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圣偉, 王炎平, 蔡勝強, 王 欣
(1.湖南工業大學電氣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7; 2.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7)
?
思維導圖融合法在模電教學中的應用
戴圣偉1, 王炎平2, 蔡勝強1, 王 欣1
(1.湖南工業大學電氣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7; 2.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7)

在現代教學條件與教學對象背景下,傳統的PPT教學方法在解決學生求知欲及建立知識點之間邏輯鏈等方面存在局限性。論文提出思維導圖融合營銷式知識陳列的教學方法,通過營銷式知識陳列特有的藝術性、感染力吸引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興趣;利用思維導圖作為思維工具,依據各知識點間的彼此關聯,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感知、理解、應用更具條理性和系統性。實際授課效果表明了該教學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知識陳列; 思維導圖; 教學方法; 營銷式
模擬電子技術(以下簡稱模電)課程是高等院校電類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關鍵環節[1],決定著教學效果的好壞。當前比較流行的教學方法中,西方有代表意義的是:法哈米和拉哥斯基的系統教學法、布魯納的發現式教學法、奧蘇伯爾的接受式教學法、斯金納的程序式教學法、布魯姆的掌握式教學法[2];國內常見的有:講授法、討論法、演示法、實驗法[3];緊跟現代技術發展加以改善的教學方法有:基于問題學習(PBL)研究型教學法[4]、PBL(以問題為導向)教學法[5]、視域融合教學法[6]等。上述國內外學者對教學方法的研究,推動了教育的發展。但在不斷發展變化的教育條件及教育對象背景下已不能很好解決下述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建立清晰準確的知識架構,并按此進行知識的消化吸收。
商品陳列是超級市場銷售的基本技術,如果運用得當會大大提高消費者的消費欲[7],成為消費者在消費過程(感知—興趣—欲求—購買)中的催化劑[8]。商品消費的對象是各式人群。模電知識傳授針對的是有一定知識基礎的大學生,其群體知識素養明顯高于各式人群。完全可以將營銷中的商品陳列轉變為教學過程中的知識陳列,從而大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思維導圖是英國著名學者東尼.博贊創立的一種新型筆記方法,它以放射性思考為基礎,能夠全面調動左右腦的整體思維,使大腦潛能得到最充分的開發,是
一個簡單、高效、形象化的思維工具[9],其突出的優點是將知識點以圖文并茂的形式,依據數據彼此間的關聯,使知識的管理、應用更具條理性和系統性[10]。從以上思維導圖所具備的特點分析,在模電教學過程中,若運用得當,他將完美解決學生建立清晰準確的知識架構及消化吸收的問題。
說明:該部分內容的研究對象為湖南工業大學通信1301(38人)、通信1302(38人)、二個班的模電(2014-2015第1學期)教學。知識點為分壓式偏置單管放大電路(以下簡稱放大電路)。
圖1中的(a)圖,將放大電路知識點展示在造型優美、現代感及強的貨架上,使學生對所學內容一目了然(放大電路中包含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兩知識點)。并在貨架式知識展示的吸引下,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的欲望。在實際授課課件中,我們對文中的所有(a)圖增加了適當的動畫效果,其吸引學生對知識點的注意及興趣效果,遠非文字所能描述。從而很好地解決了課堂授課的首要難題(學生興趣)。圖1中的(b)圖,將放大電路知識點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示出來,并明示,若要深入學習掌握放大電路的內容,得學習以直流通路為工具的靜態分析及以交流通路為方法的動態分析。(b)圖中通過二級主題相互隸屬的層級關系,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學生在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展,開啟學生大腦的無限潛能。從而形成放大電路知識點之間邏輯性極強的知識鏈。(學生興趣)。圖1中的(b)圖,將放大電路知識點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示出來,并明示,若要深入學習掌握放大電路的內容,得學習以直流通路為工具的靜態分析及以交流通路為方法的動態分析。(b)圖中通過二級主題相互隸屬的層級關系,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學生在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展,開啟學生大腦的無限潛能。從而形成放大電路知識點之間邏輯性極強的知識鏈。

