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丹 史秋蓮 李敏 王水嬌 劉莉萍
人本位整體護理在乳腺癌保乳術圍手術期中的應用
武丹 史秋蓮 李敏 王水嬌 劉莉萍
目的:探討人本位整體護理在乳腺癌保乳術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12月在我院進行乳腺癌保乳手術治療的患者30例作為觀察組,選取2014年1~12月在我院進行乳腺癌保乳手術治療的患者30例作為對照組,對照組執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人本位整體護理。術后觀察兩組患者切口恢復情況、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術后乳腺外形的評估情況并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切口愈合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發生術后并發癥的概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中乳腺外形評估等級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乳腺癌保乳術圍術期中實施人本位整體護理可有效解決女性患者較為擔憂乳腺外形美觀問題,且其手術切口恢復情況明顯優于傳統護理下的乳腺癌保乳術,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明顯降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人本位整體護理;乳腺癌保乳術;圍手術期;應用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相關資料顯示,其發病率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在女性的發病腫瘤中僅次于子宮癌[1]。近年來有資料顯示,乳腺癌呈年輕化趨勢,原因尚不清楚[2]。手術是目前乳腺癌治療最有效的方式,但乳腺癌根治術后乳房的缺失給女性患者的身心造成了極大傷害[3]。隨著對乳腺癌生物學特性的深入研究、早期診斷技術的改進、以及對患者選擇的重視等,一種新的治療模式產生,并得到廣泛驗證即乳腺癌保乳術。且相關臨床研究結果表明,與傳統根治性乳房切除手術相比,乳腺癌保乳術在復發率、生存率、及總生存率三者中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4-5]。乳腺癌保乳術對女性患者十分重要,而一定的護理干預可以使手術更完善。人本位整體護理是指護理人員主張以人為本,針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切問題進行整體分析,從而統籌護理全過程,在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及效率的同時,最大程度地保證患者的利益。相關研究表明,人本位整體護理在部分手術的圍手術期護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6]。我院采用人本位整體護理對進行乳腺癌保乳手術治療的患者進行護理,取得一定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我院乳甲外科于2015年1月開始開展人本位整體護理,選取2015年1~12月在我院進行乳腺癌保乳手術治療的患者30例作為觀察組,選取2014年1~12月在我院進行乳腺癌保乳手術治療但未開展人本位整體護理的患者30例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1)臨床表現高度提示乳腺腫瘤。(2)鉬靶X線照片高度提示乳腺腫瘤。(3)超聲波檢查高度提示乳腺腫瘤。(4)乳腺癌臨床分期為Ⅰ~Ⅱ期。排除標準:(1)嚴重的基礎疾病。(2)三陰乳腺癌。(3)乳腺癌臨床分期為Ⅲ~Ⅳ期或已發生遠處轉移者。觀察組均為女性;年齡22~70歲,平均(50.25±6.12)歲;腫塊大小1~6 cm,平均(2.33±1.67)cm;腫塊位于外上象限16例,內上象限5例,外下象限4例,內下象限5例;病理性質:浸潤性導管癌18例,髓樣癌3例,導管內癌4例,黏液腺癌3例,大汗腺癌2例。對照組均為女性;年齡21~72歲,平均(51.45±6.49)歲;腫塊大小1.5~6.5 cm,平均(2.43±1.86)cm;腫塊位于外上象限17例,內上象限6例,外下象限3例,內下象限4例;病理性質:浸潤性導管癌20例,髓樣癌2例,導管內癌5例,黏液腺癌2例,大汗腺癌1例。兩組患者在年齡、腫塊大小及位置、病理性質、臨床表現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接受乳腺癌保乳術,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人本位整體護理,將“以人為本”的原則貫穿整個護理過程,包括術前心理疏通、細心安排室內環境及器械,術中各護理人員無縫隙配合,術中人文關懷和術后細心呵護護理,具體如下:
1.2.1 術前準備
1.2.1.1 術前心理疏通術前1 d,安排該患者手術的巡回護士到病房訪視患者,查閱與血液傳染性疾病有關的各項化驗結果及相關檢查報告結果,詳細了解患者病情,再次確認有無手術部位、標識、過敏史、禁忌證等;再至床前向患者詳細介紹與該手術相關的信息,給患者查看手術室自制漫畫式簡易流程圖、手術室環境圖片及手術過程中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項。讓患者充分了解手術的過程,并充分做好心理準備,消除患者對手術的恐懼。由于手術定性的不確定性,患者術前一般存在兩種不良心理:過度擔心和過度樂觀。對于過度擔心的患者,巡回護士可向患者講述各種成功的案列及術后幸福的生活,并向患者耐心解釋保乳術的優點,且引用相關研究者的研究告知患者乳腺癌手術范圍的大小并不能對其預后產生決定性的作用,術后的放化療亦是乳腺癌保乳術綜合治療的重要手段,并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盡一切可能增強患者對手術的信心。對于過度樂觀的患者,巡回護士須再次告知患者手術切下的病理標本的各種可能,及術中可能需要的患者配合,避免病理切片結果出來后與患者期望不相符而發生情緒激動,嚴重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
1.2.1.2 細心布置室內環境手術室的環境準備主要集中在3個方面。(1)保證無菌環境。每臺手術結束后都應認真清理,避免前一臺手術遺留污染品,保證手術間的干凈整齊,此外,還應進行嚴格消毒,最大程度清除手術室中的隱藏細菌,做好空氣消毒,密閉半小時,已達到層流手術間的效果。每周手術間徹底清掃消毒1次,每月做細菌培養1次(包括空氣、物體表面、及滅菌后的物品)。(2)保證室內溫度舒適。手術對于手術人員和患者都是一次考驗,對于手術人員,舒適的溫度是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的基礎;對于患者,適宜的溫度有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和術后恢復,故護理人員可提前1 h開啟空氣凈化系統,將室溫控制在20~23℃,濕度保持在50%~60%。(3)輕松的氛圍。可在手術室準備好舒緩的音樂和適宜的播放器,以在術中緩解患者和手術人員的緊張感,幫助手術順利進行。
