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承南 張偉宏 尹保和
(廣西賀州市中醫醫院骨科,賀州,542899)
?
補腎通絡方聯合西藥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繼發骨質疏松的療效觀察
黎承南 張偉宏 尹保和
(廣西賀州市中醫醫院骨科,賀州,542899)
目的:探討運用中醫的補腎通絡方聯合西藥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繼發骨質疏松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間于我院住院治療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繼發骨質疏松的患者共72例,隨機分成2組,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組運用中醫補腎通絡方聯合使用鮭魚降鈣素針劑,1支/d肌注,維D2磷酸氫鈣片1片/d口服,連續服用2個月。對照組只運用鮭魚降鈣素針劑,維D2磷酸氫鈣片,連續服用2個月。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治療效果、臨床癥狀的改善和骨代謝的情況。結果:2組患者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4.5%,對照組為69.5%,治療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前2組患者的鈣離子、紅細胞沉降率和骨密度統計結果無差異,2組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分別治療后,紅細胞沉降率指標明顯下降,鈣離子與骨密度指標明顯升高,2組治療后的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前2組患者的晨僵時間、關節壓痛、關節腫脹和關節功能統計結果無差異,2組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的晨僵時間、關節壓痛、關節腫脹和關節功能均明顯改善,且明顯優于對照組,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運用中醫補腎通絡的治療方法聯合西醫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繼發骨質疏松,具有明顯的臨床療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緩解或改善骨質流失,調節骨代謝,緩解骨質疏松。
類風濕性關節炎;骨質疏松;補腎通絡;中西醫結合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滑膜關節,常為多關節對稱性受累,多見于中老年女性[1]。受累關節病理改變主要為滑膜充血、水腫、增厚;進而增厚滑膜形成血管翳,并侵入、破壞關節軟骨及骨端使得關節間隙消失及關節面破壞[2]。關節可脫位變形。早期就可以出現關節周圍組織腫脹,骨質疏松,骨質破壞。骨質疏松是以低骨量及骨組織微結構退變為特點的全身性疾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其原因主要為年齡增大、激素減少、生理退變及病理因素等,故在絕經婦女和老年人多發[3]。骨質疏松目前在我國老年人群中發病率逐漸增加,成為一項不容忽視的社會健康問題[4]。研究表明,骨質疏松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中發病率明顯增高,但其作用機制目前仍在研究中[5]。如今臨床上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繼發骨質疏松主要有中醫和西醫。中醫認為骨質疏松為腎虛所致,故中醫療法以中藥補腎為主要方法,效果較顯著。西醫主要治療方法為補鈣、免疫抑制劑和非甾體抗炎藥,臨床療效不佳。為了研究中醫補腎與西醫結合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繼發骨質疏松的臨床效果,選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間于廣西賀州市中醫醫院住院治療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繼發骨質疏松的患者共72例,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分別用不同方法治療,比較臨床療效。
1.1 臨床資料 根據1987年美國類風濕病學會制定的診斷標準,選擇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間于廣西賀州市中醫醫院住院治療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繼發骨質疏松的患者共72例,其中男性24名,女性48名,平均年齡為(54.2±5.5)歲,年齡范圍為40~79歲[6]。所選擇的患者均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典型臨床癥狀,如關節腫脹、疼痛、畸形和功能受限等,并且近1個月進行過關節腔皮質類激素治療,使用過性激素、甲狀旁腺激素,糖皮質激素用量每天超過5 mg的患者,維生素D缺乏的患者。同時需排除血液和合并心肝腎等疾病的患者[7]。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將患者分為2組,2組的基本情況如性別、年齡、病情等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 手術方法 治療組結合應用中醫和西醫療法。西醫治療方法為:鮭魚降鈣素針劑(銀谷制藥有限責任公司),1次/d肌注;維D2磷酸氫鈣片1片/d口服。中藥補腎通絡方:淫羊藿20 g,補骨脂15 g,骨碎補15 g,熟地黃12 g,山茱萸12 g,丹參10 g,杜仲10 g,雞血藤10 g,續斷10 g,當歸10 g,甘草5 g。1劑/d,水煎250 mL藥汁,分早晚兩次服用。中藥西藥均連續服用2個月。對照組只服用西藥2個月,與治療組西藥治療方法相同,不服用中藥。
1.3 觀察指標 檢測治療前后患者的血鈣(Ca)、紅細胞沉降率(ESR)和骨密度(BMD),觀察治療前后患者的關節壓痛指數、晨僵時間、關節腫脹指數以及關節功能指數。患者治療后的療效分為無效、好轉和顯效。無效為患者治療前后癥狀及檢查指標無明顯改變;好轉為患者關節疼痛有所緩解,關節活動基本恢復正常,實驗室檢查正常或略偏高;顯效為患者完全恢復正常,各項指標均在正常范圍,臨床癥狀完全消失[8]。
