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周明全文學批評界的一匹黑馬

2016-12-19 09:29:52字如方
時代名流 2016年10期
關鍵詞:小說

字如方

入刊理由

當下的文學批評格局,若從地域看,北京、上海、南京幾乎一統天下。2012年才踏上文學批評之路的“80”后批評家周明全,一非科班出身,二非在高校或研究機構供職,三非在文學批判的“主戰場”。這樣“邊上加邊”的在野狀態,使得很多人在起初并不看好他。但四年過去了,周明全卻奇跡般地“浮出了水面”,被譽為“文學批評界的一匹黑馬”,再也隱藏不住鋒芒。

周明全這個名字于2012年以前在文學批評界是個完全陌生的名字,2012年后,這位“80后”周明全的名字如核聚變般瘋狂出現在多家文學評論的刊物或文學報刊的批評欄目上,鋒芒如針尖,想掩藏都掩藏不住。2015年4月,入選中國現代文學客座研究員,周明全從邊地沖進了中國批評的“國家隊”,成為云南首位也是目前惟一一位進入中國現代文學館的客座研究員,備受學界關注。

“我是批評界的‘野狐禪。”周明全說,所有的贊譽都是長輩和朋友的厚愛,他實在名不副實。中國批評界優秀之人實在太多,在他們面前,“我做學生的資格都不夠。”周明全這樣說并非是他刻意謙恭,而是他的存在狀態確實如此,一來非科班出身,這在重師承、重學術譜系的批評界,情形實在不妙;二來其身處邊地,且供職于和學術研究無半點瓜葛的出版社,屬于是邊上加邊。即便寫評論文章,也屬野路子。“但是在野的狀態,讓我少了牽絆,多了些無拘無束,這符合我稍許有些狂野的天性。”

被愛情撞傷后,

結緣文學批評

周明全說,和文學結緣或許是命定之緣。

中學時代就喜歡寫作的他,在高中卻選擇了繪畫。周明全說,念高二時,見到一幫從省城來的畫家,留著女人一樣的長發,喝大酒,這種形象深深刻畫進他的潛意識里,然后,“留長發,喝大酒”便萌發成了他做一個畫家的夢想。直到今天,周明全“已經十年沒有摸過畫筆了”,但卻依舊長發飄飄,香煙也像長在手掌上的一個組織,片刻不離。

“留長發,喝大酒,抽香煙”,快活不已。但這份快活卻讓周明全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在繪畫專業課考試前一夜,一群年輕人在街邊燒烤攤拼酒放縱,結果專業考試出了差錯,羞愧中周明全干脆直接放棄了當年的高考。在望子成龍的母親的苦苦逼迫下,最后又狼狽地進了高考補習班。可惜天意弄人,繪畫特長生周明全當年科考專業分、文化分遠遠超出本科線卻未被第一志愿錄取,流落到一所地方院校。

無路可退的周明全只能卷起背囊,無奈地去報到,但他卻本能地抗拒那所學校,以及與那個學校有關的一切。為排遣內心的失望和孤獨,發泄無處安放的青春欲望,他成天和同學窩在宿舍猜拳劃掌,喝酒抽煙、打架斗毆、上網游戲、追女孩子。也是在那幾年,周明全已經無法在枯燥的專業訓練中找到快感,開始混跡在中文系的教室,開始轉向詩歌、小說寫作。他覺得只有文字能淋漓地表現自己的狀態,寫大量憂傷的文字,肆無忌憚地發泄著自己青春期的躁動和那些莫名其妙的情緒。

“若不是因為守候一段愛情,依照生活的慣性,也許我會成為一個三流的小說家了。”周明全苦笑道,在大二油印自己的小冊子時,大理白族作家趙敏在序言中就寫道:周明全已經跨進了小說之門。

在2006年的一個夏天,用周明全自己的話說就是為了拯救自己的愛情,他忍著西雙版納烈日的暴曬,每日閑坐瀾滄江邊上的酒吧,獨飲求醉。一日無意中閑逛至書店,臨走時醉眼蒙眬地隨便拿了本書。這本書是老村的《吾命如此》。也因為這本隨意拿起的書,以及稍后和老村的交往,周明全的生活軌跡發生了偏移。