1.2.1.3 認真準備物品器械乳腺手術是外科手術中一種特殊的手術方式,故除常規器械物品外,還需要準備各種高頻電刀及長、短電刀頭,無損傷細頭平鑷,銀夾及銀夾鉗,乳膠引流管、負壓引流袋,R-探測儀及探頭,亞甲藍,注射器,微橋4-0可吸收線,多個標本袋,記號筆,彈力繃帶等。
1.2.1.4 嚴格把握患者手術位置標記和體位準備術前2~20 h,手術室護理人員須協助主刀醫師在腫瘤周圍2 cm處的7~9個部位注射亞甲藍至皮下后,在手術室使用R-探測儀探鍘前哨淋巴結部位并做標記,以便于在手術過程中采取核素聯合生物藍染料法進行前哨淋巴結活檢,此外還須用記號筆設計好保乳切口。護理人員協助麻醉師擺側臥位行高位硬膜外麻醉,隨后將患者恢復仰臥位以便手術并放置2塊中單于患側肩下,使腋窩皮膚完全舒展;將患側上肢外展70°~90°并置于托手架上,從而充分顯露術野和方便手術操作和配合,提高手術成功率的效果。
1.2.2 術中護理人員無縫隙配合
1.2.2.1 器械護士的配合手術中,護理人員和主刀醫師是保證順利完成的關鍵,故手術室可盡量配合主刀醫師的時間,有計劃地分配與主刀醫師經常搭班的器械護士與其配合。因而器械護士可詳細掌握手術的步驟,并適時地配合主刀醫師,盡量達到一個眼神、一個細微的動作都是一種交流,盡量完善手術中的每個細節中,并縮短手術時間,使手術過程完美,使患者能盡早地安全結束手術。
1.2.2.2 巡回護士的配合巡回護士須正確擺放并檢查各種儀器,確認儀器是否處于正常狀態,并與其他護理人員一起將導線和儀器正確連接,以保證術中正常使用。術中協助麻醉醫師一起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及手術進程,并及時提供臺上所需物品,以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此外,巡回護士還須配合器械護士和手術醫師將手術切下的病理標本正確地放置在標本袋并做好標記,注意患者病理標本的準確性及信息的完整性。
1.2.3 術中人文關懷在手術過程中,患者雖處于昏迷狀態,但術前的緊張和陌生感在術中并未退卻,甚至更加嚴重,而且增加了一種無助感,所以在手術過程中更需要護理人員的關懷。可配備一名專門的護理人員陪伴在手術臺旁邊,全程緊握患者雙手,給予支持與力量。此外,此位護理人員還需特別關注患者的尊嚴和體溫,保證除必要手術范圍,其余部分都應該有被子遮蓋。
1.2.4 術后護理腋窩淋巴結清掃完后,器械護士須首先配合手術醫師完成無菌蒸餾水沖洗腋下殘腔,然后正確放置引流管及接負壓引流袋,最后幫助其在患者乳房及腋下切口處放置紗布墊數塊,并用彈力繃帶加壓包扎,注意加壓包扎不能太緊,否則會導致皮下腫脹。手術室護理人員將患者安全送回病房,并與病房護理人員做好詳細交接,詳細囑咐術后需要注意的情況。
1.3 觀察指標術后追蹤兩組患者切口恢復情況、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術后乳腺外形的評估情況。其中術后并發癥包括皮下積液、血腫、感染等。
1.4 評定指標乳腺癌手術切口愈合分級:甲級愈合指愈合優良,沒有不良反應的初期愈合;乙級愈合指愈合欠佳,愈合處有炎癥反應,如紅腫、硬結、血腫、積液等但未化膿;丙級愈合指切口化膿,需切開引流。根據JCRT標準,術后乳腺外形評估可分為優、良、中、差4個等級,其中優:患側乳房相似于健側,乳頭水平距離<2 cm,手感類似健側,膚色正常;良:患側與健側略有不同,外形正常或略小,乳頭水平距離<3 cm,手感稍差,膚色改變;中:患側與健側略差別明顯,乳頭水平距離>3 cm,手感較差,皮膚粗糙且有/無增厚;差:患側出現嚴重并發癥。
1.5 統計學處理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Wilcoxon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手術切口恢復情況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切口恢復情況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發生術后并發癥的情況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發生術后并發癥的情況比較(例)

表3 兩組患者術后乳腺外形的評估情況比較(例)
乳腺不僅是女性第二性征的特異性標志,更是展示女性外形美的器官,故乳腺癌患者對于手術方式的選擇十分重視[7]。隨著研究工作者對乳腺癌生物學特性的深入研究,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及靶向治療有了新的進展,乳腺癌的治療觀念及方法發生了巨大改變。過去乳腺癌患者多行傳統的根治術或改良根治術,甚至擴大根治術,現在保乳手術已成為早期乳腺癌的首選術式[8-9]。但乳腺癌保乳術對于患者和醫師都是一種新開展的手術方式,患者對于乳腺癌的手術方式大部分仍停留在傳統手術的層面上,對于保乳手術的優點、適應證及遠期效果,手術及術后治療情況尚不清楚,這便要求護理人員給予詳細的解釋、陪伴與安慰等一套整體護理;護理人員的積極配合為乳腺癌保乳術的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10]。總之,一定的護理干預是乳腺癌保乳術順利完成的關鍵。
結果顯示,觀察組愈合程度高于對照組,兩者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發生術后并發癥的概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中乳腺外形評估為優的患者明顯增高,說明圍手術期的人本位整體護理是保證乳腺癌保乳手術的順利進行的重
2.3 兩組患者術后乳腺外形的評估情況比較(表3)要因素之一,圍手術期的人本位整體護理主要針對術前和術中。術前實施良好的心理護理可有效糾正患者的不良心理,使患者正確認知乳腺癌保乳手術,并樹立戰勝腫瘤的信心,此外,術前護理人員還應積極配合醫師完成手術方案的準備工作。術中護理人員積極主動配合手術,保證手術的安全實施。總之,在乳腺癌保乳術的圍手術期中實施人本位整體護理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提高患者切口甲級愈合的概率,降低發生術后并發癥的概率。黃潔婷等[11]和姚曉麗等[12]學者曾探討人本位整體護理在乳腺癌手術圍術期中的應用,發現其可有效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概率,并顯著改善切口恢復的情況,與本研究中部分結果保持一致,值得護理人員進一步探討與完善。
