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環
?
翻轉課堂理念在基層醫院護士臨床護理能力培訓中的應用
陳美環
目的:探討“翻轉課堂”理念在基層醫院護士臨床護理能力培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4年度接受培訓的64名護士作為對照組,采取傳統的培訓模式進行培訓;2015年度接受培訓的64名護士作為試驗組,采取“翻轉課堂”理念進行培訓。培訓后通過對護士臨床護理能力考核成績進行統計分析來判斷新的培訓模式的效果,并發放調查問卷了解對培訓模式的評價。結果:試驗組護士經過培訓后臨床護理能力考核總成績及各項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接受培訓護士的認可度在90%以上。結論:采用“翻轉課堂”理念的模式進行培訓能提高護士的臨床護理能力,臨床護士對培訓認可良好。
“翻轉課堂”理念;臨床護理能力;培訓
“翻轉課堂”最早始于2006年,開發者是美國人薩爾曼·汗,指學生將自學講課視頻作為作業,課堂時間用來應用所學知識(包括情景模擬訓練)。“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包括學生查閱資料、查看網上講座等學習準備,然后通過小組分析、交流討論、互動活動等完成教學。老師花更多時間與學生交流討論而不僅僅是講解學習,它強調在教室里應用而不是記憶[1]。臨床護理能力是指護士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解決臨床實際問題,將直接影響護理質量和患者安全[2]。隨著醫學科學不斷發展,護理內涵不斷豐富,護理模式不斷轉變,護士能否有效并熟練的完成護理任務,取決于護士的臨床護理能力[3]。我院一直很重視護士臨床護理能力的培訓,但培訓效果不盡人意。為更好地提高護士培訓效果,我院于2015年1月開始將“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應用到護士培訓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接受培訓的64名護士作為對照組,2015年接受培訓的64名護士為試驗組。兩組護士均為女性。年齡25~26歲。專科學歷。工作年限4~5年。兩組護士在年齡、工作年限等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培訓方法 對照組采取傳統的培訓模式進行培訓;試驗組采取“翻轉課堂”理念進行培訓,具體方法如下:
1.2.1 護理部準備 (1)培訓前護理部錄制了護士長床邊查房及護士床邊臨床能力評估視頻放置到本院網站上,以作為平日護士隨時學習及培訓考核標準。(2)參照相關文獻確定護士臨床護理能力考核評定標準,包括護士的評估能力、病情觀察能力、護理問題的處理能力、規范的動手能力及專科疾病相關的理論知識、溝通能力。標準制訂后對相應專科的護士長進行規范化訓練,訓練后的護士長作為本科室護士培訓的導師,在平時的工作中重點對臨床護士進行實景案例床邊指導及考核。
1.2.2 各專業科室準備 各臨床科室通過將臨床工作中的一些個案和專科常見的每一種疾病分別制成臨床護理能力考核匯報模版,內容包括護士個人準備、床邊評估、匯報病情、相關專科理論知識提問、相關的操作等,并將模板編成教材,提高學習的便利性和學習效果。
1.2.3 護士個人準備 護理部提前1個月將被考護士名單通知被考護士本人,給被考核護士充分的時間進行準備,對照視頻及模板教材進行自學自練。臨床案例由被考核護士自己選定,通過翻閱培訓模板、查看病程記錄及護理記錄詳細了解患者的資料和信息,并主動到患者床邊進行系統的評估,尋找護理問題,向護士長提出申請指點,護士長針對護士存在的缺陷給予點評,并設置問題啟發護士思考、可能出現的每個環節問題的處理(例如:胃管里沒有胃液流出、翻身時尿管連接處脫開)等進行舉一反三的演示。通過反復訓練被考核護士自認為已能通過考核的前提下通知護理部進行考核,以達到以考促學的目的,讓護士在臨床實踐中成長。
1.2.4 質量控制與管理 為了鞏固培訓效果,被考護士將每次考核的相關知識點包括護士長點評存在的缺陷、設置的問題、可能出現的每個環節問題、提問的相關專科理論知識及護理部考核時提出需改進的環節一一記錄下來,大家利用業余時間反復回顧學習。在科室每月的專科知識考核中均會涉及到相關的知識點。同時,每月被考核的護士在績效考核時加1分,從而有效提高了護士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1.3 培訓效果評價 (1)考核成績。考核成績總分100分,由6部分組成:護士的評估能力20分、病情觀察能力20分、護理問題的處理能力20分、溝通能力10分、規范的動手能力20分及專科疾病相關的理論知識10分。綜合考核等級:90分以上為優秀,80~89分為良好,70~79分為合格,<70分為不合格。(2)問卷調查。通過閱讀相關文獻并咨詢專家集體討論自行設計問卷,采用兩項選擇式問卷調查護士對兩種培訓模式的認可度。認可度內容包括培訓質量、學習興趣、專科理論及實踐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護患溝通能力。兩組護士在培訓后均接受了問卷調查,各發放64份問卷,均有效回收,回收有效率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或t’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護士綜合考核等級比較(表1)

