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友誼 高 斐
基于LBS的文化遺產旅游導覽的探索與實踐——以開平碉樓與村落為例
◎熊友誼1高斐2
LBS(Location-Based Service)又稱基于位置服務,目前已應用于多個領域當中,并促進了各領域服務質量的提升。本文從“開平碉樓與古村落”服務質量的提升需求引出LBS為出發點,首先簡單介紹了LBS的工作原理、應用情況、技術優勢和系統架構,然后有介紹了該技術在“開平碉樓與村落旅游導覽”系統中的研發運用情況。通過實踐,客觀論證了LBS在文化遺產旅游方式變革中所發揮的有效作用。
開平碉樓位于廣東省開平市境內,是集防衛、防災、居住以及融中西建筑藝術于一體的中國鄉土建筑的一個特殊類型。2007年6月28日,“開平碉樓與古村落”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歷史文化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35處世界遺產,我國也由此誕生了首個華僑文化的世界遺產項目。
“開平碉樓與古村落”成功申遺后,同其他世界遺產一樣,迅速成為了旅游熱點,每年的游客接待數量從2007年前的20萬左右,快速增長為2013年的100多萬。游客數量雖然有了較為顯著的增長,但比較同級別的世界遺產如北京故宮、山西平遙古城等,便會發現“開平碉樓與古村落”的社會認同感仍有不足,好的品牌形象仍未形成。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打造優質的服務,樹立好的口碑?如何提高體驗質量,提升游客滿意度?以及選擇何種路徑塑造“開平碉樓與古村落”優質的品牌形象?成了擺在相關工作者面前的一項課題。
LBS(Location-Based Service)又稱基于位置服務,包括兩層含義:一是要確定攜帶移動設備的用戶的地理位置;二是MPS-Mobile Position Services,也稱“移動定位服務”系統。其工作原理是通過無線通信和定位技術獲取移動終端的位置信息(如經緯度坐標數據),并將此信息提供給移動用戶本人、通信系統本身或其他請求得到該用戶位置的機構或個人,從而實現各種與當前用戶位置相關的服務并提供給移動用戶本人。
LBS作為一種多學科交叉創新的新理論和新技術(參見圖2.1 LBS系統技術體系圖),目前已廣泛應用在軍事、交通、醫療、民生等領域中,并從信息推薦、公共安全、調度監控和計費四個方面有效改善了這些領域的服務質量,給服務與被服務者帶來了極大便利。例如,司機可以利用內置GPS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機,制定、優化行車路線;在景區中,游客能夠使用智能手機即時找到離當前位置最近的參觀、銀行、住宿、交通等信息;緊急情況下LBS還能夠快速定位求助者位置,實施救援。
LBS的技術優勢。LBS與其他傳統網絡服務相區別的一大特點是上下文感知性(context aware)和應對上下文變化的適應性(adaption)。根據LBS技術特點,周傲英等在《基于位置的服務:架構與進展》一文中指出LBS的技術優勢體現以下幾方面:高性能,快速處理用戶的查詢請求,避免長時間等待;可擴展性,快速處理用戶的查詢請求,避免長時間等待;高可靠性,保證系統長時間穩定運行;實時性,支持實時查詢動態信息;移動性,無論移動終端在任何地點都有可以為其提供服務;開放性,支持多種公告協議和標準;安全性,保護服務提供商的數據和用戶的隱私;互操作性,LBS通常和其它電子商務服務集成在一起,因此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

LBS系統的一般性架構如圖2.2,周傲英等是這樣描述其運行過程的:首先借助無線通信或定位技術獲取用戶或移動對象的實時位置信息,然后發送至LBS系統中,系統會將這些位置信息保存到移動數據庫、靜態數據庫中,并通過構建特定的索引提高訪問效率。當用戶需要獲取服務信息時,可以借助LBS中間件向系統發出服務請求,以獲取服務。系統收到請求后,利用查詢處理引擎訪問移動和靜態數據庫,并通過LBS中間件將相關信息反饋給用戶。此外,為了保護用戶的隱私安全,LBS系統中還設有隱私保護模塊。