總之,在乳腺癌保乳術圍術期中實施人本位整體護理可以使手術達到更為理想的治療效果,它可有效解決女性患者較為擔憂乳腺外形美觀問題,且其手術切口恢復情況明顯優于傳統護理下的乳腺癌保乳術,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卻明顯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患者認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鄭瑩,吳春曉,張敏璐.乳腺癌在中國的流行狀況和疾病特征[J].中國癌癥雜志,2013,23(8):561-569.
[2]Volders JH,Haloua MH,Krekel NM,et al.Gelderse vallei Ziekenhuis,.Current status of ultrasound-guided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J].World J Clin Oncol,2016,7(1):44-53.
[3]劉力,劉國文,譚米多.乳腺癌的綜合治療現狀[J].中國腫瘤外科雜志,2013,5(1):60-63.
[4]唐金海,姚宇鋒.早期乳腺癌的診斷和外科治療進展[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1,18(9):913-916.
[5]蔣宏傳.乳腺癌保乳及再造手術技巧與美學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1,31(10):948-950.
[6]吳燕,巫倩英.人本位護理應用在腹部手術后患者的效果評價[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22):3411-3413.
[7]康驊,朱江,海濤,等.乳房整形技術在乳腺癌保乳手術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1,18(9): 917-921.
[8]祖國,郭京,王忠裕.乳腺癌保乳手術治療進展[J].大連醫科大學學報,2012,34(1):92-96.
[9]Franceschini G,Martin Sanchez A,Dileome A,et al.New trends in breast cancer surgery:a therapeutic approach increasingly efficacy and respectful of the patient[J].G Chir,2015,36(4):145-152.
[10]劉平,仇愛峰,陳玉春,等.53例乳腺癌保乳手術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吉林醫學,2011,32(25):5382-5383.
[11]黃潔婷,李衛伶,蔡小夢.人本位整體護理在乳腺癌保乳規范化綜合治療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1):63-65.
[12]姚曉麗,原英姿.手術室整體護理在乳腺癌手術患者效果評價中的作用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2):95-96.
Application of people-centered holistic nursing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for breast cancer
WU Dan,SHI Qiu-lian,LI Min,et al(Zhaoq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Zhaoqing 52606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eople-centered holistic nursing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for breast cancer.Methods:Selected 3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5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Selected 3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4 as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eople-centered holistic nursing care.Postoperative incision recovery,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postoperative mammographic appearance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degree of wound healing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mammary gland appearance evaluation grad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The holistic nursing care conducted for patients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female patients’anxiety about the esthetic appearance.Its surgical incision recovery i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nursing in the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What’s more,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Therefore this metho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People-centered holistic nursing;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for breast cancer;Perioperative period;Application
2016-08-27)
(本文編輯劉學英)
526060肇慶市廣東省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手術室
武丹:女,本科,副主任護師
10.3969/j.issn.1672-9676.2016.2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