1.4 統計學分析 將所有數據錄入統計軟件SPSS 19.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χ2進行統計,計量資料表示為均值±標準差的形式。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總的臨床效果比較 分別記錄治療組和對照組無效、好轉和顯效的人數,計算出有效率。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4.5%,對照組為69.5%,治療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2.2 2組實驗室指標的比較 治療前2組患者的鈣離子、紅細胞沉降率和骨密度統計結果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分別治療后,紅細胞沉降率指標明顯下降,鈣離子與骨密度指標明顯升高,2組治療后的指標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骨代謝情況的比較
2.3 2組臨床癥狀的比較 治療前2組患者的晨僵時間、關節壓痛、關節腫脹和關節功能統計結果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的晨僵時間、關節壓痛、關節腫脹和關節功能均明顯改善,且明顯優于對照組,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的比較
類風濕性關節炎繼發骨質疏松是臨床常見的疾病[9]。骨質疏松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程成正相關,骨質疏松的癥狀隨著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程延長而不斷加重。類風濕性關節炎累及關節滑膜及骨質,造成關節炎性反應與活動受限。當長期應用大量的糖皮質激素治療后,由于改變了患者的體質等因素,更加重了骨質疏松的發生,甚至全身性的骨質疏松,特別是中老年人和絕經后女性[10]。目前西醫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無明顯效果,而中醫以不良反應少、毒性低等優勢被廣泛應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輔助治療上。在治療類風濕的同時可以改善骨質疏松,從而明顯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對患者的骨代謝有重要臨床意義[11]。類風濕性關節炎繼發骨質疏松在中醫上屬于正虛邪實,機體正氣不足而不能抵御外邪,風、寒、濕三邪入侵,造成脾腎不固,腎氣虧虛,從而導致經脈阻塞不通,血行不暢[12]。骨質疏松主要是以腎虧、血氣不足、經脈血瘀阻滯的骨骼疾病,根據其致病機制,臨床的辨證治療主要為補腎通絡、補氣活血和壯骨,并且同時應用免疫抑制劑控制自身免疫[13]。本實驗的治療組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運用補腎壯骨、活血通絡、祛風止痛的中藥制劑聯合治療,能夠有效抑制了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炎的炎性反應,同時調節機體自身的免疫功能[14]。本實驗應用的補腎通絡方的中的羊藿、骨碎補及補骨脂具有強筋健骨、補腎祛濕的作用;熟地黃、杜仲、續斷、山茱萸能夠補腎養陰、補氣活血;當歸、雞血藤、丹參能夠起到養血活血、消腫止痛的作用[15]。多種藥物聯合應用,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明顯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補腎類藥物的作用機制為促進機體對礦物質的調節,使礦物質不易丟失,加快骨形成,與西醫補鈣相符。骨形成增加,骨吸收受抑制,因此骨質丟失減少,延緩或恢復骨質疏松。同時,下丘腦-垂體系統功能減弱受抑制,延緩機體衰老過程,延緩骨質疏松[16]。本次實驗的2組患者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4.5%,對照組為69.5%,治療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即對照組西醫結合中醫補腎的療效明顯。治療前2組患者的鈣離子、紅細胞沉降率和骨密度統計結果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分別治療后,紅細胞沉降率指標明顯下降,鈣離子與骨密度指標明顯升高,2組治療后的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說明西醫結合中醫補腎的治療方法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骨代謝,減少礦物質流失,提高骨密度。這與補腎通絡要提升機體的激素分泌和促進骨生成的功能有一定關系。治療前2組患者的晨僵時間、關節壓痛、關節腫脹和關節功能統計結果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的晨僵時間、關節壓痛、關節腫脹和關節功能均明顯改善,且明顯優于對照組,2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說明中西醫結合能夠有效緩解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關節紅腫疼痛和關節功能衰退的癥狀。綜上所述,運用中醫補腎通絡的治療方法聯合西醫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繼發骨質疏松,具有明顯的臨床療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緩解或改善骨質流失,調節骨代謝,緩解骨質疏松。因此,此方法可以作為臨床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繼發骨質疏松的有效途徑,可推廣臨床使用。
[1]朱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康復治療研究[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12(14):28-29.