表1 兩組護士綜合考核等級比較(名)
2.2 兩組護士各項成績結果比較(表2)

表2 兩組護士各項成績結果比較(分,
注:1)為t’值,2)為t值
2.3 兩組護士培訓后對培訓認可情況比較(表3)

表3 兩組護士對培訓的認可情況比較 名(%)
3.1 護士的臨床護理能力有效提高 醫學教育需要從實際經驗中學習,不能僅限于說教,而應運用更具體形象、生動的教育媒介[4]。“翻轉課堂”模式的應用,使每個被考核護士為了完成考核任務首先要觀看視頻、閱讀模板教材、查看病歷資料、床邊評估患者、找出護理問題,然后護士長給予床邊指導、點評,因直接面對一個具有個性的患者,存在不確定因素,護士長在考核時可以觀察護士能否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靈活的運用在患者身上,是否透徹地掌握了知識的內涵[5],是否解決了患者的實際問題,例如評估患者有痰鳴音,這要求護士根據患者病情作出反應,即考核護士如何解決、如何叩背排痰,并按護理操作規程完成操作考核,護士長給予演示。在工作場景中進行相關理論、專業技能的全方位演練,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實現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可有效增強護士的臨床應對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培訓模式改變了以往培訓資料不具體、無具體規范的標準作為指導、護士缺乏學習興趣以及后續的臨床導師指導未及時跟進、對培訓未采取激勵機制等導致培訓效果欠佳的問題。結果顯示,試驗組護士的總成績及各項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新的培訓模式可顯著提高臨床護士的護理能力。
3.2 護士的積極性提高 考核模式的改變其實也是培訓模式的轉變,“翻轉課堂”模式的應用給被考核護士更多預習、訓練的時間,護士學習的積極性增加。在進行護理部床邊護理能力考核前,導師已經組織多次的床邊指導,被考核護士對患者情況了解透徹、有充足的時間用在自己感興趣需深入研究或有困惑需要探討的問題上,由被動變為主動,提高了積極性。另外通過激勵機制的引進護士積極性也大大增加。
3.3 護士對培訓的認可度提高 表3顯示,對照組護士對傳統培訓的認可度僅為32.81%~59.38%,試驗組護士對培訓的認可度均在90%以上,這說明新的培訓模式既能提高護理人員的臨床護理能力,同時也得到了護士的高度認可,這歸因于這種培訓是在構建視頻及學習資料的基礎上,護士通過自學自練、導師給予床邊指導、設置問題啟發護士思考,有效激發了護士的學習興趣,加強了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工作的結合掌握,增強了培訓的實用性。同時通過培訓的質量控制與管理,使知識共享轉化為工作成果,并得以保存與積累。
3.4 存在的問題及思考 在此培訓過程中,仍有部分護士考前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雖然受到大多數護士的歡迎和接受,但仍有部分護士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因此必須加大教育力度。護士考核成績與護士長績效掛鉤,充分調動護士的學習熱情。其次,導師的作用非常關鍵。“翻轉課堂”模式能達到預期的培訓效果,但因涉及到多種專業,對導師及考官的專業能力要求高,因此護理管理者應在實踐過程中不斷補課,加強導師專科護理培訓,提升自身專業技能及知識水平,使其在臨床工作中能較好地發揮專業帶頭作用和指導作用。
綜上所述,將“翻轉課堂”理念應用在護士臨床護理能力培訓中,可以讓護士掌控學習,加強護士的互動,讓護士更熟悉患者,讓護士長更了解護士,使學習更個性化并貼近臨床[1],不僅得到護士對培訓方法的認可,還保證了培訓質量,對護士的臨床護理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1] 萬文錦,方小萍.翻轉課堂在護理查房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8):941-943.
[2] 韓 影,李秋潔,范宇瑩,等.護士臨床實踐能力的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4,14(5):512.
[3] 馮艮嬌,羅思妮,楊滿青.心血管內科護士綜合能力考核評估及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4,14(4):395.
[4] 張熙芳.改變傳統醫學教育方法-翻轉課堂模式和醫學模擬技術[J].高校醫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3,3(1):4-6
[5] 張 慶,管玉梅,楊錦麗.床邊綜合能力考核模式在新護士夜班準入中的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4):104-106.
(本文編輯 崔蘭英)
221006 徐州市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人民醫院護理部
陳美環:女,本科,副主任護師,護理部副主任
2016-05-23)
10.3969/j.issn.1672-9676.2016.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