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敬濤
[摘 要]采用上茬豌豆、下茬甜玉米的種植模式,提高了單位面積的復種指數,解決了單茬玉米效益低的問題。上茬豌豆平均畝產1200kg,獲利1440元;下茬甜玉米平均畝產青棒2500棒,獲利750元,年純收入1400-1800元。筆者從整地施肥、選用良種、適時分期播種、規格種植、灌水追肥、病蟲害防治、適時收獲等方面介紹了該模式的主要栽培技術。
[關鍵詞]豌豆;復種;甜玉米;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5-0396-01
一、豌豆栽培技術
(一)選用優種
可選用優質早熟型豌豆品種中豌6號,中豌6號是中國農科院畜牧研究所經有性雜交選育而成的新品種。該品種株高45~50厘米,植株直立矮生,硬莢。單株莢果7~10個,莢長7~9厘米、寬1.2厘米左右,每莢6~8粒。抗白粉病,適應性強。從出苗至成熟66天左右,抗寒、耐旱。
(二)整地與施肥
豌豆不耐重茬,不宜與同屬作物換茬。應選擇溝系配套、排灌方便、肥力中等的地塊種植。豆科植物有根瘤菌,可以固氮。需氮肥較少,但對磷鉀肥敏感。缺少磷鉀肥易形成瘦弱苗,植株抗寒能力下降,凍害嚴重。早春土壤解凍后整地起壟,壟距27-30cm。施足基肥,注意增施磷、鉀肥。隨起壟畝施農家肥3-4立方米,N、P、K三元復合肥(含量各15%)40-50kg作底肥一次性施入。
(三)栽培要點
早春土壤化凍后,4厘米的地溫在2-5℃時即可播種。播種過早易發生凍害,播種過晚植株生長量不足,產量下降。可于4月5—10日播種,每畝播種量15—20公斤。播種量不宜過大,以免中后期田間通風透光條件差,結莢率低,籽粒飽滿度差。以55000~60000苗為宜。條播行距30厘米,覆土厚3厘米,及時鎮壓。豌豆出苗后,根據雜草發生情況每畝用蓋草靈(5%精喹禾靈乳油)50~60毫升加水30公斤噴霧防除禾本科雜草。淺松土1次,以利提高地溫,促進發根。視苗情追肥,畝施尿素5~7.5公斤。在豌豆開花結莢期視土壤墑情澆水2-3次。初花期根據植株長勢每畝施尿素4~5公斤作促花肥。鼓粒期噴施華碩828等葉面肥,促進籽粒飽滿。5月中旬注意防治潛葉蠅和蚜蟲,可選用40%樂果乳劑1500倍,5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每隔一周噴一次,噴2~3次。豌豆生長中后期如發現白粉病,可以用粉銹寧1000倍噴霧防治1-2次。6月中下旬及時收獲。
二、甜玉米栽培技術
(一)選用優種
選擇銷路廣、高產優質、抗性強的品種,如墾粘5號、中甜2號、綠色超人等優良品種。播前在陽光下曬種子兩天,去雜。甜玉米種子不必浸種,宜用干種子直播,出苗率高。浸種催芽條件不合適或方法不當會使發芽率迅速下降。
(二)適時播種
豌豆在6月中下旬收獲完畢,甜玉米在7月10左右播種為宜。播種覆土宜淺,因為甜玉米種子較扁,淀粉含量少,頂土能力較差。
(三)整地與施肥
豌豆收獲后應及時翻地并做壟,按行距55cm,株距33cm點播,隨點播施二胺10公斤做口肥并做到種肥隔離,播種后及時鎮壓。畝播種量1-1.25kg,畝保苗3500株左右。播種時土壤墑情要足,如果土壤墑情不足需先人工造墑。
(三)田間管理
播種后當天噴除草劑進行除草,每畝用40%阿特拉津100克加48%拉索150毫升,兌水100斤,均勻噴灑畦面和溝面進行封閉。噴藥時土壤墑情良好,以保證藥效的發揮。三葉期及早間苗,每穴留兩株。五葉期及時定苗,每穴留一株,淺中耕松土,然后追肥。甜玉米苗期較耐干旱,但怕澇害,水浸一夜則可死苗,應及時排水。五葉期是決定葉片總數的時期,水肥足可增加葉片總數。甜玉米根系需氧量大,要求土壤疏松,通氣性好。苗期及時中耕松土,小培土是促使根系向縱深伸展的重要措施。第7-8葉展開是雌雄生長錐開始分化期,又叫大喇叭口期或孕穗期,應及時中耕松土,然后追肥,每畝追施尿素25公斤。管理不善、草多、植株衰弱、連作或雨水多時甜玉米易感染大、小斑病,施用磷鉀肥可增強植株抗病性。在葉斑病發生的初期可噴藥2-3次,每隔7天噴藥一次。常用藥有50%多菌靈500倍液;70%的甲基托布津600倍液;90%代森錳鋅1000倍液;每畝噴100-150公斤藥液。玉米螟的防治可用顆粒劑撒心葉,用3%的米樂爾顆粒劑撒于心葉,藥效長,效果好。或用每克含孢子50-100億的白僵菌粉1份,制成10-20倍顆粒劑撒于心葉,效果較好。或用每克含孢子在100億以上的殺螟桿菌粉1斤,加水750-1000公斤,灌注心葉,殺螟蟲效果好。撒心葉或灌心葉的防蟲措施應在大喇叭口期進行。雌穗花絲上蟲害嚴重,在花絲枯萎后可用生物殺蟲劑B.T乳劑或殺蟲雙等進行防治。蚜蟲防治可用40%樂果或50-80%敵敵畏乳劑1500-2000倍液,或用50%辟蚜霧每畝用20-30克。
甜玉米生長期間,分蘗和小穗比較多。因此,在生長過程中要及時地去盡分蘗,同時出現小穗后,每株只留最上部一穗,其余都去盡,以防影響主穗的生長發育。甜玉米周圍與普通玉米保持一定的距離,否則影響甜玉米的質量。
(四)適時采收
甜玉米乳熟末期至蠟熟期的果穗是采收的關鍵期,采收指標是籽粒含水分70%,此時甜度高,風味好。如采收過晚,則皮厚渣多,甜度下降。采收的鮮果穗應及時加工,不宜放置過夜,否則甜度下降,風味差。鮮果穗速凍后可在冷庫中保存較長時期,反季節供應市場。采收是否及時關系甜玉米的品質和產量,一般掌握的時間是在吐絲后25天左右,灌漿階段溫度越高,成熟時間越短,反之則長。
三、效益分析
上茬豌豆青角平均產量1200公斤/667㎡,平均價格為每公斤1.20元,收益1440元。種子投入150元,肥料投入260元,化學藥劑投入20元,人工100元,每667㎡純收入為910元。下茬甜玉米平均收青棒2500棒,平均價格為每棒0.30元,收益750元。種子投入30元,肥料投入85元,人工80元,每667㎡純收入為555元。上下茬合計每667㎡純收入1465元。
四、小結
實踐證明,豌豆復種甜玉米高效栽培技術模式經濟效益很好。特別是豌豆青角,作為人們喜愛的一種新鮮蔬菜,近幾年經濟效益高,市場銷售看好。種植豌豆不但可以增加農民收入,而且有利于培肥地力,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適宜輪作倒茬。