老村的《吾命如此》,伴隨周明全度過了生命中最顛簸和絕望的那段日子。通過網絡,周明全聯系上了老村,并在一次到北京出差時拜訪了老村。老村說,那天出現在我書齋里的周明全,身體結實,思路清晰,帶著云南紅土高原特有的那種泥土和陽光的氣息,樸實而靈動,另外還有的是,一身的酒氣。最后的這個特點,我看見就笑了。”

在對老村的閱讀和交往中,周明全開始成熟起來。他說,老村讓他明白,眼下那些心靈雞湯式的撫慰,對人只會產生更大的傷害。人生所有的血淚之苦、血淚之疼,只有用生命去體味和消化,去抗拒和吸取,別無他法。也只有用生命去消化苦難,才是真正的,有益于人生的。誰都別想去引導誰。每個生命只有自己走過所有的歡快和苦難,才能夠稱得上是生命的自身。

但真正促使周明全轉向文學評論是2011年年底,周明全被單位委派到清華大學進修,和青年評論家劉濤成了同學。劉濤讀書趣向廣泛,文章寫得飄逸靈動,對他觸動頗大。回到昆明后,周明全隨即從散文隨筆中抽身,開始了文學批評寫作。

周明全早年所學的專業是繪畫,后來曾寫過詩歌、隨筆、小說,2012年后卻開始轉向文學評論。按理說,寫作隨筆和散文更能揮灑才情,也更能體現寫作者的主體性,緣何轉向文學批評?

“我那時像是一個讀了點書、對社會現實有所思考,卻有點要急于表達的人,一下子找到了出路似的,文學批評能讓我將自己的觀點假借于文字,痛痛快快地表達一番。”周明全搞文學批評,一是鼓勵自己多讀書,二來是想通過寫,讓自己沒有章法的閱讀串在一起,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三十多歲才想起讀書,已經很晚了,若隨便翻翻,那就沒多少意思,還不如泡吧呢。所以,周明全搞文學批評,也是在促使自己思考。

這些年坎坷的生活經歷,的確是讓周明全積攢了不少寫作的素材,他自認為還真適合寫小說或散文隨筆,那樣,或許更適合他天馬行空的生活和思維習慣。“但正如你所說,才氣這東西,是靠不住的,三十多歲如果還不加強閱讀,不會思考,淺白地將自己的經歷或閱史當作寫作素材,即便一時能引起關注又能怎樣?”

面對這些,周明全有自己對走上批評這條路的認識:自大學畢業后,一直處于生活或社會的最底層。在世故面前,無外乎三種選擇,一種是逃避,但結果是無處可逃,最終也是自尋煩惱;一種是加入到世故中,眾人皆醉亦是一種快慰之事;另一種是抗爭,究竟如何面對,竟然冷暖無法自知——抗爭無力,逃避無果,加入又覺不甘——我做批評,主要是鼓勵自己在喧鬧中,能多讀點書,并且學會思考,寫作是我理解的最好的思考的方式之一。

孤獨前行,

建構“中國小說”

汪曾祺說過,雞蛋好吃就行了,何必去認識那只下蛋的母雞呢。而周明全卻在深受老村的影響下,一心想著去拜訪老村。2011年年底,周明全趁一次陪領導到北京出差之際跑到老村家里。在和老村的交流中,周明全告訴老村,他很喜歡老村的小說《騷土》。說他一直在認真地閱讀《騷土》,并準備將自己閱讀《騷土》的感受寫成文章。

2012年夏天的時候,周明全將撰寫好的評論發給老村請他指教。老村打開一看,大吃一驚,在一篇文章中,老村寫道:“單從周明全對語言技術的分析看,就知道他確實下了很大的功夫,真正是認真地閱讀、研究了《騷土》。我以為一個作家最核心的秘密,就是這個。他對《騷土》的分析許多地方有我寫作時不曾想到的地方。如果我當時有他今天對《騷土》的感受也許就不這樣寫《騷土》了。可能會寫的更開闊一些。這篇評論無疑是《騷土》出版以來,最有分量的一篇。周明全有南疆人的率性,樸實,愛喝酒,好玩,但很神,居然能看透《騷土》,真的是神人一個。不久,文章被《名作欣賞》雜志上刊發。我不少文學批評界的朋友看了文章后,都很驚訝,都覺得明全將《騷土》被隱沒多年的文本價值,給挖掘出來了。”

