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業媛
(廣東省中山市坦洲醫院重癥醫學科 中山 528467)
2型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治療方式及療效評定
陳業媛
(廣東省中山市坦洲醫院重癥醫學科中山528467)
目的:研究并探討2型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的治療方式及療效。方法: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規降糖方案治療,對照組給予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觀察組在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纈沙坦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壓、血糖以及腎功能指標變化情況,并觀察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壓、血糖以及腎功能指標均明顯下降(P<0.05),且兩組間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其輕微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2型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的臨床治療中,采用硝苯地平緩釋片聯合纈沙坦治療的降壓、降糖效果顯著,且能有效改善腎功能,安全性也得到保障。
2型糖尿病腎病;高血壓;硝苯地平緩釋片;纈沙坦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具有糖尿病病史,且因糖尿病而引發腎病,血壓超過正常水平,被確診為高血壓,其收縮壓達到140 mm Hg,舒張壓達到90 mm Hg。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最小51歲,年齡最大79歲,平均(65.17±11.62)歲,糖尿病病史4~8年,平均(5.93±1.49)年;觀察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最小50歲,年齡最大80歲,平均(65.29± 11.96)歲,糖尿病病史4~9年,平均(6.35±1.62)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糖尿病病史等基本資料進行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兩組基本資料的均衡性保持良好,可進行對比研究。此次研究經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且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許可,符合倫理學要求。
1.2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規降糖方案治療,口服二甲雙胍或胰島素皮下注射。對照組給予硝苯地平緩釋片(國藥準字H20133022)口服治療,2次/d,每次10 mg;觀察組在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纈沙坦(國藥準字H20040217)治療,硝苯地平緩釋片給藥方法同對照組,纈沙坦口服,1次/d,每次80 mg。
1.3觀察指標兩組患者均接受為期3個月的治療,治療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壓(收縮壓、舒張壓)、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腎功能(血肌酐、腎小球濾過率)指標變化情況,并觀察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壓、血糖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壓、血糖均明顯下降(P<0.05),且兩組間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壓、血糖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壓、血糖比較(±s)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P<0.05。
?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腎功能指標均明顯下降(P<0.05),且兩組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腎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腎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P<0.05。
組別n時間血肌酐(mg/dl)腎小球濾過率(ml/min)對照組觀察組30 30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184.23±31.21 167.51±26.74#184.73±31.87 155.92±25.91#*85.12±9.71 74.49±8.54#84.97±9.96 65.62±7.64#*
2.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兩組患者均未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對照組出現3例(10.00%)輕微的不良反應,包括2例頭暈、1例惡心;觀察組出現2例(6.67%)輕微的不良反應,包括1例頭暈、1例惡心,均自行緩解。兩組患者的輕微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型糖尿病是引發高血壓的主要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高血壓的概率相當于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主要是由于機體內產生胰島素抵抗,水電解質紊亂,進而導致血管所受壓力增大,血壓增高[2]。糖尿病腎病是一種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其有可能發展為終末期腎病,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腎臟受損風險通常高于單純的2型糖尿病患者,且其發展為終末期腎病的風險也較高。因此,臨床上應對2型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以改善其預后。
目前,臨床治療2型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多采取常規降糖藥物治療、降壓藥物治療,而降壓藥物的選擇是決定其治療效果的關鍵[3]。常用的降壓藥物包括硝苯地平緩釋片、纈沙坦,其中,硝苯地平緩釋片是一種鈣離子阻滯劑,能夠對鈣離子進行高度選擇性的抑制,阻斷鈣離子的轉運,擴張血管,促使心肌耗氧量有效減少,減輕心臟承受的負荷,還能對腎小球系膜起到保護作用,從而有效減輕腎臟的鈣化情況,保護腎臟功能,同時,硝苯地平緩釋片給藥后對機體內糖代謝的影響較小,不會導致血糖增高[4~5]。纈沙坦屬于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能夠對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進行有選擇性的抑制,從而有效抑制血管收縮,促進血管擴張,同時還可作用于腎小球微血管,減輕腎臟微血管病變,從而改善腎功能[6]。
臨床上關于高血壓的治療方面,提倡聯合用藥,臨床普遍認為,降壓藥物聯合使用的降壓效果相對于單一用藥更加顯著。硝苯地平與纈沙坦這兩種藥物不存在配伍使用的禁忌,可聯合使用,且由于硝苯地平可對血管進行擴張,減少心肌耗氧量,而纈沙坦則可以對血管收縮進行抑制,二者聯合應用,可使促血管擴張作用更加顯著,有效降低血壓,同時,由于硝苯地平可對腎小球系膜進行保護,纈沙坦可保護腎小球微血管,二者聯合應用,對腎小球的保護作用進行疊加,可更加顯著的改善腎功能,故采用硝苯地平與纈沙坦聯合治療具有顯著的協同作用,可促使降壓效果、改善腎功能的效果得到提高。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采用纈沙坦聯合硝苯地平治療后的觀察組患者其血壓、血糖以及腎功能指標均明顯下降(P<0.05),且下降幅度較采用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的對照組患者更加顯著(P<0.05),充分說明了纈沙坦聯合硝苯地平緩釋片對2型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患者有顯著降壓、降糖作用,還說明了這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對腎臟損傷有緩解作用。此外,兩組患者均未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說明聯合用藥的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在2型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的臨床治療中,采用硝苯地平緩釋片聯合纈沙坦治療的降壓、降糖效果顯著,且能有效改善腎功能,安全性也得到保障。
[1]崔秀玲,奚悅,馬躍,等.硝苯地平控釋片聯合纈沙坦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的臨床觀察[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 (21):2439-2441
[2]劉海青.纈沙坦聯合硝苯地平控釋片治療老年高血壓合并2型糖尿病腎病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藥,2013,35(4):554-555
[3]奉雁.纈沙坦聯合硝苯地平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的療效[J].醫學臨床研究,2013,30(5):924-926
[4]張廣璐.硝苯地平控釋片聯合纈沙坦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的觀察[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2):121-122
[5]王艷.硝苯地平控釋片聯合纈沙坦治療2型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的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36):53-55
[6]葛俊.纈沙坦聯合硝苯地平治療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臨床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28):143-144
R587.1[1]。因此,臨床上應對2型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實施積極有效的治療。本研究分別采用常規降糖藥物+硝苯地平緩釋片、常規降糖藥物+硝苯地平緩釋片+纈沙坦治療2型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患者,探討治療方式及療效。現報告如下: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9.008糖尿病腎病是一種2型糖尿病的主要并發癥,主要是由于患者機體內糖代謝異常而導致的腎功能受損,臨床特征以腎小球血管損傷為主,存在發展為終末期腎病的風險。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長期處于高水平狀態,容易導致血管壓迫增大,進而導致高血壓的發生。一般情況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腎病風險要高于單純的2型糖尿病患者,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腎功能受損后,高血壓是加重病情的主要因素之一
(2016-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