圖1 思維導圖融合營銷式知識陳列的放大電路圖
1.1 思維導圖融合營銷式知識陳列的放大電路靜態分析
1.1.1 教學內容
圖2中(a)圖所起作用與圖1中(a)圖相同。圖2中(b)圖,是圖1中(b)圖中靜態部分的深入分析。以直流通路為焦點,以UBEQ、IBQ、ICQ、UCEQ為分枝,利用串聯分壓及基爾霍夫定律,推導出IB、IC、UCE各自的數學表達式:
UBE一般取值0.5~0.7 V。通過課堂授課過程中與學生的問答互動,加深直流通路與各分枝靜態值之間關系的理解;輔助靜態分析思維導圖的課堂練習,提高對各類型放大電路靜態分析知識點的消化吸收及應用。充分調動課堂授課中三步驟(聽、看、做)[11],實踐蒙臺梭利教育名言:“我聽過了,我就忘了,我看見了,我就記得了,我做過了,我就理解了”。
1.1.2 教學效果
通信1301采用傳統的PPT教學方法授課,通信1302采用思維導圖融合營銷式知識陳列教學方法授課,學完靜態分析知識點后。完成題1。
題1 畫出圖3的直流通路,并推導出各靜態值的數學表達式(UBE=0.6)。圖4中學生課堂練習批改的標準是:繪制的直流通路要素完整、UBE、IB、IC等推導合理且正確。圖4數據表明,通信1302題目全對的人數為通信1301的2倍;一項錯的人數少4人;兩項錯的人數少3人;三項錯的人數少2人;三項及以上錯的人數少1人;完成情況明顯優于通信1301。圖5是針對圖4中聽課效果不佳的學生人數進行問卷調查后得到的統計數據。圖5中數據表明,造成該結果的原因為粗心、聽不懂等五項。通信1302班相比通信1301班,粗心的人數少3人;聽不懂的人數少2人;不太認真的人數少4人;其學習效果明顯優于通信1301班。

圖2 思維導圖融合營銷式知識陳列的放大電路靜態分析圖

圖3 單管放大實驗電路

圖4 放大電路靜態分析授課效果對比圖

圖5 放大電路靜態分析授課效果欠佳原因分析圖
1.2 思維導圖融合營銷式知識陳列的放大電路動態分析
1.2.1 教學內容
圖6中(a)圖實現圖1中(a)圖相同的作用。圖6中(b)圖,是圖1中(b)圖動態分析的實質知識點。以交流通路為思維導圖的核心,發射出rbe、ri、Au、ro為關鍵詞的分枝,根據電路中串并聯理論、歐姆定理及基爾霍夫定律,推導出ri、ro、rbe、Au的數學表達式:

圖6 思維導圖融合營銷式知識陳列的動態分析圖
ri=RB1//RB2//rbe、ro≈RC、
在課堂授課中,預留學生課堂練習的時間,并當堂點評練習中所存在的優缺點,針對性的給出改善的忠告,引導學生如何有效利用思維導圖筆記復習、思考各知識點之間內在的關聯及如何運用所學知識點解決實際問題,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遵循“聞、見、知、行”的教學規律,充分發揚荀子的教育觀(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之而止矣)[12-15]。
1.2.2 教學效果
通信1302采用傳統的PPT教學方法授課,通信1301采用思維導圖融合營銷式知識陳列方法授課,學完動態分析知識點后。完成題2。
題2 畫出圖3的交流通路,并推導出ri、ro、rbe、Au的數學表達式(UBE=0.6)。
圖7中學生課堂練習批改的標準是:繪制的交流通路要素完整、ri、ro、rbe、Au等推導合理且正確。圖7數據表明,通信1301相對通信1302題目全對的人數多8人;兩項錯的人數少5人;二項以上錯的人數少6人;完成情況明顯好于通信1302。

圖7 放大電路動態分析授課效果對比圖
圖8是針對圖7中聽課效果不佳的學生人數進行問卷調查后得到的統計數據。圖8中數據表明,造成該結果的原因為粗心、聽不懂等五項。通信1301班相比通信1302班,粗心的人數少5人;聽不懂的人數少1人;不太認真的人數少1人;根本不想學人數少1人;其學習效果明顯優于通信1302班。