隨著對《騷土》的深入研究,周明全重新提出了“中國小說”這個被有意無意忽視的概念。當然,對“中國小說”的理解、闡釋,基本上來自老村的《騷土》為他提供的美學經驗。“可以說,是通過對老村創作實踐的理解研究,構成了我對‘中國小說研究的興趣,甚至也構成了我今天的小說評價方式。”

周明全認為,“中國小說”始于神話傳說,其開端是神話《山海經》,從《山海經》到魏晉南北朝大量志怪小說,到唐傳奇、宋元話本,一直到明清較為成熟的白話小說的涌現,可以說“中國小說”的發展,有一條完整的脈絡可尋。到了近現代,大量的中國小說,已不再是在繼承“中國小說”的基礎上寫成的,而是學習西方、模仿西方的產物。當今我們許多人談論的中國小說,其實是個很寬泛的觀念,其主要是指近現代以來的小說。而“中國小說”是有著較為明確的指標或者說有著深刻的文化遺傳DNA的,屬于中國文學的小說。

在周明全看來,“中國小說”來自于歷代文人的敘述實踐,自成體系,不對“中國小說”進行研究,就無法真正評介當代中國小說的地位。同時,不認識到“中國小說”之于世界文學的獨特性,也會讓中國小說的寫作者一直在膜拜西方的道路上,迷失自我;這也將導致我們常掛在嘴邊上的文化自信變得空洞、虛無。尤其是在當下,中國文學呈現出了乏善可陳,到了所謂的“有高原沒有高峰”的低迷狀態。這個時候,似乎更應該回過頭來,認真反思自“五四”以來對于傳統的決裂所造成的文化斷裂,尤其是對小說寫作的傷害。

2012年,周明全撰寫了《可以無視,但不會淹沒》一文,重新闡釋“中國小說”這一概念,2013年10月,撰寫了《什么是好的中國小說?》一文,在“中國小說”這一概念上,進一步思考,提出了“中國好小說”必須具備三個基本的品質和面貌:一是中國精神、中國氣派;二是中國故事、中國意境;三是中國風格、中國語言。2014年撰寫了《談中國小說創作的文學性》一文,從小說最基本的故事、人物、語言等八個維度,探討中國小說的創作。2015年,撰寫了《中國小說在世界文學中的獨特地位》,2016年撰寫了《當代文學的盲點》《我們這個時代的淺寫作》等文章,更深入地闡釋自己對中國小說的理解。

在周明全看來,一部好的中國小說,必須以中國文化的基本元素去構建,以中國文學的標準和體系去衡量。一個世紀前的“小說界革命”,使中國小說陷入被動模仿的尷尬境遇。時至今日,這種俯視隨人的狀況,似乎也該止歇了。“中國小說”的重提,不僅是文學的需要,同時也是民族文化的需要,更是中華民族面對世界,在未來時代的一種精神姿態。而想創造出真正的“中國小說”,就必須逐漸擺脫對西方經驗的被動依賴,必須返回到中國經驗的“原鄉”。好的中國小說,來源于中國人自己的生活,是我們精神的有機組成部分,因而也是描述我們自己精神生活與現實生活的一種極其高級的寫作范式。

周明全覺得,中國作家最終還是得回到自己的傳統里,從那里拜師學藝,把中國傳統里優秀的東西發揚光大,因為那才是一個寫作者骨子里的東西,有血肉的、有生命的東西。忽視傳統,惟西方馬首是瞻,是舍本求末的。不能否認拿來主義短期內對中國文學的促進作用,但若永遠只知道“拿來”,就有路徑當目的的不正當。因此,周明全說他下一步還將繼續就“中國小說”的文體、敘述等進行系統的研究。