本節關于LBS在“開平碉樓與村落”旅游導覽中應用的介紹,將以廣東啟智文化遺產保護研究院配合科技部“文化遺產的數字化開發與旅游服務綜合應用示范”(項目編號:2013BAH64F00)項目展開論述:
本項目以列入世界遺產的40座碉樓數據庫為依托,利用了LBS等技術來構建文化遺產旅游服務應用示范,研發了“開平碉樓與村落旅游導覽”系統(以下簡稱“導覽系統”),使旅游信息發布、路線規劃、位置智能、統計分析、交流互動等服務功能得以實現。
駕駛路線優化
“開平碉樓與村落”由四處遺產地構成,其空間關系如果以潭江為參照系進行觀察:“錦江里村落”坐落在潭江河谷丘陵平原區內,坐西北朝東南,緊鄰潭江西岸,潭江自西南向東北流經該地;“馬降龍村落片區”西依潭江,位于潭江東岸的河谷平原區內;“三門里片區”則地處潭江下游的沖積平原上;“自力村村落與方氏燈樓片區”的位置在潭江支流鎮海水西岸的沖積平原區內。
四處遺產地的空間關系是比較分散的,因而游客怎樣才能準確而又輕松地選擇出合適的駕駛路線,提高旅游效率,是“導覽系統”研發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導覽系統”使用LBS的拉動服務(pull services)向用戶提供最優的駕駛路線信息,例如用戶發送一個請求“如何到達錦江里村落?”至后臺,后臺就會根據用戶當前位置并結合其他信息分析后,將最優的線路信息反饋給用戶。
此外,“導覽系統”還利用了LBS的推送服務(push services)。在事先征得用戶同意后,后臺會根據用戶的訂閱(subscription)內容與當前位置,向其推送如天氣、美食等信息服務。而當用戶取消訂閱協議或部分內容時,后臺便會即時取消相關服務信息的推送。
參觀路線優化
“開平碉樓與村落”遺產區共有40座碉樓,除“三門里片區”僅迎龍樓1座、“錦江里村落”有碉樓3座外,“自力村村落與方氏燈樓片區”、“馬降龍村落片區”的碉樓數量分別為21座和15座。因此旅游者在參觀碉樓數量較多的片區時,如何準確、輕松地選擇出合適的參觀路線,提高旅游質量,這也是研發“導覽系統”時要考慮的一個問題。
參觀路線優化與駕駛路線的優化路徑基本相同,包括以下兩部分:①利用LBS的推送服務(push services),向用戶推送碉樓的最佳參觀路線;②利用LBS的拉動服務(pull services)為用戶提供自定義路線推薦服務。用戶自由選擇景點并發送至后臺,后臺根據用戶當前位置為其推薦一條最優的參觀線路。
實時位置追蹤與分享
旅途中,旅游經歷的分享與回憶可以帶動游客整體滿意度的提升,或者成為完整旅游體驗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導覽系統”利用LBS的定位技術構建了一個可以使旅游者分享其實時位置模塊。借助后臺對游客實時位置的追蹤,游客可以通過LBS系統及時得知自己的位置,以及得知自己周邊的朋友和聯系人的實時位置,并通過勾選建立社交群,同友人分享各自的旅游經歷,在交往的過程中增進情感體驗、獲取完整的旅游體驗。
從LBS在“開平碉樓與村落旅游導覽”系統中的應用實踐可以看出,LBS技術是促進文化遺產旅游體驗方式變革的一種有效方法,其主要表現是從游客出發,通過LBS為旅游者提供旅游信息發布、路線規劃、位置智能、交流互動等全新便捷的旅游服務,借助優質服務的建立,提升游客的滿意度。總之,隨著LBS的發展和文化遺產旅游方式的變革,LBS運用于文化遺產旅游行業,將能夠全面提升整個行業的服務質量,實現行業優質品牌形象的塑造,實現文化遺產旅游體驗方式的變革,為游客帶來一種全新的旅游經歷。
(作者單位:1.廣東啟智文化遺產保護研究院;2.廣州歐科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2013國家科技部支撐計劃項目“文化遺產的數字化開發與旅游服務綜合應用示范”,項目編號:(2013BAH64F00),子課題“開平碉樓文化旅游服務示范應用”,子課題編號:(2013BAH64F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