圖8 放大電路動態分析授課效果欠佳原因分析圖
本文研究了思維導圖融合營銷式知識陳列教學方法在模電教學中的應用,得到以下結論:
(1) 將營銷中的商品陳列轉變為教學過程中的知識陳列,能有效解決課堂授課中的首要問題(學生的求知欲)。
(2) 在模電授課過程中引入思維導圖,能有效幫助學生思考各知識點之間內在的關聯,建立清晰準確的知識架構,使學生快速消化、吸收所學知識點。
(3) 該研究成果對各類課程授課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1] Sandeep Vasant,Bipin Mehta.A Case Study: Embedding ICT for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 Learning[J]. Emerging ICT for Bridging the Future - Proceedings of the 49th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Computer Society of India (CSI) Volume 1, 2015,5: 541-547.
[2] Vonk. J. H. C. The Changing Social Context of Teaching in Western Europe[J]. Springer International Handbooks of Education Volume 3,1997,5:985-1051.
[3] Min Qi,Jiajun Zhou,Helin Cui. Discussion on the Bilingual Teaching Methods of Chinese University[J]. Advances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2,4: 723-729.
[4] Narayana Moorthi M.,Vaideeswaran J.Overview of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Learning Model 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 [J].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nsformation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5,7:577.
[5] Gehlhar K., Wüller A., Is a PBL curriculum a better nutrient medium for student-generated learning issues than a PBL island [J]. Advances in Health Sciences Education ,December 2010,Volume 15,2010, 5:671-683.
[6] 楊昌周,范 蔚.論思維導圖在教育性視域融合中的輔助作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4(34):45-47.
[7] Anja Lambrecht, Avi Goldfarb. How do firms make money selling digital goods online?[J].Mark Lett,2014,6(25):331-341.
[8] 魏農建.和諧與平衡-現代營銷的哲學思考[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4(8):25-29.
[9] CHEN Xin,LANG Guo-xing,DUAN Feng.Design of Simulation Experiment Based on the Mind Map[J].Acta Armamentarll,2013,3(34):346-352.
[10] Cem Albayrak, Jones K. C., James R Swartz. Broadening Horizons and Teaching Basic Biology Through Cell-Free Synthesis of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in a High School Laboratory Course[J].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2013,12(22):963-973.
[11] 戴圣偉,王炎平,王 林.試論五步法主導課堂氣氛提升教學質量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3(11):2-3.
[12] Guhe,Zou Fenghua,Li Nianfeng. Perfect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Computer Composition Subject Principle[J]. Advances in Intelligent and Soft Computing, 2012,162:481-485.
[13] 曹海平,管圖華.基于CDIO理念的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1):140-142.
[14] 厲旭云,梅汝煥.高校實驗教學研究的發展及趨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3):131-135.
[15] 趙同剛,趙安新,陳 迅.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實驗教學改革和探索[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101-105.
Application of Mind Mapping Fusion Method in Analog Electronics Technique Teaching
DAISheng-wei1,WANGYan-ping2,CAISheng-qiang1,WANGXin1
(1. Eleclrical School,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 Hunan Chemical Vocation Technology College,Zhuzhou 412007, China)
In the modern education era, the traditional PPT teaching exists the limitation. This article aims at promoting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resolving the limitation of the logic chains between various learning points, and proposing a combined method of mind map and marketing knowledge display. The method is able to increas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learning points due to the art and attraction of marketing knowledge display. By applying the mind map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various learning points, students can be able to learn, understand, and set those learning points in a more logical and systemic way. The actual lectures given have proved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is method.
knowledge display; mind map; teaching method; marketing
2015-02-28
湖南工業大學重點資助項目(2014A05);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NO:293;湘教通(2012)401號)
戴圣偉(1978-),男,湖南武岡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控制方面的理論及實踐教學。
Tel.:18973378356;E-mail:dai_sheng_wei@163.com
C 45;G 424.21
A
1006-7167(2016)02-02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