周明全對中國小說進行了深入研究,但并不是排外的,走進辦公室,在他二十幾平米的辦公室,四個大書架堆滿了書,其中一半都是西方的經典小說或西方文論、哲學、歷史學著作。據說,他家里更是被書塞得“一塌糊涂”。而且據他說,最近一年來,主要是重讀或補讀早年沒有讀的西方經典作品。“只有有了成百上千的對經典的閱讀,才能使自己的視野真正打開。文化沒有東西方誰優秀誰次之的說法,優秀的文化是具有普遍性的,我提倡中國小說,是因為我覺得中國小說的優秀傳統被忽視了。西方的小說經驗當然好,但可能不太適合我們當下的小說創作。”

團結青年同行,

建構批評場域

2012年年初,周明全將寫《騷土》的長篇評論《可以無視,但不會淹沒》盲目地投給了幾家雜志社,終是石沉大海,杳無音信。后來到長沙參加一個會議,會上結識了時任《名作欣賞》雜志社副主編的古紅衛先生,稿子才得以在當年《名作欣賞》雜志上刊發。這個發稿經歷,當即讓周明全感到初入批評之道的艱難。2014年6月,《小說評論》雜志主編李國平到昆明參加昆明文學年會,當得知周明全在出版社工作時,他直言不諱地說,年輕人除非在高校,有課題經費支撐,要不,憑一己之力,很難在僧多粥少的文學評論刊物上闖出來。

正在經受著投稿無門的苦悶時,第二屆“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在中國現代文學館頒獎。會上,參會者驚呼“80后”批評家在文學評論界的缺席,引起關注云云。周明全意識到,“80后”批評家的“缺席”,肯定和主流評論刊物沒有敞開胸懷接納他們有關。“當然隨著之后的研究,知道了發刊物也只是當時‘80后批評家成長中的一道障礙而已,但當時的我卻將此看成是最大的障礙。”

隨著《文學報》《文匯讀書周報》等主流媒體對“‘80后批評家的缺席”的討論興起。作為出版人,周明全當時覺得,若能出版一套反映“80后”批評家的文叢,一定能產生社會影響,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80后”批評家的成長。

周明全是一個能夠將自身人文理想付諸實踐的人。除了對文學現場進行熱切跟蹤解讀與闡揚,他還以極大精力投身文學組織與傳播上,努力推動當代文學批評的整體建構。借著自己在出版社工作聯系面廣的優勢,2012年年底,在好友劉濤的幫助下,周明全策劃了《“80后”批評家文叢》。2013年年底,周明全策劃,邀請陳思和主編的《“80后”批評家文叢》第一輯驚艷亮相。文叢推出了楊慶祥、金理、黃平、何同彬、傅逸塵、徐剛、劉濤等八位“80后”批評家的評論集。

文叢基本代表了“80后”批評家的創作水準,同時也是“80后”批評家首次集中亮相。學界對這套文叢給予了熱烈的好評,不僅因為它首次將一個正在發展、甚至尚顯稚嫩的研究者群體集中呈現給這個時代,接受來自各方面的檢閱,更在于以這樣的方式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文學范本,可以借此觀察一個代際的青年批評家的成長范型,透視他們的研究路徑與這個時代之間形成一種怎樣的同構關系,在此過程中,考量當代文學批評的力量如何一點點地滲透進文學發展的整體格局之中。隨后,周明全又于2015年出版第二輯,推出李德南、項靜、康凌三位的文集。自2014年開始,每年由周明全和金理共同主編一本《“80后”批評家年選》。從對“80后”批評家的個案研究到組織出版,全方位研究“80后”批評家。目前,屬第一位集中、系統研究“80后”批評家的同代批評從業者。

青年批評家張元珂在《“80后”評家群形成過程中的“北館南社”事件》一文中,對文叢給予高度評價。在張元珂看來,“80后”評家群的形成,得益于中國現代文學館的客座研究員機制,另一個就是云南人民出版社推出《“80后”批評家文叢》。“北館南社”分別在北方和南方聯手培養、推出“80后”批評家,形成了南北互動態勢,使得幾年前還處于潛隱狀態的“80后”文學群體,快速地浮現于當下文學現場的前沿。云南大學教授、云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批評家宋家宏在審讀意見中說,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這套文叢,對推動中國當代文學批評,推進文學批評青年人才隊伍的成長,產生了重要的作用。

