國》刊物收入 637.38萬元
5.民政部委托培訓收入 3151.50萬元
6.其他政府部門委托項目收入 588.25萬元
7.其他收入 23.70萬元
2010年至2015年,
協會業務活動支出總計6395.11萬元。
其中:1.捐贈資金支出 1965.13萬元
2.會員活動支出 171.49萬元
3.提供服務支出 220.62萬元
4.《福利中國》刊物支出 584.10萬元
5.政府部門培訓項目支出 3434.56萬元
6.業務活動稅金及附加 19.21萬元
其中: 1.人員工資福利 932.83萬元
2.折舊費 97.92萬元
3.房租費 120.49萬元
4.各項稅費 43.55萬元
5.會議、差旅、交通 116.31萬元
6.辦公費 80.72萬元
7.設備修理、技術維護等 32.77萬元
2010年至2015年,
協會凈資產由0增加到722.88萬元。
其中:詳細見本文三、(三)(四),此處不贅述。
(一) 資產總額:
截至2015年12月31日,
協會資產總額816.67萬元。
其中:1.銀行存款 759.09萬元
2.應收款項 4.50萬元
3.預付賬款 0.53萬元
4.固定資產(凈值) 52.55萬元
(二) 負債總額: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協會負債總額93.79萬元。
其中:1.應付款項 78.18萬元
(其中應付養老服務培訓費用61.47萬元,是由于民政部委托養老服務人員培訓項目資金未能到位而未付的相關費用)
2.應付工資 3.39萬元
3.應交稅金 1.21萬元
4.預收賬款 9.66萬元(《福利中國》刊物預收的訂閱費)
5.預提費用 1.35萬元
(三) 限定性資金情況:
截至2015年12月31日,
協會限定性資產總額293.22萬元。
其中:1.福怡助老專項基金 250.45萬元
2.桑蘭孤殘兒童康復項目基金 78.66萬元
3.《福利中國》刊物 5.27萬元
4.民政部委托養老服務培訓項目 -99.85萬元
5.其他專項資金 18.69萬元
(四) 非限定性資金情況:
截至2015年12月31日,
協會非限定性資產總額429.66萬元。
其中:1.固定資產凈值 52.55萬元
2.自有資金 377.11萬元
加強財務管理是協會科學管理、提高效益的重要環節。在協會運行管理過程中,領導班子嚴格執行財務預決算和第三方審計制度,嚴格執行非營利社會組織的財務管理辦法,每年度向上級報告,并向社會公布財務數據,做到公開、透明、公正,自覺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和指導。
(一) 重點加強科研項目、培訓項目、博覽會重大活動的資金管理,做到提前制定項目實施方案、項目執行進度計劃、項目預算方案,嚴格實行項目預決算審核、項目中期財務審核、結題審核以及項目決算第三方審計,確保重大項目實施財務合法合規;
(二) 嚴格控制各項支出。對每筆支出,必須做到有申請、有預算、有批準(超出1萬元以上的支出需經會長辦公會審核),手續齊全、票據完整并真實有效。對不符合規范的支出,堅決不予支付,有效的保證了資金使用的安全性。
(三) 嚴格費用報銷標準。對每項費用支出,我們嚴格把控費用報銷標準,對超過標準的費用,一律按照費用規定標準報銷,超出部分由個人承擔,有效控制了超標準報銷的問題,保證費用報銷符合規范。
(四) 嚴格固定資產管理
根據財務管理中固定資產管理的要求,我們對協會所有的固定資產進行了編號、分類,并建檔管理,完善領用及退還手續,并將保管責任落實到使用人,每半年進行一次全面盤點,凡丟失和損壞的一律照價賠償,有效的保證了協會固定資產的完整。
(五) 嚴格納稅管理
隨著國家稅收制度的改革,協會收入從交納營業稅改為交納增值稅,由小規模納稅人轉為一般納稅人,我們緊密配合稅務機關,完成各項申報、登記、變更、上報等程序及各項數據,圓滿完成稅改工作,為協會各項業務活動的開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六) 嚴格財務結算管理
每年年終,我們按照會計制度的要求及民間組織管理機關和稅務機關的要求,進行年度財務結算,并請會計師事務所對結算進行審計,出具審計報告,上報給民間組織管理機關和稅務機關。
協會成立以來,協會領導班子組織財務人員努力學習社會組織財務管理相關制度規定和黨風廉政八項規定,建章立制并認真執行,嚴格履行管理職責,對管理過程中發現的不足和問題,及時請示主管部門研究制定改進措施,并在工作中抓好落實,使財務管理工作不斷改進提高,做到賬目清楚、規范,為協會整體管理工作的規范運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