[2]Ogata A,Morita T,Yoshida Y,et al.Subcutaneous formulation of tocilizumab for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J].Ther Deliv,2015 Mar,6(3):283-95.
[3]魏艷,楊錫明,王慎娥,等.中西醫結合治療活動期類風濕性關節炎50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3,20(1):54-55.
[4]何羿婷,趙國青,劉益臻,等.補腎祛寒治尫湯加減聯合外洗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8):277-280.
[5]Rais R,Saeed M,Haider R,et al.Rheumatoid arthritis clinical feature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at an urban tertiary facility in Pakistan[J].J Pak Med Assoc,2014,64(12):1435-1437.
[6]王崢嶸,朱昀.老年慢性疾病患者骨質疏松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4,33(3):272-275.
[7]Duggins H.Treatment to target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Nurs Times,2014,110(12):19-21.
[8]Miossec P.Drug treatments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looking backwards to move forwards[J].BMJ,2015,13(2):192-193.
[9]李定培.中西醫結合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活動期50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12(15):51-52.
[10]高生業.針灸結合西藥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58例[J].陜西中醫,2011,32(4):444-445.
[11]馬姝,金云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健康護理[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12(2):98.
[12]Miao CG,Zhou GL,Qin MS,et al.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with flavonoids of Echinps latifolius Tausch in rat model[J].Zhejiang DaXue Xue Bao Yi Xue Ban,2015,44(1):43-48.
[13]張華軍,陳同波.獨活祛濕止痛湯聯合美洛昔康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療效觀察[J].陜西中醫,2014,16(3):1336-1338.
[14]陳艷霞,蘇研,房向東,等.系統評價艾拉莫德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療效與安全性[J].重慶醫學,2015,20(1):2572-2574,2582.
[15]Londhey VA.Intra-articular steroids in ‘treat-to-target’ therapy in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J].J Assoc Physicians India,2014,62(8):669-71.
[16]時秋寬,石婧,孟麗,等.2008-2013年中華系列雜志老年人骨質疏松文獻分布和現狀分析[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5,34(4):448-451.
(2015-08-14收稿 責任編輯:徐穎)
第五屆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比較國際學術大會
暨第十四次全國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疾病學術研討會
第二輪會議通知
為促進各民族傳統醫學相互之間及與現代醫學的比較、繼承、發展與融合,進一步弘揚民族傳統醫學文化,發揚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整合在診治疾病方面的優勢,擴大中國傳統醫學在國內外的影響力,加強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促進傳統醫學融入現代醫學,由復旦大學、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貴州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貴州省中醫藥管理局、貴州省黔西南州人民政府、貴陽中醫學院、新疆醫科大學、新疆維吾爾醫學專科學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維吾爾醫藥專業委員會、內蒙古自治區蒙中醫藥管理局、內蒙古自治區蒙醫藥協同創新中心、甘肅省中醫藥管理局、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伊斯蘭醫學與回醫藥相關研究專業委員會、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藏醫藥專業委員會、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喜馬拉雅藏醫藥學會、青海省回醫藥研究會、青海新思路回醫藥研究院、云南滇西應用技術大學、云南滇西應用技術大學傣醫藥學院主辦,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云南滇西應用技術大學承辦的“第五屆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比較國際學術大會暨第十四次全國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疾病學術研討會”將于2016年8月25日-28日在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召開。
大會將分別以特邀報告、專題講座、院士論壇、少數民族醫學論壇、壁報交流等多種形式就會議主題進行學術交流,并積極介紹目前民族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診治常見疾病中的新方法、新藥物等最新研究成果。作為本次大會的組織者,我們誠摯地邀請國內外從事民族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相關歷史研究、人類學研究、哲學研究、臨床研究、基礎研究和藥物研究等方面的專家及學者參加本次大會,共同為促進各民族傳統醫學事業的發展,促進跨民族中國傳統醫學體系的構建,加強國際間的學術交流,進而促進現代醫學文明的發展而努力。
征文內容:1)本屆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比較國際學術大會的征文內容是:圍繞本次大會的主題,征求有關各民族傳統醫學(包括漢醫、藏醫、維醫、蒙醫、傣醫、回醫、苗醫、壯醫等)構成要素(包括臨床實踐、文化特征、古典哲學、宗教特征和歷史背景的演變)方面的文章;征求各民族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認識和干預優勢病種進展及比較方面的文章;征求涉及傳統藥物及天然藥物(包括漢藥、藏藥、維藥、蒙藥、傣藥、回藥、苗藥、壯藥等)研究與開發進展的文章。敬請認真準備,使文章富有見解、富有思想、富有學術,以此奠定高質量學術會議的基礎。2)本屆全國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疾病學術研討會的征文內容是:各民族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認識和干預常見呼吸系統疾病的特點和新進展;中西醫結合認識和干預呼吸系統常見疾病的特點和新進展;呼吸系統疾病相關的診斷和治療經驗以及綜合防治策略;呼吸系統少見病與疑難病中西醫結合診治方案;各民族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結合防治呼吸系統疾病的基礎研究、臨床研究及新藥研發。