文叢中也收入了周明全自己的第一本評論集——《隱藏的鋒芒》。該書收錄了他涉足文學批評兩年以來公開發表的近30篇文章。這些文章體現出作者對當代文學的思辨與評價,常能發人之所未見,尤其是對文學批評本身的理論闡揚,深化了文學本質屬性的研究,從多重維度上考量當代文學的價值所在,顯示了敏銳的文學眼光。

從事文學批評以來,深得陳思和、王干等前輩的點撥,也收獲了不少贊譽。陳思和在《“80后”批評家文叢》的總序中說,周明全的《頑強而生的“80后”批評家——兼論當代文學批評的流變及“80后”批評家個案分析》,寫得既全面又到位,深得我心。

著名批評家、《小說選刊》雜志副主編王干在為《隱藏的鋒芒》這本書的序文《接地氣和藝術味》中寫道:翻看周明全的全書,一看就是一個有鋒芒的人,但有鋒芒的人往往容易天馬行空,不接地氣。但周明全好像不是那種不接地氣的批評家,你能感受到他的鮮活,帶著地氣。在他的論著中關于莫言、老村等富有土地氣息作家的分析和研究,體現了他對扎根中國土壤作家的某種偏愛。而在我看來,他的《頑強而生的“80后”批評家》一文是能夠代表他近階段評論水準的文字。這是我見到的幾乎惟一的關于“80后”批評家的文字。首先,“80后”的批評家作為一個尚未徹底浮出水面的文學群體,周明全能夠敏感地覺察到這一潛在的但又具有發展力的文學力量,說明他文學批評的感受力超出了一般的研究者,文學批評的一項功能就是要發現那些潛在的尚未成型又具有前途的文學現象。第二,這篇文章說明了周明全在文學批評方面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和概括力,王蒙先生說過類似的話,文學批評都是一種概括,當然是有選擇的概括。一般來說,那些已經成型的作品、作家、文學思潮、文學現象容易概括分析,而處于動態、發展、游移的正在進行時的文學現象難以把握、概括。一般來說對這種動態的研究需要批評者自身具有較強的主體性和獨特的預見性。

周明全的脫穎而出,與他的文學策劃活動有關。周明全不僅是青年批評家,還是出版人,這是他和其他“80后”批評家不同的地方。周明全是“80后”批評家、“70后”批評家和“未來批評家”的推手之一。圍繞這些命名,他在雜志上開設了相關專欄持續探討了四年之久,也寫了一系列文章研究同輩批評家。

短短四年過去了,周明全在《當代作家評論》《南方文壇》《當代文壇》《小說評論》《上海文學》《山花》《大家》《光明日報》《文藝報》等國內重要理論刊物和報刊發表了近百篇文章。多篇文章被“人大復印資料”、《新華文摘》雜志全文轉載或摘編。同時,獲得了2014年度、2016年度昆明文學年會評論獎,《邊疆文學·文藝評論》優秀論文獎,第十四屆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等等。除了撰寫批評文章外,他還依托在出版社工作的平臺,策劃了《“80后”批評家文叢》《“70后”批評家文叢》等大型叢書,以卓有成效的文學實踐,參與著當代文學批評的整體建構,悄悄改寫著文壇對批評界既定的印象判斷。

拒絕爭論,

甘當青年批評家推手

隨著“80后”作家、批評家的熱炒,近幾年來,無論是媒體還是研究界,都喜歡用代際這一概念來歸納、描述一代人,也因此招致部分批評家對代際的批評。甚至,不少批評是針對他的,“最近,一個很要好的批評家直言不諱地批評我,自己不好好寫文章,成天去幫‘80后批評家、‘70后批評家策劃叢書,做他們的個案研究和訪談,你搞代際是想自立山頭嗎?”看著這位大哥痛心疾首的樣子,周明全說,自己并不想辯解。在周明全看來,多一個或少一個批評家,對文學生態并不構成任何影響,但是,若有一個人愿意出來,為年輕的批評家做好服務,幫助他們推出自己的研究成果,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改變文學生態。“我的理想是做一個好的出版人,做文學批評只是副業而已。”

