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汪洋國務院副總理
以“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為核心的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硬仗。改革帶來的市場和價格變化,已經推進了農業結構調整,促進了糧食加工業發展。
——國務院副總理汪洋10月6日至7日在吉林省調研農業農村工作時指出,東北糧食主產區要認真落實責任,完善工作舉措,積極引導市場預期,搭建糧食產銷協作平臺,鼓勵多元市場主體入市,妥善安排收購資金,維護好收購市場秩序。要盡快兌現政策,保障農民種糧收益。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推進糧食收儲制度改革,探索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運作、錢糧掛鉤、風險共擔的機制,積極引導市場預期,鼓勵多元主體市場入市,努力籌措好收購資金,保障農民切身利益,維護好糧食收購市場秩序,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
——吉林省省長蔣超良說。他強調,今年是推進以“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為核心的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的第一年,要堅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切實做好改革工作。
要解決農業規模化、產業化水平低的問題,必須先解除農民的后顧之憂,實現土地流轉,引導更多的企業進入農業生產領域。
——五得利面粉集團公司董事長丹志民說。他表示,要完善農民社會保障體系,讓使失去土地的農民有所依靠,生活得到保障,只有這樣農民才會放棄手里的土地,企業才能進入,從而發揮企業在農業生產中的資金、技術優勢,逐步推動我國農業向現代化、集約化、機械化發展。
沒有人知道這個行業的發展方向在哪兒,政策的真空導致這個行業的預期不足,于是無法吸引投資,也很難拓展市場。
——燃料乙醇生產企業天冠集團總經理杜風光說,對于燃料乙醇行業來說,目前處于尷尬環境的直接原因,是政策的真空。
國產大豆不能放棄,還需要大力支持。
——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陳萌山說,穩定或適度擴大國產大豆生產規模,提升單產、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對于保證食用大豆的穩定供給,平抑大豆價格,維護國家糧油安全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我國小麥進口量持續高位,直接反映出當前小麥種植結構不合理,高品質小麥供給不夠的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認為,雖然近幾年小麥總產連創新高,但優質小麥產量不足,特別是用在滿足面包、糕點等新興面食產業的小麥原材料缺口很大,還不能滿足食品加工業和消費者快速增長的需求,品,種、品質、品牌都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2016年8月國有糧食企業糧食購銷量初步統計單位:原糧,億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