征文要求:1)凡未在國內外刊物上公開發表過的論文均可投稿。2)所提交的論文原則上為英文全文(附中英文摘要),在特殊情況下可使用中文、維語、藏文或其他語言文字,但需附300字左右英文摘要(非中文書寫還需附中文摘要),并注明論文題目、作者、工作單位、通訊地址、郵政編碼。3)論文需用word格式排版,小四號字,1.5倍行距,標準字間距。4)參會論文以附件形式發送電子郵件至jcdong2004@126.com。5)若無條件上網提交論文者,請將論文用軟盤郵寄至大會組委會秘書處。
截稿時間:2016年8月1日(以郵戳或電子郵件寄出時間為準,逾期恕不受理)。
住宿、會議地點:會議地點: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富康國際會議中心;地址: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桔山新區碧云路(桔山廣場旁)。住宿地點: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富康國際酒店;地址: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桔山新區瑞金路19號
會務費用:本屆大會的會務費用為200美元或人民幣1200元,會務費用包括資料費、餐費等,住宿費用等自理。
學分授予:參加本屆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比較國際學術大會授予Ⅰ類學分10分。
聯系人:董競成;聯系地址:上海市烏魯木齊中路12號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郵編200040);聯系電話:021-52888301;手機:13601761761;傳真:021-52888265;電子郵件:jcdong2004@126.com。孫婧;聯系地址:上海市烏魯木齊中路12號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郵編200040);聯系電話:021-52888301;手機:15900802156;傳真:021-52888265;電子郵件:sjing0610@163.com。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ing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Secondary Osteoporosis with Kidney-tonifying and Collaterals-dredging Medicinals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Li Chengnan, Zhang Weihong, Yin Baohe
(GuangxiHezhouOrthopaedicChineseMedicineHospital,Hezhou542899,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the rheumatoid arthritis (RA)and secondary osteoporosis(OP) with kidney-tonifying and collaterals-dredging medicinals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Methods: Total 72 cases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5 during the hospitalization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with secondary osteoporo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kidney-tonifying and collaterals-dredging medicinals with salmon calcitonin injection every day as well as oral D2calcium hydrogen phosphate for two months. The control group only received salmon calcitonin injection and dimension D2calcium hydrogen phosphate, also for two months.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the bone metabolism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study group was 94.5%,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s 69.5%, the difference of the two group was significant (P<0.01). The calcium ions,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BMD)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mpared with before the treatment (P>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ESR declined obviously, calcium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rose significantly (P<0.01). The situation of morning stiffness, joint tenderness, joint swelling and joint function of the both group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before the treatment (P>0.05). After the treatment, duration of morning stiffness, joint tenderness, joint swelling and joint function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results were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ly (P<0.01). Conclusion: Kidney-tonifying and collaterals-dredging medicinals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secondary osteoporosis. It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 alleviate bone loss, regulate bone metabolism and relieve osteoporosis.
Rheumatoid arthritis; Osteoporosis; Kidney-tonifying and collaterals-dredging;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gx2919223)
黎承南(1980.12—),大學本科,主治醫師,E-mail:lichengnandr@163.com
R274;R287
A
10.3969/j.issn.1673-7202.2016.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