關于“代際”這個概念。周明全認為文學只有好壞之別,跟哪個年齡的人寫沒有關系。好的作品,不是簡單的年齡能框得住的。“代際問題,隨著文學生態的健康發展,隨著一代代年輕人的成長,它終將會結束它的歷史使命。所以,沒有必要對代際話題大動干戈,而我們年輕一代,所努力的,就是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自己的創作,成為‘這一個,突破代際對我們的框定。”

既然如此,那為何周明全還愿意花費如此多得時間來做待際研究呢?周明全覺得像“80后”“70后”這兩代批評家,已經不年輕了,但批評家的學術生命周期相對于作家較長一些,目前較為活躍的批評家,依舊是“40后”“50后”“60后”,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固化,對不同狀態文學的隱性遮蔽。他想通過組織叢書和個案研究,集中梳理年輕的批評家群體,以集中推介的形式形成一個青年批評家的話語場,使得他們的發聲能擴散得更廣些。

早在策劃《“80后”批評家文叢》前,周明全就開始閱讀第一批入選者的文章,他覺得這一代年輕批評家的視野、理論功底都很棒,于是自2013年6月開始,著手做“80后”批評家研究。周明全當時的想法,一是想通過對同代且是同行的研究,來解答他自身在成長中的迷茫;二是向借此回應媒體鼓噪的“80后”難出批評家的起哄,同時也為繼續策劃“‘80后批評家文叢”做前期準備;三是想踐行自己“做人的批評”“做有心的批評”的理念。

周明全的“80后”批評家研究分為兩塊,一是個案研究,從成長經歷、碩士、博士的研究方向、研究特色等方面做全面的梳理、概括,個案研究文章先后在《大家》雜志開設“‘80后批評家大展臺”專欄,在《文學報》開設“槍和玫瑰·聚焦80后批評家”專欄;另一個是訪談,主要從家庭、學校教育、當下熱點問題的看法等入手,試圖掌握每一位批評家的第一手資料。“80后”批評家訪談自2014年6月開始,在《都市》雜志以“同步成長”為題開設專欄,目前,已經訪談了金理、楊慶祥、黃平等20余位“80后”批評家。

第一批研究成果已結集為《“80后”批評家的槍和玫瑰》,由北京時代華文書局作為2015年重點圖書推出,7月初上市,上市當月即沖入中國好書榜。中國人民大學“聯合文學課堂”2015年7月3日召開了《“80后”批評家的槍和玫瑰》研討會,李云雷、霍俊明、楊慶祥、傅逸塵、徐剛、叢治辰、老村等青年批評家、作家二十余人參與了討論,討論紀要全文兩萬余字刊發于《青年文學》第12期。同時,《南方都市報》《文藝報》《文學報》《名作欣賞》等報刊紛紛刊發相關評論文章,給予高度評價。

有前輩批評家開玩笑地說,因為周明全自己是“80后”,所以才對推介“80后”批評家如此上心。其實除了對“80后”批評家進行研究和組織出版文叢外,周明全也逐步開始了對“70后”批評家、“未來批評家”展開了對話。

2015年,周明全受《邊疆文學·文藝評論》雜志之邀,主持“青年批評家”欄目,周明全說,開設這個欄目,其主要目的就是研究“70后”批評家的成長、研究方向以及對高校文科教育的理解和反思等,試圖厘清這代人的思想來源、今后的發展潛力等。目前,已推出了張莉、房偉、霍俊明、李云雷、劉志榮、劉大先、張元珂、張曉晴等十余位。做“70后”批評家研究,周明全主要以訪談的形式,而且部分問題設計上有相似性,這樣不僅能掌握他們的生活、學習、研究,還能看出他們之間的異同,也能為研究界提供第一手鮮活的研究素材。同時,2016年9月,周明全和陳思和共同主編了《“70后”批評家文叢》,第一輯收錄謝有順、霍俊明、張莉、梁鴻、房偉、李丹夢、劉志榮、李云雷的評論文集。周明全已經訪談的15位“70后”批評家,目前已經編成《“70后”批評家的聲音》交由出版社出版了。

