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思
(廣東省民政職業技術學校 廣東 廣州 510200)
淺議音樂素養對合唱的重要性
周文思
(廣東省民政職業技術學校廣東 廣州 510200)
合唱藝術不僅是一種音樂的表現形式,同時也能夠體現出不同時代的精神面貌。音樂素養是建立在豐富的樂理基礎知識之上,不論是在音樂的審美能力、理解能力,還是在對音樂作品的表現力上,都有著極高的綜合素質與修養。音樂素養是一門獨立的專業學科,對于音樂的學習者來說,更是一門必修課。本文通過對音樂素養的分析論述,探討其在合唱藝術中的重要性。
音樂素養;合唱藝術;重要性
在合唱中,歌唱者能夠體會到藝術與生活的和諧之美,增進精神的享受與人格的提升。與齊唱相同,它們都是由眾多人參與的集體演唱,但二者并不是一回事。齊唱只有一個旋律,演唱單一的聲部,而合唱則至少有兩個以上聲部的旋律同時演唱,在指揮與合唱團隊員的密切配合中,達到高度的統一與協調,在其中,合唱團的音樂素養高低,直接能夠影響到表演的優劣。另外,合唱也是提升音樂學習者音樂素養的最佳途徑,因此它們二者還具有一種相輔相成的內在聯系。
語言與音樂的結合,就形成了聲樂,通過唱歌這種藝術形式,來抒發個人的感情與人物形象的塑造。音樂作品的表現效果,與聲樂演唱者的個人文化素質高低,生活閱歷的豐富度,悟性與理解能力,都息息相關,這些因素結合起來,就被稱作音樂素養。其中,任何一個因素的缺失,都可能會給合唱演奏帶來不好的效果,造成音樂本身的美感缺失,無法完全讓聽眾感悟到歌詞與音樂之中蘊含的感情[1]。因此,如果想要在合唱中達到好的效果,除了多加練習,協調團員之間的配合之外,還應不斷地學習,提高歌唱者自身的音樂素養。
具體來講,音樂素養對于學生以及專業合唱團,甚至民間業余合唱團來說,都是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和基本才能,音樂素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音準、節奏、音樂記憶、音樂修養、音樂感受能力、音樂作品的理解能力、音樂作品的表現力。
一首歌曲,必須是歌詞與旋律的結合。歌曲的樂理知識部分就包括了旋律中的音準、節奏以及歌唱的速度,也正因如此,在合唱以及平時的訓練中,懂得基礎的樂理知識是十分關鍵的。在合唱之中,首先音準是最為關鍵的,跑調是歌唱中的大忌,因為走音會使歌唱藝術頓時降階為釋放噪音,因此在訓練合唱的過程中,要著重注意糾正團員的音準。其次是節奏的把握。一首歌要向聽眾們表達什么樣的情緒,是通過節奏來決定的,因此在合唱中,要懂得附點節奏以及切分節奏這些東西,它們可以具體代表情緒,在歌曲中,必須要將這些節奏唱準,隨意延長或者縮短,都會導致歌曲的風格遭到破壞,喪失創作中想要表達的美感[2]。最后來說速度,對于那些剛剛成立或者臨時組建的合唱團來說,由于基本功、團隊磨合方面的問題,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給予適當調整,以適應合唱團的演唱能力。同時,適當的速度,對于歌曲的感情表達,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常說歌曲是不分國界的,它是全世界第一通用語言,在歌曲之中所表達的感情,會感同身受地傳遞給聽眾,這也印證了歌曲是人類情緒傳遞的一種媒介,它比文字更直接更輕易地能夠穿透人的身體,直達心靈深處,引發共鳴。在合唱之中,也是要將這種情緒通過多聲部、多層次等形式表達出來。這一切就離不開歌者對于該作品的理解,對作者創作主題與思想的把握。在深刻理解了作品的思想感情后,在合唱中,氣息足夠,該換氣的時候就會換氣,不到換氣的地方,即使氣息不夠也會支撐到底,有了強大的音樂素養,歌唱者就會明白,這些歌唱技巧,才是表達歌曲情緒之中的重點,從而將作曲者的情感完美地表現出來,最終才能收獲極好的合唱演出成績。
在論述了音樂素養對合唱的重要性后,我們可能會問:應該如何提高合唱團的音樂素養?本人給出三條建議。首先是持之以恒地學習,增加個人閱歷和知識儲備,途徑有很多種,例如閱讀音樂文獻;學習聲樂知識;多聽多看多參考不同類型的音樂會。其次是盡最大可能提高文化素養,對于一個音樂工作者來講,這應該作為終身推進的目標。最后是加強感性經驗的累積。音樂是人類情緒與精神的傳遞與延續,一首經典的音樂作品,可以跨越時空與空間,經久不衰地被傳唱,其中的感情,屬于音樂藝術一種獨特的性質,對于演繹者來講,沒有深刻的感性經驗積累,很難重塑經典。
合唱藝術作為音樂藝術的一項重要內容,能夠最大程度地將歌曲中蘊含的表現力與感染力傳達出來,但是,這也對歌者自身的音樂素養有著較高的要求,沒有音樂素養的合唱與具有極高音樂素養的合唱,在實際的演繹中,有著天壤之別。不僅僅局限在合唱之中,音樂素養也是一切音樂形式的根基。
[1]鄧麗娟.淺析合唱藝術對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與幫助[J].大眾文藝,2014,(19):235.
[2]李小瑩.論合唱指揮應具備的音樂素養[J].大眾文藝,2015,(04):159.
J616
A
1007-0125(2016)12-00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