延續對“80后”“70后”批評家研究的路子,2016年,受《名作欣賞》傅書華先生之邀,周明全在《名作欣賞》雜志上開設“未來批評家”欄目,展開對“未來批評家”的探討。“未來批評家”的意思,它不限定年齡,惟才情、學識為第一標準,選取和推介青年批評者。當然,也暗含周明全個人對代際的看法——脫“代”成“個”是一個批評者走向成熟的必然。目前,已做完唐詩人、李壯、吳天舟等幾位,受業界好評。

在話語喧囂的當代文學批評界,周明全對當代文學評論的價值和意義有著非凡而清醒的認識,亦有著清晰的文學觀和批評理想,在文學批評這個場域的邊緣角落里,他像一位俠行客,在這個駁雜的時代中不斷尋找并推出新的文學創生力量,他固有的鋒芒——又如何能藏得住呢?

周明全,漢族,1980年10月生于云南沾益。中國作協會員、中國文藝批評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26屆高研班學員(青年評論家班)。兼任中國現代文學館第四批客座研究員,云南大學中國當代文藝研究所副所長、特聘研究員,云南省文藝“特約評論員”,昆明市作協副主席等,目前供職于云南一出版社。

在《南方文壇》《當代作家評論》《小說評論》《當代文壇》《揚子江評論》《創作與評論》《上海文學》《山花》《大家》《光明日報》《文藝報》《文學報》《文匯報》等發表文學評論文章百余篇,部分文章被《新華文摘》和“人大復印資料”轉載。出版評論集《隱藏的鋒芒》(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版)、專著《“80后”批評家的槍和玫瑰》(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5年7月版);策劃《“80后”批評家文叢》(兩輯11本,其中第一輯8本全部獲第十四屆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云南省第十四屆優秀出版物獎二等獎);與陳思和共同主編《“70后”批評家文叢》(第一輯8本)、與金理主編《“80后”批評家年選(2014)》《更好或更壞的未來:80后批評家年選(2015年)》。獲《邊疆文學·文藝評論》2013年年度優秀論文獎,2014年度、2016年度昆明文學年會評論獎,第十四屆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文學報·新評論》2015年度優秀評論新人獎特別獎,第十四屆云南優秀出版物獎二等獎等。

《滇池》雜志“中國批評家”欄目2015年第3期,《創作與評論》雜志“新銳批評家”欄目2015年第4期,《長江文藝評論》雜志“輕騎士”欄目2016年第2期,《南方文壇》雜志“今日批評家”欄目2016年第6期分別推出“周明全批評專輯”。

責任編輯:王順江

猜你喜歡
小說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何為最好的小說開場白
英語文摘(2021年2期)2021-07-22 07:57:06
小說課
文苑(2020年11期)2020-11-19 11:45:11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我們曾經小說過(外一篇)
作品(2017年4期)2017-05-17 01:14:32
妙趣橫生的超短小說
中學語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29
明代圍棋與小說
西南學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28
閃小說二則
小說月刊(2014年8期)2014-04-19 02:39: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视精品|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啪啪视频|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制服| 亚洲男女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乱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伊人网址在线| 在线99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伊甸|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久久2019 | 9cao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式| 亚洲天堂首页| 欧美日韩导航| 国产成人禁片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毛片视频网| 午夜福利亚洲精品|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91www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网址|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 亚洲嫩模喷白浆| 高清免费毛片|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精品亚洲| 香蕉99国内自产自拍视频| 青青国产视频| a亚洲天堂|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亚洲综合天堂网|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欧美区一区|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码视频喷水|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日本午夜影院|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美女毛片在线| 99久久精品国产自免费| 国产免费一级精品视频|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一| 日韩无码黄色| 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色蜜蜜| 一本综合久久| 91亚洲视频下载| 日韩免费无码人妻系列| 欧美色丁香| 精品成人免费自拍视频| 亚洲综合片|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91欧美在线| 无码日韩视频| 国产无码制服丝袜| 欧美在线国产|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二三区| 国产人成午夜免费看| 日本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影院 |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免费看美女自慰的网站|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免费| 成人亚洲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